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卸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18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凝土卸料设备,具有固定在混凝土供给管线(5)上的柔性软管(2),其具有输入端(6)连接混凝土供给管线(5),通过软管(2)将供给管线(5)输送的混凝土送到卸料端(7),通过卸料端(7)使输送的混凝土排出。软管(2)具有柔性,其至少可以在一个转动平面内,在基本上伸直的初始位置和弯曲位置之间转动,使软管(2)从初始位置转动到弯曲位置的转动装置,其至少有一个牵引或转动装置(20),其至少在软管(2)的初始位置,在软管(2)的纵向中央轴线外侧延伸,并且至少直接位于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18)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10)连接软管(2),并且与软管(2)的输出端之一相联系,第二支撑件(18)固定在输入端。至少设有一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以这种方式驱动连接牵引或压力装置使第一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可以使软管(2)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其弯曲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的卸料设备,其包括柔性软管,所述柔性软管连接混凝土的供给管线,最好连接混凝土泵的供给管线,所述软管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连接供给管线,通过该输入端使混凝土经过混凝土供给管线进入软管,通过输出端使输送的混凝土通过软管,从而达到卸料的目的。所述软管可以在至少一个转动平面内,在基本上伸直的初始位置和弯曲位置之间弯转。该设备还包括转动装置,以便使软管从其伸直的初始位置移动到它的弯曲位置。从德国专利DE-A-3909212中可以得知这种类型的设备。这种设备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此设备的支架上的支撑臂铰链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一端连接软管的输出端,铰接杆的另一端借助活塞-缸组件连接所述设备的支架。通过驱动活塞-缸组件,使铰接杆转动,由此引导软管的输出端转动。软管输出端的最大转动角度接近90°。但是,可以看到,被使用的这种类型的设备中的结构元件的重量非常沉重,这是个缺陷,尤其是在被使用的这种设备中,混凝土泵中具有较长的延伸支撑臂的情况下,这种缺陷特别明显。此外,软管输出端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90°以内,这不足以满足使用混凝土泵的多种需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善上述类型的设备,使其便于生产,重量尽可能低,而且,使软管的输出端具有尽可能大的弯转角度。此外,可以使混凝土泵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按照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特征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软管至少可以在两个转动平面内弯曲,其中一个转动平面相对于另一个转动平面设有夹角,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柔性的拉力和/或推力装置,所述装置分别在各自的转动平面内工作,其至少在软管的初始位置,在软管的纵向中央轴线的外侧,并且至少间接地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软管的输出端与软管固定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输入端,并且至少沿着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的拉力和/或推力方向固定地连接输入端,至少设有一个相应的驱动装置,其向拉力和/或推力装置施加拉力和/或推力,其以这种方式可操作地连接所述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即通过借助驱动各驱动装置,使在第一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使软管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弯曲位置。此技术解决方案简单、优秀。这种设备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得其具有比较轻的重量。而且,所需要的元件数量少于同类型的常规设备,因此这种设备的生产运行非常容易。这种设备也可以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设计,与常规的设备相比较,这种设备的软管输出端可以获得非常大的转动角度。此外,由于软管输出端的至少可以在两个转动平面内转动,可以使混凝土泵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这种连接中,可以看到,所述转动平面包括直角,具有优越性。以一种有利的方式,至少第一和第二支撑件之一可以相对于连接的输入端或输出端间隔设置。这为软管以不同的曲率弯曲,例如呈S形弯曲,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支撑件之一和拉力和/或推力装置之间设有驱动装置。这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设计。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这种连接中,可以看到,在第二支撑件和拉力和/或推力装置之间分别设有驱动装置,具有优越性。为了获得这种简单的、尽可能可靠的结构设计,可以看到,所述各驱动装置是活塞一缸组件,具有优越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第二支撑件连接软管。在为此设备设置独立的供给管线提供了可能性,或者设置这种软管代替没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设置的软管。这为更新旧式的混凝土泵提供了可能性。还可以看到,将各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到软管和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的支撑件之一上,具有优越性。尤其是对于更新旧式的混凝土泵非常有利,因为,根据空间条件,驱动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或第二支撑件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可以看到,在软管的初始位置,各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平行于软管的纵向轴线延伸,具有优越性。此外,可以看到,各第一支撑件相对于软管的纵向轴线沿横向间隔设置,具有优越性。还可以看到,各第二支撑件相对于软管的纵向轴线沿横向间隔设置,具有优越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可以看到,还设有拉力和/或推力装置,而且设置的支撑件沿着软管的圆周分布,具有优越性。