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749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安装有加料斗,所述第二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三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与第二进料管安装在第二泵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泵体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且第一过滤筒与第二过滤筒之间通过第一泵体、第一出料管和第一进料管连接,且第二过滤筒与第三过滤筒之间通过第二出料管、第二泵体和第二进料管连接,通过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不但可以使三个过滤筒彼此相通,且可以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

A Material Filt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terial fil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lter cartridge, a top cover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filter cartridge, an inlet outlet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top cover, a hopper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inlet port, a second outlet pipe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second filter cartridge, a second inlet pipe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third filter cartridge, and a second outlet pipe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third filter cartridge. The second feed pipe is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pump body, and the second pump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fix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filter cartridge, a second filter cartridge and a third filter cartridge, and the first filter cartridge and the second filter cartridge are connected by a first pump body, a first discharge tube and a first feed tube, and the second filter cartridge and the third filter cartridge are connected by a second discharge tube, a second pump body and a second feed tube. Through the first pump body and the second pump body, not only three filters can be made. The drums are interlink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conveying efficiency of materials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物料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美缝剂是勾缝剂的升级产品,美缝剂的装饰性实用性明显优于彩色填缝剂,解决了瓷砖美缝不美观和脏黑问题等,传统的美缝剂是涂在填缝剂的表面,新型美缝剂不需要填缝剂做底层,可以在瓷砖粘接后直接填加到瓷砖缝隙中,适合2mm以上的缝隙填充,施工比普通型方便,是填缝剂的升级换代产品,满填施工:瓷砖缝隙是空的,里面什么都没有,直接填美缝剂;一般做2-3遍美缝剂,甚至更多遍数;成本也随之翻倍,半填施工:瓷砖缝隙填平、填满勾缝剂;用清缝工具清出瓷砖边缘(用于粘接美缝剂);深度大约0.8mm;打入一次美缝剂,它是由高科技新型聚合物和高档颜料组成,是一种半流状液体,它不同于白水泥、彩色填缝剂(干粉类水泥材料+低档颜料)主要由无机材料组成,他是由高科技含量新型聚合物材料+高档颜料及特种助剂精配而成。目前阶段的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携带不方便,不方便使用,过滤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携带不方便,不方便使用,过滤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安装有加料斗,所述第一过滤筒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安装有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安装有第三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的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棒,所述第一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上安装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二固定耳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一侧通过连接套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储料箱,所述第三过滤筒的底端安装有排料口,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过滤筒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和第一进料管分别安装在第一泵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泵体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三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与第二进料管安装在第二泵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泵体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扣,且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通过固定扣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料箱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杆和支撑架上,且储料箱位于排料口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架分别安装在支撑杆的一端两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套设置为三向孔结构,且三向孔均设置为螺纹孔,分别与支撑杆的底端和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装有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且第一过滤筒与第二过滤筒之间通过第一泵体、第一出料管和第一进料管连接,且第二过滤筒与第三过滤筒之间通过第二出料管、第二泵体和第二进料管连接,通过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不但可以使三个过滤筒彼此相通,且可以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在第一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在支撑杆的一端两侧安装有支撑架,通过其方便对装置进行支撑,且在支撑杆和支撑架上焊接有储料箱,通过此种一体式设计方便装置的携带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的侧视图。