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24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包括可设于运输装置的底座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的顶升组件和用于放置转子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于第一顶升油缸、第一支撑件、第二顶升油缸和第二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其能够对安全的运输大型的转子和主轴,保证了转子和主轴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A Transport Support Device for Rotor and Spindle of Steam Turbine and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am turbine and generator rotor and spindle transportation suppor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ssembly, a lifting component and a support seat for placing the rotor, the base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base, a second base and a third base, and the lif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lifting cylinder, a first support and a third base. Two jack-up cylinders and second support. The steam turbine, generator rotor and spindle transportation support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afely transport large-scale rotors and spindles,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otors and spindl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转子及主轴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轮机或者发电机的转子和主轴生产好后,需要将其运输至发电机和汽轮机的生产厂进行组装,但是对于大型的转子和主轴运输时,现有的运输支撑装置,固定不稳定,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转子或者主轴,特别是一些不易检测的损害,容易造成组装后的汽轮机或者发电机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其能够对安全的运输大型的转子和主轴,保证了转子和主轴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包括可设于运输装置的底座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的顶升组件和用于放置转子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底座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三面和与所述第三面相对设置的第四面,所述第三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五面和与所述第五面相对设置的第六面;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于第一顶升油缸、第一支撑件、第二顶升油缸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升油缸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可套设于转子一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顶升油缸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二滑动部和可套设于转子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升油缸和所述第一滑动部均设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顶升油缸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设于所述第五面,且所述第五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的第二滑轨;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底座支撑组件,且所述底座的底面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五面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顶升油缸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五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顶升油缸的第二固定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减震垫;所述第一面还凸设有与所述第一顶升油缸侧壁贴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五面还凸设有与所述第二顶升油缸侧壁贴合的第二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凹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三面凹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五面凹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三槽可连通且形成所述支撑座的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所述支撑座减震的橡胶减震垫。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放置转子的容纳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凸起。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采用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并且在底座组件上设置有支撑座,可用于放置转子或主轴,起到对转子的和主轴的固定作用,同时采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套设于转子或者主轴的两端,然后通过第一顶升油缸顶升第一滑动部,使得第一固定部置于第一滑动部的第一通孔内,通过第二顶升油缸顶升第二滑动部,使得第二固定部至于第二滑动部的第二通孔内,起到对转子或者主轴两端的固定和保护,有效的保证了转子或者主轴在运输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去、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一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组件,10-第一底座,100-第一限位部,101-第一滑轨,102-第一面,103-第一固定槽,104-第一槽,11-第二底座,110-第二槽,12-第三底座,120-第二限位部,121-第二滑轨,20-第一顶升油缸,21-第一滑动部,210-第一通孔,2100-矩形限位孔,211-滑动槽,22-第二顶升油缸,23-第二滑动部,24-第一固定部,240-矩形限位凸起,3-支撑座,30-定位槽,31-定位凸起,32-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包括可设于运输装置的底座组件1、设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顶升组件和用于放置转子的支撑座3;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第一底座10、第二底座11和第三底座12;所述第二底座11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底座10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底座12的端面贴合,第二底座1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11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0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一面102和与所述第一面102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底座11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三面和与所述第三面相对设置的第四面,所述第三底座12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五面和与所述第五面相对设置的第六面,也就是第一底座10的第二面、第二底座11的第四面、第三底座12的第六面均与运输装置贴合且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底座10的第一面102、第二底座11的第三面和和第三底座12的第五面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于第一顶升油缸20、第一支撑件、第二顶升油缸22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升油缸20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一滑动部21和可套设于转子一端的第一固定部24;所述第一滑动部21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部24的第一通孔210,第一通孔210还包括矩形限位孔2100,第一固定部24置于第一通孔210内时,矩形限位孔2100起到限制转轴绕第一限位孔转动的作用,第一滑动部21具有与矩形限位孔2100相匹配的矩形限位凸起240,并且矩形限位凸起240的材料具有减震作用的缓冲材料,如金属缓冲材料,第二滑动部23和第二通孔设置有同样的矩形限位凸起240和矩形限位孔2100;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顶升油缸22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二滑动部23和可套设于转子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滑动部23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升油缸20和所述第一滑动部21均设于所述第一面102,且所述第一面102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21滑动的第一滑轨101,第一滑动部21的滑动槽211与第一滑轨101匹配,便于第一滑动部21沿第一滑轨101滑动;所述第二顶升油缸22和所述第二滑动部23均设于所述第五面,且所述第五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23滑动的第二滑轨121,第二滑动的滑动槽211与第二滑轨121匹配,便于第二滑动部23沿第二滑轨121滑动;所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设于运输装置的底座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的顶升组件和用于放置转子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底座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三面和与所述第三面相对设置的第四面,所述第三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五面和与所述第五面相对设置的第六面;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于第一顶升油缸、第一支撑件、第二顶升油缸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升油缸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可套设于转子一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顶升油缸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二滑动部和可套设于转子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升油缸和所述第一滑动部均设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顶升油缸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设于所述第五面,且所述第五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的第二滑轨;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底座支撑组件,且所述底座的底面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五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及发电机转子、主轴运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设于运输装置的底座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的顶升组件和用于放置转子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底座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三面和与所述第三面相对设置的第四面,所述第三底座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第五面和与所述第五面相对设置的第六面;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于第一顶升油缸、第一支撑件、第二顶升油缸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升油缸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可套设于转子一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顶升油缸的顶升端连接的第二滑动部和可套设于转子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升油缸和所述第一滑动部均设于所述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顶升油缸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设于所述第五面,且所述第五面凹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的第二滑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琴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中恒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