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53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包括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的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罐体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的底座,在罐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液管路的进液口,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液管路的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保障调剖配液的均匀性和出液流畅性。

A Round Tank for Profile Control and Distribution Flui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lar tank for profile control and distribution liquid, which comprises a tank with a circular arc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a stirring system inside the tank, a base for supporting the tank at the bottom, a liquid inlet for connecting the liquid inlet pipeline 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tank, and an outlet for connecting the liquid outlet pipeline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uniformity of profile control liquid and the fluidity of the liquid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
本技术属于采油工艺中的调剖
,具体涉及一种调剖现场配液用的弧型底圆罐。
技术介绍
目前,调剖现场用的配液罐主要为正方体和长方体两种罐型。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工程设计的调剖剂各组分配比进行计量,将各组分加入配液罐,然后利用搅拌设备将各化学剂搅拌熟化均匀,最后将混合均匀后调剖液泵注进入地层发挥调剖作用。然而,由于正方体和长方体两种罐型的原因,在配液过程存在几个弊端:一、由于方型罐自身形状的局限,存在搅拌死角盲区,即搅拌叶片无法接触到滞留在罐角处的化学剂,不利于化学剂的溶解熟化。出液时还存在罐底沉淀量大的问题。二、由于下料速度快、下料本身的不均匀程度加剧了调剖搅拌的不均匀,进一步导致调剖入井液质量下降。不均匀调剖液在注入过程中易发生卡泵堵泵等现象,使得施工注入性差。三、死角处的化学料(如聚丙烯酰胺)还容易结团结块,使调剖体系配比失衡导致体系性能下降,而影响最终的调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将传统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罐体变为弧型底的圆形配液罐,以提高调剖配液和搅拌的均匀性,减少调驱剂在罐底的沉积量,最终提升调剖的施工性能和实施效果。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包括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的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罐体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的底座,在罐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液管路的进液口,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液管路的出液口。具体的,进液管路包括第一三通,第一三通的一端与进液口连接,第二端与进液管线连接,第三端与第一放空出口连接。具体的,出液管路包括第二三通,第二三通的一端与出液口连接,第二端与出液管线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放空出口连接。具体的,进液管路与进液口之间以及出液管路与出液口之间均设置有阀门。具体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设置在罐体内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上间隔设置有搅拌叶片。进一步的,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位于中心位置。具体的,罐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罐体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金属网制成的第二盖板,沿罐体的顶部圆周设置有护栏。具体的,罐体外部一侧设置有上罐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调剖配液用圆罐,此案有弧形底的圆罐体,有效增强调剖配液搅拌的均匀性,与方形罐相比,配液搅拌无明显死角,弧形罐底有利于出液,具有拌料均匀性好、罐底沉积量少等特点。进一步的,进液管路与进液口之间以及出液管路与出液口之间均设置有阀门,三通均连接有放空出口,在罐底内部出现调剖剂堆积时关闭阀门,打开放空出口排出清理沉降调剖剂。进一步的,罐体顶部设置有开口,能够观察对调剖剂搅拌的均匀情况,设置金属网制成的第二盖板,以及设置的护栏能够有效保障人员安全,设置上罐梯便于人员日常操作维护。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保障调剖配液的均匀性和出液流畅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搅拌系统;3.底座;4.进液口;5.进液管线;6.第一三通;7.第一放空出口;8.出液口;9.出液管线;10.第二三通;11.第二放空出口;12.阀门;13.上罐梯;14.开口;15.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护栏;18.电机;19.传动轴;20.搅拌叶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包括圆柱型结构的罐体1、搅拌系统2、底座3、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罐体1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搅拌系统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底座3设置在罐体1的下部,进液管路与设置在罐体1上部一侧的进液口4连接,出液管路与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出液口8连接。进液管路包括第一三通6,第一三通6的一端与进液口4连接,第二端与进液管线5连接,第三端与第一放空出口7连接,第一三通6与进液口4之间设置有阀门12。出液管路包括第二三通10,第二三通10的一端与出液口8连接,第二端与出液管线9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放空出口11连接,第二三通10与出液口8之间设置有阀门12。搅拌系统2包括搅拌电机18、传动轴19和搅拌叶片20,搅拌电机18设置在罐体1顶部中心位置,与设置在罐体1内部的传动轴19连接,搅拌叶片20间隔设置在传动轴19上。罐体1顶部中心带搅拌系统2,搅拌系统2由组成。罐体1外部一侧附带有用于工作人员爬到罐体顶部操作平台的上罐梯13。罐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的第一盖板15,第一盖板15上设置有开口14,开口14上设置有第二盖板16,第二盖板16采用金属网制成,用于保护开口14,沿罐体1的顶部圆周设置有护栏17。罐体底部为支撑底座3。实施例揭开罐体1顶部开口14处的第二盖板16,添加调剖剂到罐内。保持第一放空出口7端阀门关闭,第一三通6进液和出液端阀门打开。保持出液口8与第二三通10之间的阀门关闭,第二三通10的第二放空出口11端阀门关闭。调剖剂与进液管线4的来水在罐内混合,启动搅拌系统2将调剖剂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达到配液技术要求后,打开出液管线9与第二三通10之间的阀门,调剖液通过出液管线9泵注进入注水井及地层。在配液罐搅拌运行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沿上罐梯13爬上罐顶第一盖板15上,揭开开口14处的第二盖板16,查看搅拌系统2对调剖剂搅拌的均匀情况。罐体1顶部带护栏17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保护。配液罐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可关闭进液口4与第一三通6之间的阀门,打开放空出口7进行泄压。罐底内部出现调剖剂堆积时,可关闭出液管线9与第二三通10之间的阀门,打开第二放空出口11排出清理沉降调剖剂。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的罐体(1),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2),罐体(1)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的底座(3),在罐体(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液管路的进液口(4),在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液管路的出液口(8),进液管路与进液口(4)之间以及出液管路与出液口(8)之间均设置有阀门(12),进液管路包括第一三通(6),第一三通(6)的一端与进液口(4)连接,第二端与进液管线(5)连接,第三端与第一放空出口(7)连接,出液管路包括第二三通(10),第二三通(10)的一端与出液口(8)连接,第二端与出液管线(9)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放空出口(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剖配液用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的罐体(1),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系统(2),罐体(1)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的底座(3),在罐体(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液管路的进液口(4),在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液管路的出液口(8),进液管路与进液口(4)之间以及出液管路与出液口(8)之间均设置有阀门(12),进液管路包括第一三通(6),第一三通(6)的一端与进液口(4)连接,第二端与进液管线(5)连接,第三端与第一放空出口(7)连接,出液管路包括第二三通(10),第二三通(10)的一端与出液口(8)连接,第二端与出液管线(9)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放空出口(11)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江陆红军何治武郑力军张荣任建科朱家杰曹荣荣薛芳芳程辰张涛易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