图中:1-加料斗、2-进料口、3-顶盖、4-第一过滤筒、5-活性炭吸附棒、6-连接杆、7-第二过滤筒、8-第一出料管、9-第一固定板、10-第一泵体、11-第一进料管、12-第二出料管、13-第二泵体、14-第二固定板、15-第二进料管、16-第三过滤筒、17-第一固定耳、18-第二固定耳、19-支撑杆、20-排料口、21-储料箱、22-连接套、23-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4,第一过滤筒4的顶端安装有顶盖3,第一过滤筒4用来对物料进行初步过滤,顶盖3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2,进料口2的上方安装有加料斗1,加料斗1方便加料,第一过滤筒4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第二过滤筒7,连接杆6方便将三个过滤筒组合连接,第二过滤筒7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筒7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第三过滤筒16,第三过滤筒16用来三次过滤,第一过滤筒4、第二过滤筒7和第三过滤筒16的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棒5,活性炭吸附棒5用来吸附物料内的杂质,第一过滤筒4和第三过滤筒16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耳17,第一固定耳17上安装有第二固定耳18,第二固定耳18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用来对装置进行支撑,支撑杆19的下方一侧通过连接套22安装有支撑架23,支撑架23用来辅助支撑,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支撑架23上安装有储料箱21,储料箱21用来储存过滤后的物料,第三过滤筒16的底端安装有排料口20,第一过滤筒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出料管8,第二过滤筒7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1,第一出料管8和第一进料管11分别安装在第一泵体10的两端,第一泵体10安装在第一固定板9上,第二过滤筒7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出料管12,第三过滤筒1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进料管15,第二出料管12与第二进料管15安装在第二泵体13的两端,第二泵体13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4上,第二固定板14和第一固定板9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扣,且第二固定板14和第一固定板9通过固定扣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储料箱2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杆19和支撑架23上,且储料箱21位于排料口20的正下方,支撑架2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架23分别安装在支撑杆19的一端两侧,连接套22设置为三向孔结构,且三向孔均设置为螺纹孔,分别与支撑杆19的底端和支撑架23的两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将物料由加料斗1加入第一过滤筒4内,通过第一过滤筒4内的活性炭吸附棒5进行初次过滤,然后在第一泵体10的作用下,将过滤后物料通过第一出料管8输送至第一进料管11内,通过第一进料管11输送至第二过滤筒7内,通过第二过滤筒7进行二次过滤后,在第二泵体13的作用下,将二次过滤后的物料通过第二出料管12输送至第二进料管15内,通过第二进料管15输送至第三过滤筒16内,通过第三过滤筒16对物料进行过滤后由排料口20排入储料箱21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筒(4)的顶端安装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上方安装有加料斗(1),所述第一过滤筒(4)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第二过滤筒(7),所述第二过滤筒(7)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第三过滤筒(16),所述第一过滤筒(4)、第二过滤筒(7)和第三过滤筒(16)的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棒(5),所述第一过滤筒(4)和第三过滤筒(16)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耳(17),所述第一固定耳(17)上安装有第二固定耳(18),所述第二固定耳(18)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下方一侧通过连接套(22)安装有支撑架(23),所述支撑架(23)上安装有储料箱(21),所述第三过滤筒(16)的底端安装有排料口(20),所述第一过滤筒(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出料管(8),所述第二过滤筒(7)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1),所述第一出料管(8)和第一进料管(11)分别安装在第一泵体(10)的两端,所述第一泵体(10)安装在第一固定板(9)上,所述第二过滤筒(7)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出料管(12),所述第三过滤筒(1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进料管(15),所述第二出料管(12)与第二进料管(15)安装在第二泵体(13)的两端,所述第二泵体(13)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筒(4)的顶端安装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上方安装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上方安装有加料斗(1),所述第一过滤筒(4)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第二过滤筒(7),所述第二过滤筒(7)的一侧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第三过滤筒(16),所述第一过滤筒(4)、第二过滤筒(7)和第三过滤筒(16)的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棒(5),所述第一过滤筒(4)和第三过滤筒(16)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耳(17),所述第一固定耳(17)上安装有第二固定耳(18),所述第二固定耳(18)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下方一侧通过连接套(22)安装有支撑架(23),所述支撑架(23)上安装有储料箱(21),所述第三过滤筒(16)的底端安装有排料口(20),所述第一过滤筒(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出料管(8),所述第二过滤筒(7)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1),所述第一出料管(8)和第一进料管(11)分别安装在第一泵体(10)的两端,所述第一泵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