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186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包括:主频抑制单元、放大单元和接收单元,主频抑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频抑制单元用于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针对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特点,放大单元前设有第一射频衰减器、第二射频衰减器和第三射频衰减器,能够有效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能够减少由于待测短波设备射频能量大,输出功率高引起放大单元过载或饱和,有效避免放大单元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域,高输入功率引起的系统非线性也得到了抑制,更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被测设备的实际辐射情况,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
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我国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已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控制产品电磁兼容指标,营造良好的电磁兼容环境,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在其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二是不对该环境中的其他事物造成不能忍受的电磁干扰。其中,第二个方面主要规范的是医疗器械的辐射发射对周围无线电设备的干扰,并根据相关标准(比如,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能量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对发射电平进行了发射限值的规定。随着短波类医疗器械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电磁兼容所涉及到的问题也备受关注。目前,短波类医疗器械已经在各个医学领域得到应用,短波治疗仪的种类也很广泛。短波治疗仪,是利用生物物理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仪器。短波治疗仪的电磁波较以往的射频微波频率低,波长穿透力强,在治疗中肌体温度可达43℃左右。它采用既可制冷、又能加热的半导体大功率水循环系统,具有实时模拟患部治疗温度功能,使治疗更准确、更有效,从而增强有效穿透深度,提高治疗效率,一般经一至两个疗程,即可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且治疗过程舒适,对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泌尿系统验证,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短波治疗类设备的辐射发射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4824有特殊的规定。国内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检测起步晚,经验少,对于此类产品的检测还参照普通设备进行测试,由于待测短波设备射频能量大,输出功率高,容易导致测试结果失真,基于此测试结果导致绝大多数的设备不能满足GB4824中30MHz-1GHz频段,基频的谐波的限值要求,容易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测试结果精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包括主频抑制单元、放大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主频抑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频抑制单元用于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主频抑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第一射频衰减器、第二射频衰减器、第三射频衰减器和第二单刀三掷开关,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公共端与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接触点与所述第三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接触点与所述第三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刀三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衰减器的阻带频率为25-35MHz,所述第二射频衰减器的阻带频率为35-45MHz,所述第三射频衰减器的阻带频率为910-920MHz。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针对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特点,放大单元前设有第一射频衰减器、第二射频衰减器和第三射频衰减器,能够有效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能够减少由于待测短波设备射频能量大,输出功率高引起放大单元过载或饱和,有效避免放大单元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域,抑制主频之后,高输入功率引起的系统非线性也得到了抑制,更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被测设备的实际辐射情况,测试结果真实可靠。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图2表示没有主频抑制单元时的测试结果误判的典型测试结果图样。图3表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图样。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出具体说明。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主频抑制单元、放大单元和接收单元,主频抑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频抑制单元用于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其中放大单元为前置放大器,接收单元为射频接收机,放大器和射频接收机为市售产品。对于前置放大器而言,它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传输函数接近于理想的线性网络。其中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为放大器的增益G。但是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放大器将进入非线性区。输出功率不再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将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非线性效应。由于短波治疗设备的特殊性,其射频能量大,输出功率高,这样就会使测试链路中的测试部件(例如,前置放大器)过载或者饱和,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域,导致前置放大器产生的谐波分量会和被测样品(EUT)自身的谐波分量相互叠加,导致测试结果失真,甚至造成结果的误判。如图2所示为没有主频抑制单元时,谐波分量造成测试结果误判的典型测试结果图样,图2中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幅值,深色线是天线垂直极化时待测物的扫描结果,浅色线是天线水平极化时待测物的扫描结果,正常情况下应该仅在被测物的主发射频段测试幅值高,但是图2中幅值都很高,说明测试工装出现了过载失真现象。引起测试工装进入非线性区,并产生谐波失真,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短波治疗设备的主频率发射功率过高,能量过大。目前短波治疗设备的主发射频率主要集中在27.12MHz、40.68MHz、915MHz这三个频段。产生谐波失真的器件是前置放大器和射频接收机。解决此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测试链路中去掉前置放大器并使用射频衰减器进行测试。但是链路中不使用前置放大器可能会产生两个结果:1.测试系统背景噪声过高,尤其对于频率较高的频段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背景噪声电平应比相应的限值至少低10dB”;2.过高的射频能量有导致接收机饱和甚至损坏的可能。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以上两种情况都发生,所以一般需要设置前置放大器,但是如果能保证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发生,本实施例也可以不包括前置放大器。主频抑制单元的作用是抑制待测短波治疗设备的主频,来降低测试链路的输入功率,从而避免非线性效应和谐波失真。为了使本实施例适用于各规格短波治疗类设备的测试,本实施例设有通道开关,本实施例仅针对目前短波治疗设备的主发射频率主要集中在27.12MHz、40.68MHz、915MHz这三个频段来设置,其他频段的相似设置,例如根据其他频段增加了相应的射频衰减器,开关由单刀三掷开关改为相应的单刀四掷开关等适应性设置也应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主频抑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第一射频衰减器、第二射频衰减器、第三射频衰减器和第二单刀三掷开关,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公共端与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接触点与第一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接触点与第二射频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频抑制单元、放大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主频抑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频抑制单元用于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频抑制单元、放大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主频抑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频抑制单元用于抑制待测短波设备的主发射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波类医疗设备辐射发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频抑制单元包括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第一射频衰减器、第二射频衰减器、第三射频衰减器和第二单刀三掷开关,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公共端与天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射频衰减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接触点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王颖杨建刚陈成李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