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温器及发动机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76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和发动机总成,该节温器包括节温器本体,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上设有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导流通道,和输入管路连通;感温体,与节温器本体连接;阀芯,与节温器本体滑动连接且与感温体的抵接,阀芯将空腔分割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出口与第一腔连通,第二出口和导流通道均与第二腔连通,感温体位于第二腔中;弹性件,位于第一腔中,两端分别与阀芯以及节温器本体抵接;当流体的温度≤T1时,入口与第一腔连通,当流体温度>T2时,入口与第二腔连通,T2大于T1,低温时流体流经第一腔时,感温体不占用第一腔的空间,保证了流体的流通面积,降低了低温启动时的节温器处产生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温器及发动机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及发动机总成。
技术介绍
机油节温器,其通过感温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做出反应,调节阀体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机油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对机油的热管理,提高热效率。机油节温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机油在低温时不流经冷却器,高温时流经冷却器,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精确热管理。由于产品本身的结构限制,目前使用的机油节温器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低温阶段,部分机油会旁通至冷却器,造成部分机油旁通。2)、感温体布置在入口油道,造成油道流通面积减小,初始阻力偏大,在低温启动阶段,由于机油粘度大,更加重了初始阻力。因此,亟需一种节温器及发动机总成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温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温器的感温体布置在入口油道,造成油道流通面积减小,初始阻力偏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总成低温启动时,节温器的初始阻力大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温器,包括:节温器本体,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上间隔设有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温器本体(1),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上间隔设有入口(13)、第一出口(14)以及第二出口(15),所述入口(13)与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14)与输出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5)与冷却器连通;导流通道,和所述输入管路连通;感温体(2),与所述节温器本体(1)连接;阀芯(3),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节温器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阀芯(3)与所述感温体(2)抵接,所述阀芯(3)将所述空腔分割成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所述第一出口(14)与所述第一腔(11)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5)和所述导流通道均与所述第二腔(12)连通,所述感温体(2)位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温器本体(1),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上间隔设有入口(13)、第一出口(14)以及第二出口(15),所述入口(13)与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14)与输出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5)与冷却器连通;导流通道,和所述输入管路连通;感温体(2),与所述节温器本体(1)连接;阀芯(3),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节温器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阀芯(3)与所述感温体(2)抵接,所述阀芯(3)将所述空腔分割成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所述第一出口(14)与所述第一腔(11)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5)和所述导流通道均与所述第二腔(12)连通,所述感温体(2)位于所述第二腔(12)中;弹性件(4),位于所述第一腔(11)中,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3)和所述节温器本体(1)抵紧;当所述入口(13)中的流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T1时,所述入口(13)与所述第一腔(11)连通,当所述入口(13)中的流体温度大于T2时,所述入口(13)与所述第二腔(12)连通,T2大于T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节温器本体(1)上的第一导流孔(5),所述第一导流孔(5)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洲成敬敏么丽丽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