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371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在钻探孔上设置气动处理装置;气动处理装置包括压力腔体、出浆管、连接套、高压连接管以及空压装置;所述气动处理方法为反循环气动处理方法,采用密封步骤、测试步骤和处理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力腔体的加压管或高压连接管向封闭的钻孔或钻杆内压注空气使钻孔内处于高压状态,再通过安装在压力腔体出浆管上的放气控制阀瞬间放气,由于巨大的压力差,形成一种向外的空气流,在高压的作用下,使三相混合物向外流动从而钻杆达到松动,在气流足够大时,会使这种混合物通过出浆管喷出钻孔外,通过反复操作,使钻杆松动,解决埋钻的事故。解决埋钻的事故。解决埋钻的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2019113145054名称: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装置及方法申请日:2019年12月19日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属于地质钻探孔


技术介绍

[0003]在地质钻探中,不论是直孔还是定向钻孔,在钻探过程中地质钻孔被岩粉、钻粉及泥浆等固相成分沉淀聚集物等埋陷,使钻杆不能转动,不能钻进和提升;埋钻是地质钻探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钻探事故,目前的处理孔内事故方法有十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对的适应性。目前主要有:打捞、牵拉、窜动、震动、扫孔、冲孔、冲打、顶拔、反丝、爆炸、扩孔、透孔、割断、磨孔、劈裂、偏绕等;有些孔内埋钻事故,如钻孔埋钻深度大、钻具埋死严重、钻孔液不能形成正常循环等,采用以上方法难以处理的情况下,需采用一种新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的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孔(15)为直孔或定向钻孔,在钻探孔(15)内设置钻杆(14),在钻杆(14)的端部安装钻头(18);在钻探孔(15)上设置气动处理装置;所述气动处理方法为反循环气动处理方法;所述气动处理装置包括压力腔体(13)、出浆管(12)、连接套(8)、高压连接管(7)以及空压装置;所述压力腔体(13)设置在钻探孔(15)孔口且与孔口内壁密封,所述压力腔体(13)套装在钻杆(14)上,压力腔体(13)顶部与钻杆(14)外壁之间密封;所述出浆管(12)设置在压力腔体(13)一侧且与其内腔连通,在所述出浆管(12)上安装放气控制阀(10);在出浆管(12)上安装支管A(16),在支管A(16)上安装控制阀C(11),所述支管A(16)设置在放气控制阀(10)左侧;所述连接套(8)安装在钻杆(14)顶部,所述高压连接管(7)安装在连接套(8)上部,在所述高压连接管(7)上安装控制阀A(6);所述空压装置安装在压力腔体(13)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装置包括安装在压力腔体(13)另一侧且与其内腔连通的高压进气管(9)、安装在高压进气管(9)端部的空压机A(1)以及安装在高压进气管(9)上的控制阀B(3)和气压表A(4);位于控制阀B(3)和气压表A(4)之间安装支管B(17),在所述支管B(17)上安装控制阀E(5);在空压机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新明钱迪马雷顾成永杨永涛米拓陈娟娟刘广民张欣李鹏志赵联贵李春亮廖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