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立宁专利>正文

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551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气泵、缓冲室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室,气泵和缓冲室之间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缓冲室的输出端连接有工作腔和电磁阀B;所述缓冲室的内壁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线分别连接有放气迟滞比较器、充气迟滞比较器和直流放大单元。本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放气迟滞比较器、充气迟滞比较器、电磁阀A、电磁阀B、气泵之间相互控制来维持缓冲室的压力维持在调节范围内,达到维持缓冲室内气压恒定,从而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整体控制效率高,结构合理简单,安全快捷,便于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压力控制系统
,具体为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压力控制系统是指以气体或液体管道或容器中的压力作为被控制量的反馈控制系统,在许多生产过程中,保持恒定的压力或一定的真空度常是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压力控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人工气道器材中,如气管插管、喉罩和气管切开插管,起封闭气道作用的气囊需要将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为20-30cmH2o,以保证压力既能具有防止正压通气漏气又能防止口咽部各种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误吸,同时又在一个人体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中,如果套囊的压力不合适,不但实现不了上述作用,反而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过低的套囊压力会引起口咽部各种分泌物(包括:反流的胃内容物、手术造成的血性分泌物等)通过套囊,造成吸入性肺炎,轻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负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过低的套囊压力也会引起呼吸机回路漏气,引起通气不足。过高的套囊压力会造成气管黏膜水肿,缺血,甚至坏死,患者术后出现咳嗽、咽部不适,增加患者不适感,降低患者满意度。而长时间手术或ICU长时间带管患者,过高的套囊压可造成食管气管漏,特殊体质患者甚至出现拔管后气管严重狭窄。气囊充气后其压力并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即使插管后使用压力表将套囊压力控制在合理区间,长时间手术或需要长时间带管的危重患者套囊内压力会因为套囊漏气而减小,若套囊未得到及时充气会造成漏气以及增加误吸的风险。腹腔镜等手术方式会使套囊内压力升高,增加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体位的变化也会对套囊压产生一定的影响,插管后套囊压力的变化,在临床中缺乏客观的监测方法,且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造成患者的术后不适,增加气管插管相关性并发症,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失血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经过心肺复苏的病人),其平均动脉压不稳定时,气管黏膜灌注压也就不同,套囊压力对气管黏膜的损伤会随平均动脉压降低而加重。对于该类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保持相对较低的套囊压力,在保证足够密封的同时,将套囊压力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尽可能避免气管黏膜的损伤。因此,持续的套囊压监测并且稳定在合适压力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临床中监测套囊压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手估气囊测压法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最为方便和常用。手指捏感法是判断者根据临床经验,在为气囊充气过程中,用手捏与气囊相通的外漏小储气囊以估测气囊内压力。此估测方法只凭个人经验来判断气囊充气的多少,其测压准确率较低,不能真正准确的反映气囊的实际压力。国内外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不可靠,可能导致气囊压力过高,是导致拔管后并发症较高的原因。同时,对于套囊漏气,造成套囊压力过低引起的误吸又无法预防。②最小闭合容积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的甲状软骨下监听气体泄漏情况,向套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后抽出0.5-1ml气体,闻少量漏气声后再缓慢充气直到漏气声消失,但是在气道封闭方面较差,不能将套囊压力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气囊漏气不能保证患者的有效潮气量,同时气囊上滞留物主要存在于气管导管球囊与声门之间的间隙,会造成患者误吸,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研究显示套囊压力低于20cmH2O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故最小压力封闭技术并不适合麻醉期间套囊压力的管理。③专用压力表法气囊测压计监测,可以持续或间断的监测套囊内的压力,在ICU病房较常用,但仍需耗费较多人力进行监测与调节,缺乏智能化,可操作性较差。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我们设计了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是独立于气管导管的一种装置,既可以是单独的小型医疗仪器,也可以在监护仪、呼吸机和麻醉机等大型医疗仪器的插件中,可以将压力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控制效率高、结构合理简单,安全快捷,便于动态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气泵、缓冲室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室,气泵和缓冲室之间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缓冲室的输出端连接有工作腔,缓冲室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阀B;所述缓冲室的内壁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线分别连接有放气迟滞比较器、充气迟滞比较器和直流放大单元,放气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B连接,充气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A和气泵连接;所述直流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显示模块,直流放大单元与数据显示模块之间连接有窗口比较器,窗口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高低压报警器。优选的,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气口,电磁阀B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气口。优选的,所述气泵电性连接有多功能电源。优选的,所述放气迟滞比较器为高压比较器,充气迟滞比较器为低压比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在使用时,气泵电性连接有多功能电源,多功能电源为各部分电路提供所需的3V、5V、12V电压,满足各用电器的使用要求;充气迟滞比较器为低压比较器,压力低于控制充气迟滞比较器的充气基准设定值,气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气口,电磁阀A启动气泵工作开始充气,直到达到迟滞范围,电磁阀A关闭气泵停止充气;放气迟滞比较器为高压比较器,压力高于放气迟滞比较器的放气基准设定值时,电磁阀B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气口,电磁阀B开启放气,直到达到迟滞范围,关闭放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放气迟滞比较器、充气迟滞比较器、电磁阀A、电磁阀B、气泵之间相互控制来维持缓冲室的压力维持在调节范围内,达到维持缓冲室内气压恒定,从而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控制效率高、结构合理简单。2.本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在使用时,为进一步确保因不当套囊压力而危及患者安全,直流放大单元与数据显示模块之间连接有窗口比较器,窗口比较器由低压调节和高压调节控制,窗口比较器内的压力值低于或者高于高低压报警器所设置的范围时,窗口比较器作用于高低压报警器,启动报警,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安全快捷,便于动态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框架图。图中:1气泵、2缓冲室、3压力传感器、4电磁阀A、5工作腔、6电磁阀B、7放气迟滞比较器、8充气迟滞比较器、9直流放大单元、10数据显示模块、11窗口比较器、12高低压报警器、13多功能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气泵1、缓冲室2和压力传感器3,气泵1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室2,气泵1和缓冲室2之间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4,缓冲室2的输出端连接有工作腔5,缓冲室2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阀B6;缓冲室2的内壁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电性连接的控制线分别连接有放气迟滞比较器7、充气迟滞比较器8和直流放大单元9,放气迟滞比较器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B6连接,充气迟滞比较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A4和气泵1连接;直流放大单元9的输出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气泵(1)、缓冲室(2)和压力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室(2),气泵(1)和缓冲室(2)之间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4),缓冲室(2)的输出端连接有工作腔(5),缓冲室(2)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阀B(6);所述缓冲室(2)的内壁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电性连接的控制线分别连接有放气迟滞比较器(7)、充气迟滞比较器(8)和直流放大单元(9),放气迟滞比较器(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B(6)连接,充气迟滞比较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A(4)和气泵(1)连接;所述直流放大单元(9)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显示模块(10),直流放大单元(9)与数据显示模块(10)之间连接有窗口比较器(11),窗口比较器(11)的输出端连接有高低压报警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囊压力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气泵(1)、缓冲室(2)和压力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的输出端连接有缓冲室(2),气泵(1)和缓冲室(2)之间相连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A(4),缓冲室(2)的输出端连接有工作腔(5),缓冲室(2)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阀B(6);所述缓冲室(2)的内壁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电性连接的控制线分别连接有放气迟滞比较器(7)、充气迟滞比较器(8)和直流放大单元(9),放气迟滞比较器(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B(6)连接,充气迟滞比较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A(4)和气泵(1)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宁李旭泽吴江丽王春波康荣田
申请(专利权)人:黄立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