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06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部扶手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扶手支座、扶手垫及阻尼组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外界车体支座,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于第一支座,所述扶手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架,所述扶手垫连接于扶手支座,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经由阻尼组件滑动连接;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支架滑动于第一支架的结构,实现扶手垫位置的移动,提高调整扶手垫外置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A Sliding Armrest for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nterior handrails, in particular to a sliding handrails for automobiles, including a first bracket, a second bracket, an armrest support, an armrest pad and a damping component. The first bracket is connected to an external body support, the second bracket is sliding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racket, the armrest support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racket, and the armrest pa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are connected by sliding through a damping component.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second bracket is sliding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bracket to realize the movement of the position of the armchair,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adjusting the outside of the armchair,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部扶手件
,尤其公开了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
技术介绍
汽车内部设有座椅扶手,用于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但是乘客手臂长短不一,双手放置位置也不相同,传统方式的座椅扶手位置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位置,不能满足乘客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实现扶手位置的灵活移动,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扶手支座、扶手垫及阻尼组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于外界车体支座,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于第一支座,所述扶手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架,所述扶手垫连接于扶手支座,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经由阻尼组件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设于第一支架的导套、设于扶手支座的导柱、设于导套的弹性环,所述导套滑动套设于导柱的外侧,所述弹性环套设于导柱的外侧,弹性环用于抵触导套。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支座包括底座、顶座、设于底座的凹槽及设于顶座的凸柱,所述凸柱容设于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于底座的外侧壁,所述凸柱设于顶座的内侧壁。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第一支架的第一凸件、设于第二支架的第二凸件及设于第二凸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件容设于第二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支架滑动于第一支架的结构,实现扶手垫位置的移动,提高调整扶手垫外置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阻尼组件及导向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扶手支座3、扶手垫4及阻尼组件5,所述第一支架1连接于外界车体支座,所述第二支架2滑动连接于第一支座1,所述扶手支座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架2,所述扶手垫4连接于扶手支座3,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经由阻尼组件5滑动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采用冷轧板冲压而成,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于外界车体支座,第二支架2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带动扶手支座3、扶手垫4同时相对第一支架1移动,实现扶手垫4空间位置的移动,根据车内乘客的不同要求,调整扶手垫4的位置,提高扶手垫4使用舒适度。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支架滑动于第一支架的结构,实现扶手垫4位置的移动,提高调整扶手垫外置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所述阻尼组件5包括设于第一支架1的导套51、设于扶手支座3的导柱52、设于导套51的弹性环53,所述导套51滑动套设于导柱52的外侧,所述弹性环53套设于导柱52的外侧,弹性环53用于抵触导套51,第一支架1连接有导套51,导套51设有四个通孔,两两通孔为一组,导柱5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导柱52贯穿其中两个通孔,导柱52安装于扶手支座3,扶手支座3的移动带动导柱52沿导套51滑动,确保扶手垫4伸出、复位的顺畅性,弹性环53为弹性橡胶件,弹性环53套设于导柱52,当扶手垫4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在弹性环53与导柱52之间摩擦力作用下,扶手垫4处于静止状态,进一步提高扶手垫4位置移动后的稳定性。所述扶手支座3包括底座31、顶座32、设于底座31的凹槽311及设于顶座32的凸柱321,所述凸柱321容设于凹槽311内。所述凹槽311设于底座31的外侧壁,所述凸柱321设于顶座32的内侧壁。扶手支座3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底座31及软质材料制成的顶座32,顶座32采用塑胶注塑而成,底座31与第二支架2连接,顶座32与扶手垫4连接,缓解扶手垫4在使用过程的磨损,提高扶手垫4的使用寿命,顶座32的内侧壁与底座31的外侧壁连接,顶座32与底座31扣合,在顶座32的内侧壁设有凸柱321,在底座31的外侧壁设有凹槽311,凸柱321容设于凹槽311内,实现顶座32的与底座31连接时定位的功能。所述滑动式车用扶手还包括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设于第一支架1的第一凸件61、设于第二支架2的第二凸件62及设于第二凸件62的第二凹槽621,所述第一凸件61容设于第二凹槽621内。所述导向组件6的数量为两个。具体的,第一支架1远离扶手垫4的一侧设有第一凸件61,第一凸件61呈弯月状,第二凸件62设于第二支架2,呈弯月状,第二凸件62设有同第一凸件61形状一致的弯月状第二凹槽621,第一凸件61容设于第二凹槽621,实现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1复位时的精准性。两个导向组件6对称设置,进一步确保第二支架2与第一支架1复位时的精准性。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扶手支座(3)、扶手垫(4)及阻尼组件(5),所述第一支架(1)连接于外界车体支座,所述第二支架(2)滑动连接于第一支座1,所述扶手支座(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架(2),所述扶手垫(4)连接于扶手支座(3),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经由阻尼组件(5)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式车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扶手支座(3)、扶手垫(4)及阻尼组件(5),所述第一支架(1)连接于外界车体支座,所述第二支架(2)滑动连接于第一支座1,所述扶手支座(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支架(2),所述扶手垫(4)连接于扶手支座(3),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经由阻尼组件(5)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车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5)包括设于第一支架(1)的导套(51)、设于扶手支座(3)的导柱(52)、设于导套(51)的弹性环(53),所述导套(51)滑动套设于导柱(52)的外侧,所述弹性环(53)套设于导柱(52)的外侧,弹性环(53)用于抵触导套(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吴钏李叔明马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