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电感器技术

技术编号:199676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4:37
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一磁性层上层叠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工序;在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侧面层叠第一烧毁材料的工序;在第一烧毁材料和第一磁性层上将第二磁性层层叠为不与第一线圈导体层接触的工序;在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二磁性层上层叠第二烧毁材料的工序;在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和第二烧毁材料上将第二线圈导体层层叠为不与第二磁性层接触的工序;在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侧面及上表面层叠第三烧毁材料的工序;在第三烧毁材料的宽度方向侧面和第二磁性层上将第三磁性层层叠为不与第二线圈导体层接触的工序;在第三烧毁材料和第三磁性层上层叠第四磁性层的工序;通过烧制烧毁第一至第三烧毁材料的工序。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scaded Inductors and Cascaded Inductors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cked inductor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stacking the first coil conductor layer on the first magnetic layer; the process of stacking the first burning material on the sid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oil conductor layer; the process of stacking the second magnetic layer on the first burning material and the first magnetic layer as a non-contact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utside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coil conductor layer. The second burning process of the second magnetic layer on the side; the second coil conductor layer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second burning material of the first coil conductor layer as a process not contacting the second magnetic layer; the third burning process of the third burning material on the sid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il conductor layer; and the width direction side of the third burning material and the second magnetic layer. The third magnetic layer is laminated into a process that does not contact the conductor layer of the second coil; the process of laminating the fourth magnetic layer on the third burning material and the third magnetic layer; and the process of burning the first to the third burn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电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电感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层叠电感器,有日本特开2009-117664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电感器。该层叠电感器具有:包含多个磁性层的层叠体和设置于层叠体内的多个线圈导体层。在制造层叠电感器时,在生片上涂覆第一线圈导体层,并在生片上涂覆第一磁性层以覆盖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后,在第一线圈导体层上涂覆第二线圈导体层,并在第一磁性层上涂覆第二磁性层以覆盖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多次反复进行该步骤之后,进行烧制来制造层叠电感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7664号公报然而,已知若想要制造上述以往的层叠电感器,则存在以下的问题。由于在线圈导体层和磁性层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烧制,所以若线圈导体层和磁性层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则磁性层在受到线圈导体层的收缩的影响的状态下收缩。其结果是,在磁性层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使磁性层的磁特性劣化,由此,L值(电感值)、Q值(品质系数值)劣化。另外,由于产生磁性层的残余应力,所以每个产品的L值、Q值的偏差增大,从而无法稳定地制造固定品质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L值、Q值的劣化,并且能够减小每个产品的L值、Q值的偏差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在第一磁性层上层叠第一线圈导体层的第一工序;在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层叠第一烧毁材料的第二工序;在上述第一烧毁材料和上述第一磁性层上将第二磁性层层叠为不与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接触的第三工序;在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述第二磁性层上层叠第二烧毁材料的第四工序;在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和上述第二烧毁材料上将第二线圈导体层层叠为不与上述第二磁性层接触的第五工序;在上述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以及上表面层叠第三烧毁材料的第六工序;在上述第三烧毁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和上述第二磁性层上将第三磁性层层叠为不与上述第二线圈导体层接触的第七工序;在上述第三烧毁材料和上述第三磁性层上层叠第四磁性层的第八工序;以及通过烧制将上述第一烧毁材料、上述第二烧毁材料以及上述第三烧毁材料烧毁的第九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在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侧面、第二线圈导体层的侧面、下表面及上表面与磁性层之间具有烧毁材料,所以在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侧面、第二线圈导体层的侧面、下表面及上表面不与磁性层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烧制。由此,即使线圈导体层和磁性层的热膨胀系数有差异,磁性层也在难以受到线圈导体层的收缩的影响的状态下收缩。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磁性层的残余应力,能够减少L值(电感值)、Q值(品质系数值)的劣化。另外,由于能够减少磁性层的残余应力,所以能够减小每个产品的L值、Q值的偏差,能够稳定地制造固定品质的产品。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在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第一磁性层之间,设置烧毁材料。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不与第一磁性层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烧制,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磁性层的残余应力,能够进一步减少L值、Q值的劣化,能够进一步减小每个产品的L值、Q值的偏差。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五工序中,使上述第二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比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小。