这为软管在不同方向弯曲提供了可能性,并且,这为混凝土卸料的均匀分布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连接中,可以看到,至少设有两个拉力和/或推力装置,至少在软管的初始位置,所述两个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相对于软管的纵向轴线相互相对设置,特别具有优越性。这为软管输出端在一个平面内转动180°或更大角度创造了可能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三个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在软管的初始位置,所述三个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相对于软管的纵向轴线均匀分布,所述软管可以在几个转动平面内转动。以这种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可以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可以想到,在软管的初始位置,设置的四个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相对于软管的纵向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基本上在转动平面内成对设置。这可以使通过软管卸料的混凝土具有比较好的分布。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其具有紧凑、而且尽可能简单的结构设计,各第一支撑件固定在第一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围绕软管,并且固定在软管上,各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固定在支撑件上。在这种连接中,各第二支撑件固定在第二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固定在软管上,各驱动装置座落于第二固定环上,也具有优越性。此外,还可以看到,在第二固定环上设有导向装置,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由导向装置导向,以致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可以相对于固定环移动,具有优越性。以这种方式,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可以得到精确导向。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通过辊轮产生导向效果,由所述辊轮使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在一定部分偏斜,所述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的一部分平行于活塞-缸组件的拉力和/或推力方向。这可以防止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在导向装置内被卡死。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此设备设有转动连接装置,其使得软管围绕供给管线的对称轴线转动。因此,能够使软管在其偏斜状态下,在圆形360°的路线上,使得软管的输出端能够转动。这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卸料的分布情况。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在软管的壁内导向。这使得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结构设计更加紧凑。此外,可以防止转动装置被玷污。还可以看到,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包括传递拉力的元件,最好,由钢绳作为施加拉力和传递拉力的元件,具有优越性。此外,还可以看到,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包括连杆,其包括CARDAN接头,以便传递拉力和推力,具有优越性。下面,通过对附图和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图,其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处于初始位置,图中的局部被剖视。图2表示图1中的设备处于倾斜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处于非倾斜状态,图中的局部被剖视。图4表示图3中的设备处于倾斜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处于非倾斜状态,图中的局部被剖视。图6表示图5中的设备处于倾斜状态。图1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设备1的第一个实施例,其包括软管2、转动装置3和驱动装置4。设备1要被连接到混凝土供给管线5的端部,在图1中仅表示了管线5的局部,其属于混凝土泵(未图示)。混凝土泵的混凝土供给管线5通常被固定在支撑臂上(未图示)。因此,还可以想象设备1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的卸料设备,包括,柔性软管(2),其连接混凝土供给管线(5),最好是混凝土泵的混凝土供给管线(5),所述软管(2)设有输入端(6)和输出端(7),输入端(6)连接供给管线(5),通过该输入端(6)使混凝土经过混凝土供给管线(5)进入软管(2),通过输出端(7)使通过软管(2)输送的混凝土离开软管(2),从而达到卸料的目的,所述软管(2)可以在至少一个转动平面内,在基本上伸直的初始位置和弯曲位置之间弯转,该设备还包括转动装置(3)以便使软管(2)从其伸直的初始位置移动到它的弯曲位置,其特征是:软管(2)至少可以在两个转动平面内弯曲,其中一个转动平面相对于另一个转动平面设有夹角,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柔性的拉力和/或推力装置(20),所述装置(20)分别在各自的转动平面内工作,其至少在软管(2)的初始位置,在软管(2)的纵向中央轴线的外侧,并且至少间接地在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18)之间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10)连接软管(2)的输出端,并且与软管(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8)连接输入端,并且至少沿着拉力和/或推力装置的拉力和/或推力方向固定连接输入端,至少设有一个驱动装置,其向拉力和/或推力装置施加拉力和/或推力,其以这种方式可操作地连接所述拉力和/或推力装置,即通过驱动各驱动装置,使在第一和第二支撑件(10,18)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使软管(2)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弯曲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哈德霍德尔麦尔
申请(专利权)人:乌尔里克霍德尔麦尔约尔格霍德尔麦尔格茨霍德尔麦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