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n particular to a double worm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ith large pressure angle, including a motor.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fixed with a first bevel gear, the center of the first bevel gear is fix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first helical gear, and the outer engagement of the first helical gear is second. A helical gear is fix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at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helical gear, a third helical gear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a fourth helical gear at the outer engagement of the third helical gear, a fifth helical gear at the outer engagement of the fourth helical gear, a third connecting shaft fixed at the center of the fifth helical gear, and a fixed en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shaft. There must be a first worm, and the first worm and the first transmission wheel engage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carrying capacity, long service life, convenient processing, high reliability, and not easy to break teeth,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蜗杆传动因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振动小、噪声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蜗杆传动性能及其质量的优劣最终将影响到机器产品的质量高低。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常表现为齿面点蚀、胶合、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等。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原因,蜗杆螺旋齿部分的强度总是高于蜗轮轮齿的强度,所以失效常常发生在蜗轮轮齿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蜗轮或斜齿轮与蜗杆配合时蜗轮或斜齿轮的轮齿容易失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蜗轮或斜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的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的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的第一斜齿轮外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的第二斜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斜齿轮,所述的第三斜齿轮外啮合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的第四斜齿轮外啮合有第五斜齿轮,所述的第五斜齿轮中心固定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所述的电机(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2),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的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斜齿轮(3),所述的第一斜齿轮(3)外啮合有第二斜齿轮(4),所述的第二斜齿轮(4)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斜齿轮(5),所述的第三斜齿轮(5)外啮合有第四斜齿轮(6),所述的第四斜齿轮(6)外啮合有第五斜齿轮(7),所述的第五斜齿轮(7)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的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蜗杆(8),所述的第一蜗杆(8)和第一传动轮(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所述的电机(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2),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的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斜齿轮(3),所述的第一斜齿轮(3)外啮合有第二斜齿轮(4),所述的第二斜齿轮(4)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斜齿轮(5),所述的第三斜齿轮(5)外啮合有第四斜齿轮(6),所述的第四斜齿轮(6)外啮合有第五斜齿轮(7),所述的第五斜齿轮(7)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的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蜗杆(8),所述的第一蜗杆(8)和第一传动轮(9)相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轮(9)为第一蜗轮或第六斜齿轮,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与第二圆锥齿轮(10)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圆锥齿轮(10)中心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轴,所述的第四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蜗杆(11),所述的第二蜗杆(11)和第二传动轮(12)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轮(12)为第二蜗轮或第七斜齿轮,所述的第一传动轮(9)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轴,所述的第五连接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二传动轮(12),所述的传动机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取第一斜齿轮(3)和第二斜齿轮(4)的齿数、法面模数、法面压力角和分度圆螺旋角分别为z3、z4、mn3、mn4、αn3、αn4、β3、β4,其中z3、z4的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β3、β4常取8°-20°,且满足β3=-β4;mn3、mn4、αn3、αn4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必须满足:mn3cosαn3=mn4cosαn4,且当z3<z4时,αn3>αn4;当z3>z4时,αn3<αn4;2)取第三斜齿轮(5)和第四斜齿轮(6)的齿数、法面模数、法面压力角和分度圆螺旋角分别为z5、z6、mn5、mn6、αn5、αn6、β5、β6,其中z5、z6的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β5、β6常取8°~20°,且满足β5=-β6;mn5、mn6、αn5、αn6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必须满足:mn5cosαn5=mn6cosαn6,且当z5<z6时,αn5>αn6;当z5>z6时,αn5<αn6;3)取第五斜齿轮(7)的齿数、法面模数、法面压力角和分度圆螺旋角分别为z7、mn7、αn7、β7,其中z7的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β7常取8°~20°,且满足β7=-β6;mn7、αn7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必须满足:mn7cosαn7=mn6cosαn6,且当z7<z6时,αn7>αn6;当z7>z6时,αn7<αn6;4)取第一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钰,陈航瀚,汪献伟,刘伟,李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