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554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02
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包括发酵罐、循环反应柱和连续浓缩结晶装置;所述发酵罐、循环反应柱和连续浓缩结晶装置依次连接,发酵罐与循环反应柱之间设有三个管道,三个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循环反应柱上下端分别设有精密过滤网,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物料循环泵,且第二管道连接循环反应柱底部的精密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发酵罐与循环反应柱之间的循环连接,使得发酵产生的酶化产物得到充分循环,同时在连续浓缩结晶装置的作用下,使得原料得到多次循环浓缩,从而提高了原料的使用率,使得单位原料能产生更多的产品,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学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α-熊果苷,英文名称α-Arbutin,化学名称为对羟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Hydroxyphenyl-α-D-glucopyranoside,Cas:84380-01-8;分子量:272.25;熔点:203~207±1℃。最早发现于熊果叶中。自上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α-熊果苷作为酪氨酸酶的竞争抑制剂,能抑制黑素形成过程中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因此有美白的效果。日本资生堂公司首先将α-熊果苷应用于美白化妆品中,目前国内外也有多家厂商将α-熊果苷添加于美白类化妆品中,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其合成和纯化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酶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符合环保要求,对于合成α-熊果苷独具优势,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今后会有更多新的成果用于实际生产。2001年,日本江琦糖业公司利用微生物酶催化糖转移反应,能大批量生产α-熊果苷。2005年,刘春巧等利用嗜麦芽黄单胞菌BT-112进行发酵,并向发酵液中加入蔗糖和氢醌,产物α-熊果苷的产率可达91.2%。但是该法也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循环反应柱(2)和连续浓缩结晶装置(5);所述发酵罐(1)、循环反应柱(2)和连续浓缩结晶装置(5)依次连接,发酵罐(1)与循环反应柱(2)之间设有三个管道,三个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第三管道(1‑3);所述循环反应柱(2)上下端分别设有精密过滤网(2‑1),第二管道(1‑2)上连接有物料循环泵(1‑4),且第二管道(1‑2)连接循环反应柱(2)底部的精密过滤网(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循环反应柱(2)和连续浓缩结晶装置(5);所述发酵罐(1)、循环反应柱(2)和连续浓缩结晶装置(5)依次连接,发酵罐(1)与循环反应柱(2)之间设有三个管道,三个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第三管道(1-3);所述循环反应柱(2)上下端分别设有精密过滤网(2-1),第二管道(1-2)上连接有物料循环泵(1-4),且第二管道(1-2)连接循环反应柱(2)底部的精密过滤网(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反应柱(2)与连续浓缩结晶装置(5)之间设有纳滤膜(3)和第一过滤器(4),纳滤膜(3)与第一过滤器(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3)与循环反应柱(2)连接,第一过滤器(4)与连续浓缩结晶装置(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酶法生产α-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敏帆杨卫华张飞龙金力严燕兵华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