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把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工作,共同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钢筋网格较好地握裹了周围的混凝土,共同承担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荷载;这层握裹的混凝土同时成为钢筋的保护层,防止钢筋的腐蚀和外力的直接破坏。在上下分布的钢筋网格之间填充了混凝土,而只有钢筋网格及周围握裹的混凝土的垂直投影部分的混凝土才能将荷载传递到钢筋网格上,既只有上下钢筋网格之间的薄肋状混凝土才是有效的,而钢筋网格中间区域填充的混凝土是无效的。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增加截面高度能提高构件的刚度,但增加了构件的自重;为了较好地发挥材料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减轻构件的自重,人们开发了多种在钢筋混凝土板中使用轻质填充内模的空心板、密肋板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增加的工序环节多、安装不便、造价高、工期长等缺陷,而且较多种轻质内模的使用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实际力学特性不协调。具体有如下3种现象a.便于安装采用体量较大的轻质填充内模。轻质填充内模在尺度上超过了钢筋网格的尺寸,不能充分利用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2,2’)、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于骨架(5)上的填充体(1)以矩阵方式排列,分别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与钢丝(2,2’)串并联或由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3,3’)上的骨架(5)直接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12);填充体(1)被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3)和下层钢筋网(3’)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30,3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明,王力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作明,王力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