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大为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组合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34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组合模板,其模板板面采用高强、低弹、防水布类作为板面材料,板面上有包括金属护眼的绑扎孔和连接孔,还包括用于模板板面之间连接的连接板和转角连接板以及用于加强板面刚性的固定加强网。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模板为改变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组模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组合模板、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浪费,模板可重复利用,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先进的模板体系。(*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成型混凝土构件的模板,特别是用于成型复杂形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模板。目前,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方法主要是通过钢模板、木模板组模后浇注混凝土成型,采用上述方法浇注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模板,其中木模板多为一次性的,几乎无法重复利用;浪费量极大;而钢模板一次投资大,模板长期周转变形大,维修量大,易腐蚀,不易存放。同时,采用上述方法,模板重量大,组模是由支架支撑和固定的,而且是满堂支架,支架浪费量大。另外,采用上述方法组模,组模周期长,施工复杂,需要大量的木工技术工人,工程量大。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中所选用的模板所造成。对于具有复杂形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成型,利用上述的传统方法及模板组模,往往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实施起来更为困难,为此,中国专利93105177.4提出了一种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强、低弹、防水布类作为模板材料,利用混凝土构件中已有的钢筋网作为布类模板的支撑物,将布类模板绑扎在钢筋网上,然后浇注混凝土成型构件,该方法对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方法简单等优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品化的布类模板可以使用,因此给上述方法的实际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上述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方法成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组合模板,该组合模板组合方式灵活,组模后的模板体系整体性好,稳定性好,易拆模,可重复利用,对具有复杂形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组合模板,包括模板板面,连接板和转角连接板,其中模板板面采用高强、低弹、防水布类作为板面材料,主要特征是板面上有镶有金属护眼的绑扎孔2和连接孔3,连接孔3沿板面1周边分布,绑扎孔在连接孔以内并以板面中心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用于模板板面之间连接的连接板4,该连接板4是在两个长边设有连接孔5的刚性板,该连接孔5与模板板面的连接孔3相对应。用于模板板面之间转角连接的转角连接板6,是一个弯成一定角度的刚性角板,该角板的两长边设有与模板板面1周边连接孔3相对应的连接孔7,角度的范围在60-120度之间。上述模板板面上的连接孔3的密度可大于绑扎孔2的密度,孔径为4-6毫米,模板板面的面积为0.5-3.6平方米。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固定加强网8,固定加强网8的结点9与模板板面1的绑扎孔2和连接孔3相对应,固定加强网可以是用刚性材料如钢板冲压而成的网,或者是用绳类材料编结而成的网,或者是用金属丝类材料焊接而成的网。本专利技术组合模板的特点是,模板板面选用高强低弹柔性材料,使组模技术简单,组模迅速,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降低;另外,模板本身有孔,可以不损伤模板进行绑扎,能够保证模板多次重复利用;同时,由于模板面积大,模板缝少可以减少施工中接缝处的不平整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施工质量;最后,模板是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进行绑扎固定的,使得柱类构件的组模可以不设支架,梁类构件的组模只需在变形过大的地方设置少量支架,大大地降低了支架的浪费。本组合模板所选用的材料目前都有厂家生产,模板的生产和加工也很简单,可以由厂家定做系列加工,也可以由施工队或预制件厂家根据自己实际工程特点选择适合的模板类型自己现场制做。采用本模板施工特点是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绑扎和固定模板构件中的钢筋,无论是根据设计受力筋还是构造筋的强度和密度都能满足模板的固定和支撑,同时,还能承受施工荷载。