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减小第二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能够减小第二线圈导体层与磁性层的对置面积。由此,在烧制时,磁性层进一步难以受到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影响。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磁性层的残余应力,能够进一步减少L值、Q值的劣化,能够进一步减小每个产品的L值、Q值的偏差。另外,通过减小第二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能够在第一线圈导体层上稳定地层叠第二线圈导体层。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五工序之后,多次反复进行从上述第二工序至上述第五工序的工序,由相互层叠的3层以上的线圈导体层形成一个线圈布线,并且将2个以上的线圈布线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3层以上的线圈导体层形成一个线圈布线,并且将2个以上的线圈布线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所以能够将直接层叠而面接触的线圈导体层分开配置,能够稳定地形成直流电阻较低的线圈布线。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相互层叠的2层线圈导体层形成一个线圈布线,并且将2个以上的线圈布线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构成一个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为2层,所以能够减少直接层叠而面接触的线圈导体层的数量,能够稳定地形成直流电阻较低的线圈布线。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的上述2个以上的线圈布线中,构成至少一个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与构成其他线圈布线的线圈导体层的层数不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调整阻抗。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七工序与上述第八工序之间,具有在上述第三烧毁材料的上表面层叠第四烧毁材料的工序,上述第八工序在上述第四烧毁材料和上述第三磁性层上层叠上述第四磁性层,上述第九工序通过烧制将上述第一烧毁材料、上述第二烧毁材料、上述第三烧毁材料以及上述第四烧毁材料烧毁。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若第三磁性层干燥,则第三烧毁材料被第三磁性层向宽度方向外侧拉伸,有在第三烧毁材料产生裂纹的可能,但由于第四烧毁材料进入第三烧毁材料的裂纹,所以能够防止第四磁性层浸入第三烧毁材料的裂纹。由此,能够防止第二线圈导体层与第四磁性层接触。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单元体(elementbody),沿层叠方向层叠磁性层而构成;线圈,设置于上述单元体内,卷绕成螺旋状,上述线圈通过沿上述层叠方向层叠平面状地卷绕的多个线圈布线而构成,上述线圈布线具有相互面接触地沿上述层叠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导体层,在上述多个线圈布线中的至少一个线圈布线的沿上述层叠方向的剖面中,在多个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与上述磁性层之间、最上层的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与上述磁性层之间以及第二层以后的至少一个线圈导体层的下表面与上述磁性层之间,具有空洞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至少一个线圈布线的沿层叠方向的剖面中,在多个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与磁性层之间、最上层的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与磁性层之间以及第二层以后的至少一个线圈导体层的下表面与磁性层之间,具有空洞部。由此,即使线圈导体层和磁性层的热膨胀系数具有差异,由于减少了磁性层与线圈导体层的接触,所以也能够减少磁性层的残余应力,能够减少L值、Q值的劣化。另外,由于能够减少磁性层的残余应力,所以能够减小每个产品的L值、Q值的偏差,能够稳定地制造固定品质的产品。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至少一个线圈布线中,第二层以后的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比最下层的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小。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多个线圈导体层的层叠稳定。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2个以上的线圈布线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减少直接层叠而面接触的线圈导体层的数量,能够稳定地形成直流电阻较低的线圈布线。另外,在层叠电感器的一个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在第一磁性层上层叠第一线圈导体层的第一工序;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层叠第一烧毁材料的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烧毁材料和所述第一磁性层上将第二磁性层层叠为不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接触的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第二磁性层上层叠第二烧毁材料的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烧毁材料上将第二线圈导体层层叠为不与所述第二磁性层接触的第五工序;在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以及上表面层叠第三烧毁材料的第六工序;在所述第三烧毁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和所述第二磁性层上将第三磁性层层叠为不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接触的第七工序;在所述第三烧毁材料和所述第三磁性层上层叠第四磁性层的第八工序;以及通过烧制来将所述第一烧毁材料、所述第二烧毁材料以及所述第三烧毁材料烧毁的第九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2 JP 2017-1220891.一种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在第一磁性层上层叠第一线圈导体层的第一工序;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层叠第一烧毁材料的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烧毁材料和所述第一磁性层上将第二磁性层层叠为不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接触的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第二磁性层上层叠第二烧毁材料的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烧毁材料上将第二线圈导体层层叠为不与所述第二磁性层接触的第五工序;在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以及上表面层叠第三烧毁材料的第六工序;在所述第三烧毁材料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和所述第二磁性层上将第三磁性层层叠为不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接触的第七工序;在所述第三烧毁材料和所述第三磁性层上层叠第四磁性层的第八工序;以及通过烧制来将所述第一烧毁材料、所述第二烧毁材料以及所述第三烧毁材料烧毁的第九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磁性层之间,设置烧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五工序中,使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比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的最大宽度小。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五工序之后,多次反复进行从所述第二工序至所述第五工序的工序,由相互层叠的3层以上的线圈导体层形成一个线圈布线,并且将2个以上的线圈布线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电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由相互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谷宁浩桥本大喜生石正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