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68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该基坑支护结构用于连接在已有建筑物基础上,包括护坡桩,护坡桩通过锚筋和/或牛腿连接至已有建筑物基础上。该基坑支护结构通过锚筋连接已有建筑物基础和护坡桩,代替锚杆或内支撑提供的拉力;或者,通过牛腿桩分担原有建筑基础的部分荷载,以减轻基坑侧壁压力;或者,同时使用以上两种连接方式,来代替锚杆或内支撑提供的拉力,并分担原有建筑基础的部分荷载,以减轻基坑侧壁压力。其避免了采用桩锚支护时候的施工不便以及影响原有结构的问题,并且避免了采用内支撑支护导致的造价高和影响后期施工的问题。此外,其避免了采用悬臂庄支护存在的支护成本大幅上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被重视,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支护形式层出不穷,而对于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北方地区常用的支护形式有土钉1墙支护、悬臂桩支护、桩锚支护、内支撑支护等,其中桩锚式支护结构、内支撑支护结构因控制变形效果好而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最为广泛。请参见图1,土钉1墙支护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通过土钉1主动嵌固边坡土体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因其造价较低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较浅且对边坡变形要求不太严格的基坑。土钉1墙支护的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且工期短、效果较好、经济性好、在土质较好地区应用广泛。劣势是不适用于土质不好的地区,不能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变形。请参见图2,悬臂桩支护结构依靠足够的入土深度和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维持整体稳定和结构的安全。悬臂桩式支护结构适用于土质较好开挖深度较浅(一般在6m以内)的基坑工程。其优点是工艺简单、可选桩型及成桩方法较多。劣势是对开挖深度很敏感,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对相邻建(构)筑物产生不良影响。当悬臂式支护结构无法满足基坑变形要求时,一般会采用桩锚支护或内支撑支护。请参见图3,桩锚支护结构是一种在护坡桩2的垂直方向上增加一道或多道锚杆3(或者锚索)提供水平拉力的支护形式。该种支护形式因其变形控制好,施工工艺成熟,在北方地区应用广泛。其优点是能够更好的控制边坡的变形,对相邻建筑物影响小。劣势是边坡土体必须具备锚杆3施工条件。请参见图4,内支撑支护结构是在基坑内侧护坡桩2或板墙在垂直方向上增加一道或多道钢筋砼支撑4以提供足够的抗力。该种支护结构多用在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对变形要求高,且锚杆3无法施工或不能提供足够拉力的情况下。其优点是不改变边坡土体现状,变形控制好。劣势在于支护成本高,施工工期长,对后续地下部分施工影响较大。请参见图5,工程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开槽边界紧邻已有建筑物基础5的情况。图5中,已有建筑物采用CFG桩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已有建筑物上部荷载由CFG桩7与已有建筑地基8共同承担,无论个别CFG桩7被破坏或已有建筑地基8的桩间土侧向蠕动变形,都会给原有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拟建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对变形要求更高。在此情况下支护体系的选择是基坑支护设计的关键所在。并且从图5中可以看到已有建筑物外墙6,拟建建筑物开槽边界9和拟建建筑物开槽槽底10。首先土钉1墙支护体系变形控制能力差而不能选用。悬臂桩变形控制较土钉1墙稍好,但对于这种坡顶附加荷载大的条件下对势必要增加桩长及桩的刚度以满足变形要求,这就造成支护成本的大幅上涨。桩锚支护需要在原有建筑地基下施工锚杆3,无法避免对CFG桩7的破坏,并且锚杆3的施工会对地基土扰动,因此桩锚支护无法采用。而对于内支撑支护体系虽然变形控制好,但因其造价高并且对后期施工有一定影响而在北方地区使用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坑支护结构紧邻已有建筑物基础时无法满足变形要求、或者造价高或者影响后期施工的问题。工程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开槽边界紧邻已有建筑物基础的情况。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固定连接在已有建筑物基础上,包括护坡桩,所述护坡桩通过锚筋和/或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护坡桩上安装有冠梁,所述冠梁通过锚筋和/或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护坡桩通过锚筋和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且所述锚筋和牛腿穿插设置。优选的,所述护坡桩通过锚筋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护坡桩上安装有冠梁,所述锚筋一端插入所述冠梁中,另一端插入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中。优选的,所述护坡桩通过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护坡桩上安装有冠梁,所述护坡桩牛腿一端固定在所述冠梁上,另一端插入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下方。优选的,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的下方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已有建筑地基。优选的,所述护坡桩为建筑混凝土柱或钢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基坑支护结构,通过锚筋连接已有建筑物基础和护坡桩,来代替锚杆或内支撑提供的拉力;或者,通过牛腿桩分担原有建筑基础的部分荷载,以减轻基坑侧壁压力;或者同时使用两种连接方式,既设置植筋与护坡桩连接的方式来代替锚杆或内支撑提供的拉力,又通过牛腿桩插入原有基础下来分担原有建筑基础的部分荷载,以减轻基坑侧壁压力。其避免了采用桩锚支护时候的施工不便以及影响原有结构的问题,并且避免了采用内支撑支护导致的造价高和影响后期施工的问题。此外,其避免了采用悬臂庄支护存在的支护成本大幅上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土钉墙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悬臂桩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桩锚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内支撑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紧邻已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四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图8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图11和图12是实施例四的锚筋的安装示意图;图13和图14是实施例四的牛腿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土钉;2、护坡桩;3、锚杆;4、钢筋砼支撑;5、已有建筑物基础;6、已有建筑物外墙;7、CFG桩;8、已有建筑地基;9、拟建建筑物开槽边界;10、拟建建筑物开槽槽底;11、冠梁;12、锚筋;13、牛腿;14、基坑上口线;15、基坑下口线;16、植筋柱;17、牛腿柱;18、第一虚线;19、第二虚线;20、加粗黑线;21、C区B座阀板基础;22、主筋;23、预留土体;24、垫层结构;25、原有基础;26、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连接在已有建筑物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所述护坡桩上安装有冠梁,所述冠梁通过锚筋和/或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连接在已有建筑物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坡桩,所述护坡桩上安装有冠梁,所述冠梁通过锚筋和/或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桩通过锚筋和牛腿连接至所述已有建筑物基础上,且所述锚筋和牛腿穿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一端插入所述冠梁中,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成永赵联贵刘广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