另外,由于模板采用高强低弹布类材料,加上模板支撑构件和加强网的支承,使每个绑扎点的微变形达到最小程度,能够满足施工验收规范的变形要求。本专利技术组合模板的积极效果是多方面的,与钢模板和木模板体系相比,首先,本组合模板达到了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要求,它使组模迅速,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取消了木工技术工种;而且,如果施工中采取地面绑扎钢筋龙的方法(如梁的钢筋龙绑扎),可将模板在地面上直接与钢筋龙绑扎,取消了高空做业,减少施工中窝工现象,吊装后立即浇注混凝土,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还避免钢模板拆模过程中由于模板落地而发生变形损伤现象,可提高模板的完好率。第二,本组合模板,施工绑扎中不损伤模板,可以做到模板的多次重复利用,同时。模板重量轻,便于存放和保养,不容易腐蚀;另外,由于取消了大量的支架,使得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第三,本组合模板充分考虑到了每个绑扎点间的微小膨胀变形,通过设置支撑构件加强网和选择高强低弹布类等措施,以及减少绑扎点间距(绑扎点间距最大100mm),使变形降到最小程度,能够保证施工中的变形质量要求。总之,与钢模板和木模板相比,本组合模板优势明显,同时,技术制约少,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建筑行业内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板板面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板板面与固定加强网结合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加强网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加强网又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角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模板件的制做模板件形式和尺寸见图1,模板材料选用高强低弹内挂防水胶的布类,模板绑孔孔为内径为φ5的镀锌金属护眼,直角菱形布置,最大间距100mm,模板边缘连接孔加密。第二种模板的制做是在第一种模板件基础上,在其背对混凝土一侧设加强网,加强网与模板缝接在一起,加强网的材料选用高强低弹编织绳编结而成,加强网结点与绑扎孔位置一致,加强网和模板的组合形式,见图2。2、模板支撑和绑扎件的制做;第一种支撑和绑扎件详见前述。第二种支撑和绑扎件尺寸和形式详见图3,本支撑件为钢筋平焊接的钢筋网,制做用φ6~φ12钢筋,要求网结点尺寸与绑扎孔和连接孔的位置一致。第三种支撑和绑扎件的形式详见图4,它是用4mm厚平钢板冲压而成网状,板条宽为12~20mm,网结点中心钻φ6孔,孔的位置与模板留孔位置一致,与绑扎铁丝的固定可用第一种模板支撑和绑扎件。4、模板连接板的制做;连接板材料为4mm厚钢板,板上设与模板边缘加密孔一致的双向φ6加密孔,其形式和尺寸详见图5,铁丝与第一种支撑和绑扎件绑扎固定连接板。5、模板转角连接板的制做转角连接板用L70×70×40的角钢制做,每边留三排φ6绑扎孔,构件形式和留孔位置详见图6,转角连接板是20-22″铁丝一端与混凝土构件钢筋绑扎,另一端由第一种支撑和绑扎件绑扎固定模板的。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组合模板,包括模板板面,连接板,转角连接板,其中模板板面采用高强、低弹、防水布类作为板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板面上有镶有金属护眼的绑扎孔和连接孔,连接孔沿板面周边分布,绑扎孔在连接孔之内并以板面中心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用于模板板面之间连接的连接板,该连接板是一块两个长边设有连接孔的刚性板,连接孔与板面周边的连接孔相对应;用于模板板面之间转角连接的转角连接板,该转角连接板是一个折成一定角度的刚性角板,该角板的两边设有与模板板面周边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角度范围在60-120度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模板板面的连接孔的密度大于绑扎孔。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模板板面的面积为0.5-3.6平方米,连接孔和绑扎孔的孔径为4-6毫米。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板,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组合模板,包括模板板面[1],连接板[2],转角连接板[3],其中模板板面[1]采用高强、低弹、防水布类作为板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板面[1]上有镶有金属护眼的绑扎孔[2]和连接孔[3],连接孔[3]沿板面[1]周边分布,绑扎孔[2]在连接孔[3]之内并以板面中心为对称点对称分布;用于模板板面[1]之间连接的连接板[4],该连接板[4]是一块两个长边设有连接孔[5]的刚性板,连接孔[4]与板面[1]周边的连接孔相对应;用于模板板面[1]之间转角连接的 转角连接板[6],该转角连接板[6]是一个折成一定角度的刚性角板,该角板的两边设有与模板板面[1]周边连接孔[3]相对应的连接孔[7],角度范围在60-120度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李大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