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作明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31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采用结合在硬质骨架上的轻质填充内模填充钢筋混凝土构件内混凝土的“无用空间”,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将轻质填充体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分别用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的、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串并联或用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上的骨架直接串并联连接形成整体,最后与上下层的钢筋网固定;填充体及骨架可以按需拆分,之后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利用变化的组合形式,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把骨架及轻质填充体分解成上下两种相类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的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尺寸,将上下个体分类别串联固定在钢丝上,再以相向正交的方法拼插为稳定的整体网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把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工作,共同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钢筋网格较好地握裹了周围的混凝土,共同承担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荷载;这层握裹的混凝土同时成为钢筋的保护层,防止钢筋的腐蚀和外力的直接破坏。在上下分布的钢筋网格之间填充了混凝土,而只有钢筋网格及周围握裹的混凝土的垂直投影部分的混凝土才能将荷载传递到钢筋网格上,既只有上下钢筋网格之间的薄肋状混凝土才是有效的,而钢筋网格中间区域填充的混凝土是无效的。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增加截面高度能提高构件的刚度,但增加了构件的自重;为了较好地发挥材料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减轻构件的自重,人们开发了多种在钢筋混凝土板中使用轻质填充内模的空心板、密肋板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增加的工序环节多、安装不便、造价高、工期长等缺陷,而且较多种轻质内模的使用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实际力学特性不协调。具体有如下3种现象a.便于安装采用体量较大的轻质填充内模。轻质填充内模在尺度上超过了钢筋网格的尺寸,不能充分利用上下钢筋网格之间的薄肋状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使用管、棒等长条状轻质填充内模制作的空心板,各方向的力学特性有很大差异,相当于空心单向板。b.采用体量与钢筋网格相近似的轻质填充内模,如何将轻质填充内模定位和固定,采用钢丝网固定和铁丝绑扎到钢筋网格定位的方法施工困难,并且钢丝网阻碍了混凝土的浇注。c.采用体量较小的轻质填充体,如何将轻质填充体均匀分散的定位和固定,如果不考虑轻质填充体的定位和固定,则成为轻骨料混凝土,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状有了根本的改变。另外,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使用的钢筋网通常是手工绑扎,特别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上层钢筋铺设时需要用钢材制作钢筋支架,在混凝土的浇注前要取出,既费时费力费材料、又不稳固且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采用结合在硬质骨架上的轻质填充内模填充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网格间混凝土的“无用空间”,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将轻质填充体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分别用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的、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串并联或用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上的骨架直接串并联连接形成整体,最后与上下层的钢筋网固定;填充体及骨架可以按需拆分,之后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利用变化的组合形式,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把骨架及轻质填充体分解成上下两种相类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的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尺寸,将上下个体分类别串联固定在钢丝上,再以相向正交的方法拼插为稳定的整体网片。本专利技术构件可工厂预制、生产加工简便、精度高,可拆分或整体、运输方便,应用灵活、适用有复杂配筋的构件,现场组装简便,工期短、造价低、重量轻、隔音隔振隔热;铺装完成的整体网片稳固,直接在上面铺装上层钢筋网,省略了支撑上层钢筋的作业及其工具;构件不影响混凝土的浇注,但需把插入式振捣器改为平板式振捣器。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于骨架上的填充体以矩阵方式排列,分别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与钢丝串并联或由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上的骨架直接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填充体被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骨架和填充体上可以预留槽孔、定位突起等定位物,来相互间定位;骨架位于填充体内部或外部或内外部结合,骨架为硬质壳片或钢丝成型或硬质壳片与钢丝的组合;钢丝或骨架端部可进行加工或附件,可直接或用附件进行连接;填充网片之间能在骨架或钢丝的端部进行铰接,使填充网片折叠或卷绕。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填充网片高度正好夹在上下层钢筋网中间,能够承受上层钢筋网的重量及正常的施工荷载,在施工时铺装好填充网片后,可直接在上面铺装上层钢筋网;也可将填充网片夹在预制的上下层焊接钢筋网中间固定,整体运输、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当钢筋混凝土为单向受力结构(单向板)时,所述填充体在垂直于不受力方向连成长条棒状,结合骨架后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钢丝或直接用骨架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填充网片之间的长条棒状填充体端部可互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填充体上预制能作用于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使填充体排列距离与钢筋网格相对应;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或定位突起与相邻填充体能够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的填充体组合;填充体组合可一次制造成形。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把骨架以及附着于骨架的填充体分成上下两种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将上下两种个体分类别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串联固定在钢丝上或将两种个体中的能够直接作用在钢筋网上的上下骨架直接串联,分别制成上、下个体串;依次把上填充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串的个体上,形成填充网片;填充体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填充体及骨架均可按需要制造成较小的单体,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可用粘合或穿插销钉的方法加固;在互相接触的接合拼插榫卯口边缘作坡口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当所述填充网片(12)不承受施工荷载及其它外力或填充体的刚度能够承受施工荷载及其它外力时,可使用不能互相拼插接触的上下骨架或省略使用骨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将所述骨架相互连接的端部进行加工或附件,可快速连接;也可将所述骨架的端部互相铰接连接,组成可盘卷的铰接骨架个体串,用于有曲面或狭窄工作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铰接骨架串的骨架上预制或附加限位销或凸起,铰接骨架的旋转在固定位置受到限制,制成直线展开后具有刚性的铰接骨架个体串。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将所述个体串或组合个体或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用硬质或软质的条、带、链、绳索缠结串并联,形成个体串网,将个体串绳网展开张拉到预设尺寸,与其它个体串或组合个体或个体或个体串网插接,在组成稳定的填充网片后可以将条、带、链、绳索拆除;使用水溶性的条、带、链、绳索在接触到含水的混凝土浆时会迅速崩解,不会影响混凝土浇灌。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轻质填充体由平面、弧面、球面组成的形体,填充在钢筋网格中间混凝土的无效区域,浇注的混凝土硬化后形成封闭的盒子,在垂直方向为空间暗拱结构,在上下两面有钢筋网格及其握裹的混凝土,这些连续的蜂窝状结构组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承担了主要荷载。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轻质填充体还具有隔音隔振隔热的效果。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将轻质填充体准确地分布在钢筋网格中间,在结合了硬质骨架的填充体上,骨架承担了所受到主要外力;用钢丝定位骨架与填充体或用骨架定位填充体,在骨架与轻质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2,2’)、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于骨架(5)上的填充体(1)以矩阵方式排列,分别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与钢丝(2,2’)串并联或由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3,3’)上的骨架(5)直接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12);填充体(1)被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3)和下层钢筋网(3’)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30,3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明王力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作明王力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