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立宁专利>正文

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16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涉及医用器材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插管,设置在插管端部的套囊,通过导管、管壁导管与套囊贯通的储气囊,设在储气囊上且向储气囊内部充气的单向阀;所述管壁导管设在插管管壁内部;所述储气囊的气体容量与套囊的比值为4‑8: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较大容量的弹性储气囊在套囊因置管时间延长出现漏气时,储气囊会通过自动向导管套囊充气缓冲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变化,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和呼吸环路漏气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围术期因套囊压力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同时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A Visual Pressure-stabilized Tracheal Intub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isually stabilized tracheal intub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intubation, a sleeve bag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intubation, a one-way valve arranged on the airbag through the catheter, the wall catheter and the sleeve, and infla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airbag; the wall cathet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wall of the intubation tube; the gas capacity and sleeve of the airbag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wall of the intubation tube; The ratio of cysts was 4 8:1.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risk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and breathing loop leakage, increas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the pressure of the sleeve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also reduce the medical treatment. The workload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涉及医用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充气方法是操作者用手捏与气囊相通的外露小检测气囊估测导管气囊的压力,此法因个人经验的不同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所产生的套囊压力差别很大。过低的套囊压力会引起口咽部各种分泌物(包括:反流的胃内容物、手术造成的血性分泌物等)通过套囊,造成吸入性肺炎,轻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负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过低的套囊压力也会引起呼吸机回路漏气,引起通气不足。过高的套囊压力会造成气管黏膜水肿,缺血,甚至坏死,患者术后出现咳嗽、咽部不适,增加患者不适感,降低患者满意度。而长时间手术或ICU长时间带管的敏感患者,过高的套囊压可造成拔管后气管严重狭窄,后期甚至需要手术治疗。长时间手术或需要长时间带管的危重患者套囊内压力会因为套囊漏气而减小,若套囊未得到及时充气会造成漏气以及增加误吸的风险。腹腔镜等手术方式会使套囊内压力升高,增加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体位的变化也会对套囊压产生一定的影响,插管后套囊压力的变化,在临床中缺乏可行的监测方法,且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造成患者的术后不适,增加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旨在通过较大容量的弹性储气囊在套囊因置管时间延长出现漏气时,储气囊会通过自动向导管套囊充气缓冲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变化,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和呼吸环路漏气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在包括插管,设置在插管端部的套囊,通过导管、管壁导管与套囊贯通的储气囊,设在储气囊上且向储气囊内部充气的单向阀;所述管壁导管设在插管管壁内部;所述储气囊的气体容量与套囊的比值为4-8: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储气囊上设有检测储气囊内部气体压力的压力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栓柱,所述栓柱一端通过套设弹簧与单向阀阀体接触,中部设有抵压盘并套设密封圈与单向阀阀体接触,另一端设有推压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较大容量的弹性储气囊在套囊因置管时间延长出现漏气时,储气囊会通过自动向导管套囊充气缓冲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变化,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和呼吸环路漏气的风险,当因各种因素引起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增加时,套囊内气体会自动回流入弹性储气囊,避免套囊内压力的变化过大,因为储气囊内部有气体压力计,医务人员可以很方便观测套囊压力,该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提供长时间稳定且适合患者的套囊压,增加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围术期因套囊压力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同时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导管储气囊端设置压力计,便于让操作者为套囊充气时对压力值做出客观的判断,且易于发现带管患者套囊的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对其做出调整,从而使导管套囊始终保持适宜的压力水平(20-30cmH2O),有效减少因套囊压力过高或者过低引起的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插管;2、套囊;3、管壁;4、管壁导管;5、导管;6、储气囊;7、进气管;8、气压计;9、单向阀;10、栓柱;11、弹簧;12、密封圈;13、抵压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所示,本技术阐述了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在包括插管1,设置在插管1端部的套囊2,通过导管5、管壁导管4与套囊2贯通的储气囊6,设在储气囊6上且向储气囊6内部充气的单向阀9;所述管壁导管4设在插管管壁3内部;所述储气囊6的气体容量与套囊2的比值为4-8:1。所述储气囊6上设有检测储气囊6内部气体压力的压力计8。所述单向阀9包括栓柱10,所述栓柱10一端通过套设弹簧11与单向阀阀体接触,中部设有抵压盘13并套设密封圈12与单向阀阀体接触,另一端设有推压块10。将气管插管插入指定位置后,用注射器乳头顶压推压块,将使密封圈远离单向阀阀体,进而将空气打入储气囊、套囊;待充气完毕后,撤离注射器,由于单向阀的作用,起到了密封的效果。本技术通过较大容量的弹性储气囊在套囊因置管时间延长出现漏气时,储气囊会通过自动向导管套囊充气缓冲导管套囊内的压力变化,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和呼吸环路漏气的风险,增加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围术期因套囊压力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同时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导管储气囊端设置压力计,便于让操作者为套囊充气时对压力值做出客观的判断,且易于发现带管患者套囊的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对其做出调整,从而使导管套囊始终保持适宜的压力水平(20-30cmH2O),有效减少因套囊压力过高或者过低引起的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设置在插管端部的套囊,通过导管、管壁导管与套囊贯通的储气囊,设在储气囊上且向储气囊内部充气的单向阀;所述管壁导管设在插管管壁内部;所述储气囊的气体容量与套囊的比值为4‑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稳压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设置在插管端部的套囊,通过导管、管壁导管与套囊贯通的储气囊,设在储气囊上且向储气囊内部充气的单向阀;所述管壁导管设在插管管壁内部;所述储气囊的气体容量与套囊的比值为4-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宁李旭泽邸丽丽康荣田
申请(专利权)人:黄立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