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套囊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00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04
带套囊的管(1)具备可以插入生体中的管组织的管内的管(10)和设置在管(10)的外周面上、通过向其与管(10)的外周面之间导入流体从而膨胀的套囊(12)。套囊(12)具有套囊主体部件(120)和凸部件(121至123),其中,套囊主体部件(120)呈筒状,沿整周覆盖管(10)的延伸方向的一部分区域,在筒轴方向两端部分分别被固定在管(10)的延伸方向中的规定部分,凸部件(121至123),相对于套囊主体部件(120)的内周面中的筒轴方向中间部分,朝向套囊主体部件(120)的内侧突出,在套囊(12)膨胀时,以让套囊主体部件(120)的外周面出现凹凸的方式被接合。套囊(12),在膨胀时,在套囊主体部件(120)的外周面出现凹凸的部分成为对管组织的止滑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套囊的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插入到生体的管组织内的带套囊的管。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插入到生体的管组织内的带套囊的管已为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带套囊的管具备管和安装在管上的套囊。套囊相对于管的延伸方向的一部分区域以全周覆盖管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被安装。在套囊连接有沿着管的延伸方向而设置的充气管线,通过介于充气管线的流体(气体、液体)的导入该套囊可以膨胀。例如,在将带套囊的管插入左支气管的情况下,首先,从患者的口腔插入管。此时,将安装了套囊的一侧作为前端侧插入。然后,通过利用纤维内窥镜或X-射线等进行确认,在管的前端就要到达左支气管和左上叶支气管的分支部的时刻使套囊膨胀。套囊,通过膨胀,使该套囊的外周面与支气管的内面紧密地抵接。由此,可以进行使用带套囊的管的手术。然而,在开始手术时,当插入带套囊的管之后,有时需要改变患者的姿势。例如,在以人工呼吸器等的连接为目的插入管的情况下,患者为仰卧位,在从其口腔插入管,使套囊膨胀后,患者的姿势变换成侧卧位。然后,将人工呼吸器连接到管。对于带套囊的管,在进行上述的使患者的姿势变化的情况下也要求维持套囊的正确的固定位置。对于这样的要求,提出了在套囊的外周面设置止滑部的技术(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设置从套囊的外周面向外突出的凸部来作为止滑部。根据这种结构的带套囊的管,在插入管之后,即使进行患者的姿势变化也能可靠地维持套囊的固定位置。(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67596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02200号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专利文献2所提出的结构的带套囊的管,难以在确保较高的安全性的同时又能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一体形成套囊主体和凸部,在外周面设置具有凸部的套囊。如此,作为一体成型套囊主体和凸部的方法,例如,存在浸渍成型(DIPmolding)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浸渍成型的情况下会导致制造成本的高涨。专利文献2的技术,能抑制凸部的一部分从套囊本体剥离等,从而可以避免凸部的缺损部分残留在患者的体内的危险。为此,专利文献2的技术,从确保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利用一体成型来制造套囊。另一方面,从降低制造成本这一观点出发,也可以考虑采用在使用注塑成型等制造的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粘结由其它部件构成的凸部件的结构。然而,采用在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粘结由其它部件构成的凸部件的结构,存在由于某种原因凸部件会从套囊主体部件向外侧剥落,从而残留在患者的管组织内的隐患。因此,采用在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粘结凸部件的结构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如上所述的问题,不仅仅是气管插管的管,凡是插入到生体的管组织的带套囊的管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确保较高的安全性又能实现降低制造成本的带套囊的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包括:能够插入到生体中的管组织的管内的管;和,设置在管的外周面、通过使流体导入管的外周面与套囊之间而膨胀的套囊。套囊具备:呈筒状,沿整周覆盖管的延伸方向的一部分区域,并在筒轴方向两端部分分别被固定在管的延伸方向中的规定部分的套囊主体部件;和,相对于套囊主体部件的内周面中的筒轴方向中间部分,朝向套囊主体部件的内侧突出,在套囊膨胀时,以让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出现凹凸的方式被接合的凸部件。而且,套囊,在膨胀时,在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出现的所述凹凸的部分成为对管组织的止滑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表示带套囊的管1中的支气管套囊12的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是表示凸部件121的结构的示意性横向剖面图。图4是表示凸部件122的结构的示意性横向剖面图。图5是表示凸部件123的结构的示意性横向剖面图。图6是表示支气管套囊12在左支气管J3内膨胀状态下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7是表示将带套囊的管1插入患者J的气管J2以及支气管J3的状态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8是表示用注塑成型形成套囊主体部件120的状态下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9是表示用涂布法在套囊主体部件120的一方的表面120b形成凸部件121至123的状态下的纵向剖面图。