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圈的骨架和具有其的电磁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839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和具有其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骨架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形成为柱状;两个锷状部,两个所述锷状部分别设在所述绕线部的两端且互相平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在一个所述锷状部的外周且背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所述保持部包括多个间隔开且互相平行的突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分别与所述锷状部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间隔开形成欠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能够用于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安装插针。该电磁线圈的骨架可以提高电磁线圈的绕线以及焊接的自动化程度,具有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

The skelet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kelet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with it. The skelet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includes: a winding part, the winding part is formed into a column; two hobby parts, two hobby par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wo ends of the winding part an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a retain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hobby part and back to the other hobby part. The retaining par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eparated and parallel protrusions, each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ckax-shaped part, and the adjacent two protrusions are separated to form a defect. Each protrusion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long the axis of the winding part, which can be used to install pins along the axis of the winding part. The framework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can improve the winding and welding autom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线圈的骨架和具有其的电磁线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和具有其的电磁线圈,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适用于自动绕线和焊接的通电用插针和绕线连接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线圈通常由骨架、绕线以及插针所组成,骨架通常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锷状部,和设置在锷状部之间而用于缠绕绕线的绕线部,锷状部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安装插针的保持部,绕线连接在插针上。然而,具有上述构造的电磁线圈具有以下缺点,因空间位置原因,绕组的内外引出线头与插针端部处的连接及连接处的锡焊无法实现自动化或实现自动化难度很大,现有技术中皆为人工手工操作,产品质量与人工操作熟练技能相关,连接可靠性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相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该电磁线圈的骨架空间大,便于插针可靠、稳定地安装在骨架上且保持一定的绝缘间隔,能够使绕线内外线头可靠、稳定地与插针连接,并实现自动化制作线头和锡焊焊接固定操作。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具有焊接自动化程度高,绕线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形成为柱状;两个锷状部,两个所述锷状部分别设在所述绕线部的两端且互相平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在一个所述锷状部的外周且背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所述保持部包括多个间隔开且互相平行的突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分别与所述锷状部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间隔开形成欠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能够用于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安装插针。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突出部的朝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的一端和远离一个所述锷状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通孔互相连通的避让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插针形成为L形,所述插针包括长肢和短肢,所述长肢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短肢插接在所述避让槽内且所述短肢远离所述锷状部的一端伸出所述避让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长肢与所述短肢的折弯处圆角过渡,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通孔的连通处圆角过渡。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通孔的连通处的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插针的折弯处的圆角半径。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突出部分别包括:平板部,所述平板部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锷状部连接;凸状部,所述凸状部形成为方形,所述凸状部的上端与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凸状部的下端背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延伸,所述凸状部上设有所述通孔和所述避让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突出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凸状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凸状部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形成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凸状部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欠缺部形成为由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锷状部限定出的矩形开口,所述开口底部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槽部。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槽部形成为半圆形凹槽、3/4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或四边形凹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插针的截面形成为矩形,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插针的形状相一致。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骨架为一体成型的树脂件。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突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欠缺部的宽度。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磁线圈,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以及具有该骨架的电磁线圈,通过采用绕线部、锷状部和保持部相结合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插针插装在通孔内,绕线经欠缺部底部的槽部进行配置,不仅便于插针定位,还便于绕线进行配线,由于绕线固定缠绕连接在短肢上,插针和绕线的绕组保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因此可以对缠绕在短肢的绕线头进行便捷、快速地实施焊接,尤其是浸锡焊接,进而可以提高电磁线圈的绕线效率、焊接自动化程度,具有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2)通过槽部可限制绕线从适当位置错开,以及通过设置绕线与短肢连接,能够提高电磁线圈绕线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正确率,能够制备得到品质高、可靠性良好且绝缘性高的电磁线圈;(3)将插针插装在通孔中,短肢从突出部的端面伸出,便于采用自动浸锡焊接的方式将绕线线头焊接在短肢上,提高了成品率;(4)可通过适当设定槽部的开口宽度以及深度,提高嵌入以及配线的自由度;(5)避让槽与通孔的连通处的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插针的折弯处的圆角半径,能够保证插针插入电磁线圈的骨架位置到位且深度一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线圈及骨架的电磁线圈经过绕线、焊接后的斜视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线圈及骨架的插针弯曲成最终成品的斜视图;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线圈及骨架的骨架(带插针)的斜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带插针)的斜视图;图5是图4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斜视图;图6是图4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最终成品的斜视图;图7是图4中从箭头R1方向看的骨架(不带插针)的俯视图;图8为图4中从箭头R2方向看的骨架(不带插针)的仰视图;图9是图4中的骨架的保持部(带插针)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9从箭头R3方向看的斜视图及插针与突出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4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斜视图;图12为图11从箭头R4方向看的斜视图;图13-图15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插针安装方法示意图;图16-图18为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插针安装方法示意图。附图标记:电磁线圈的骨架100;绕线部10;锷状部20;保持部30;突出部31;欠缺部32;通孔33;避让槽34;平板部35;凸状部36;加强筋37;突起38;开口40;槽部50;绕线200;插针300;长肢301;短肢302;截断刀400;绕线1;插针2;骨架3;绕线部3a;保持部3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形成为柱状;两个锷状部,两个所述锷状部分别设在所述绕线部的两端且互相平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在一个所述锷状部的外周且背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所述保持部包括多个间隔开且互相平行的突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分别与所述锷状部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间隔开形成欠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能够用于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安装插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形成为柱状;两个锷状部,两个所述锷状部分别设在所述绕线部的两端且互相平行;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设在一个所述锷状部的外周且背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所述保持部包括多个间隔开且互相平行的突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分别与所述锷状部相连,相邻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间隔开形成欠缺部,每个所述突出部上分别设有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能够用于沿所述绕线部的轴向安装插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突出部的朝向另一个所述锷状部的一端和远离一个所述锷状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通孔互相连通的避让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形成为L形,所述插针包括长肢和短肢,所述长肢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短肢插接在所述避让槽内且所述短肢远离所述锷状部的一端伸出所述避让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肢与所述短肢的折弯处圆角过渡,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通孔的连通处圆角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通孔的连通处的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插针的折弯处的圆角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电磁线圈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突出部分别包括:平板部,所述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鸣飞杨国灿王少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