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减隔震地基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减隔震地基。
技术介绍
随着近期地震活动性加强,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害突发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降低地震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建筑物基础部位增设柔性介质以形成隔震层,是常用方法之一。土工袋因良好的工程力学特性,以及绿色环保、经济节约、施工简易等显著优势,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但将土工袋作为建筑减隔震地基时,还存在较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竖向承载力和减隔震性能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在减隔震性能上,以往土工袋内大多以黏土或砂土填充,且外形大多为扁平状,这不仅造成水平向弹性恢复力较弱,使得建筑地基在地震后无法自动复位,而且较小的高宽比使其自身剪切刚度较大、剪切变形能力较弱,因此隔震性能较差。此外,实际工程中,为了减小土工袋所受竖向压应力以保证地基安全,需将大量土工袋在同一高度处并排放置,以分担上部建筑物的总重量,这造成地基的整体剪切刚度偏大,很难为上部结构实现水平向隔震功能,剪切变形能力也不突出。与此同时,由于土工袋一般采用柔性包装材料,使得上、下相邻层土工袋之间难以有效传递水平力,造成土工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减隔震地基,所述地基包括,基坑(1);设置在基坑(1)内部上方的建筑基础层(2);设置在基坑(1)内部并位于所述建筑基础层(2)下方的土工袋层;该土工袋层包括有呈依次并排放置和上下依次叠放的土工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袋(3)包括内袋(31)和套在内袋(31)外部的外袋(32);所述内袋(31)内部填充防冻流体(4);所述内袋(31)外壁与外袋(32)内壁之间形成的区域填充颗粒物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减隔震地基,所述地基包括,基坑(1);设置在基坑(1)内部上方的建筑基础层(2);设置在基坑(1)内部并位于所述建筑基础层(2)下方的土工袋层;该土工袋层包括有呈依次并排放置和上下依次叠放的土工袋(3);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袋(3)包括内袋(31)和套在内袋(31)外部的外袋(32);所述内袋(31)内部填充防冻流体(4);所述内袋(31)外壁与外袋(32)内壁之间形成的区域填充颗粒物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减隔震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袋(3)为柱状体结构;所述内袋(31)外角与外袋(32)内角相配合将所述区域分割成四个子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减隔震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涛,肖畅,金红亮,单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