图10是将套囊主体部件120从图9的状态翻过来后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3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4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5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4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6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5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的支气管套囊72的结构的示意性横向剖面图。图16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的支气管套囊82的结构的示意性横向剖面图。图17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的支气管套囊92的结构的示意性横向剖面图。图18是用于说明凸部件121至123的配置区域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例举的例子,本专利技术除了其本质的构成以外并不限于以下任何一个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1.整体结构利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套囊的管1,将分离肺换气用具(双腔气管内插管)作为一个例子。带套囊的管1具有作为细长的管的管10。考虑到向患者的气管插入时的操作性,管10具有可弯曲性。在管10的一端侧安装有气管套囊11。并且,在管10中,在比安装有气管套囊11的地方更靠前的前端侧安装有支气管套囊12。气管套囊11和支气管套囊12在管10的延伸方向互相隔开间隔而安装。在管10的另一端介于分支部13连接有两条分支管14、15。分支管14、15分别介于端口20、21与连接管22、23连接。连接管22、23被连接到人工呼吸器等。而且,在管10的另一端侧连接有两条充气管线16、17。在充气管线16、17的各个前端部安装有阀门18、19。如用双点划线包围的A1部分所示,管10形成有互相气密分离的气管腔10c、支气管腔10d、气管套囊用细管10e、支气管套囊用细管10f。气管腔10c介于分支管15与连接管23连接,如用双点划线包围的A2部分所示,其一端在比安装有气管套囊11的地方稍微位于前端的部分被开口(开口部10a)。由此,管10中,在比安装有气管套囊11的地方更位于前端侧的部分的外径比其它部分的外径小。而且,支气管腔10d介于分支管14与连接管22连接,在另一端的前端被开口(开口部10b)。另外,气管套囊用细管10e,其一端在气管套囊11的内面和管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开口,另一端与充气管线17连接。支气管套囊用细管10f,其一端在支气管套囊12的内面在和管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开口,另一端与充气管线16连接。2.支气管套囊12的结构利用图2对带套囊的管1所具备的支气管套囊12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中,示意性地图示了在收缩状态下的支气管套囊12。如图2所示,支气管套囊12由具有筒状的套囊主体部件120和与套囊主体部件120的内周面接合的三条凸部件121至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套囊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能够插入到生体中的管组织的管内;和,套囊,设置在所述管的外周面,通过使流体导入所述管的外周面与套囊之间而膨胀,其中,所述套囊具备:套囊主体部件,呈筒状,沿整周覆盖所述管的延伸方向的一部分区域,在筒轴方向两端部分分别被固定在所述管的延伸方向中的规定部分;和,凸部件,相对于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内周面中的筒轴方向中间部分,朝向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内侧突出,在所述套囊膨胀时,以让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出现凹凸的方式被接合,其中,所述套囊,在膨胀时,在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出现所述凹凸的部分成为对所述管组织的止滑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8 JP 2016-0901581.一种带套囊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能够插入到生体中的管组织的管内;和,套囊,设置在所述管的外周面,通过使流体导入所述管的外周面与套囊之间而膨胀,其中,所述套囊具备:套囊主体部件,呈筒状,沿整周覆盖所述管的延伸方向的一部分区域,在筒轴方向两端部分分别被固定在所述管的延伸方向中的规定部分;和,凸部件,相对于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内周面中的筒轴方向中间部分,朝向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内侧突出,在所述套囊膨胀时,以让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出现凹凸的方式被接合,其中,所述套囊,在膨胀时,在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外周面出现所述凹凸的部分成为对所述管组织的止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套囊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件具备第1凸部件、第2凸部件以及第3凸部件,所述第1凸部件、所述第2凸部件以及所述第3凸部件,在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筒轴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套囊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部件、所述第2凸部件以及所述第3凸部件分别具有沿所述套囊主体部件的内周面在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松雅规板仓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大研医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