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约翰A西蒙森专利>正文

用于模板的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95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合铸件模板(21)的相对侧面部分(23a、23b)的连杆(1),连杆(1)具备中间部分(3)和两个杆末端部分(5a、5b),且在中间部分(3)与每个杆末端部分(5a、5b)之间的转接处形成排列成对侧面部分(23a、23b)的内部侧表面(23c)支撑地施加压力的至少一个邻接表面(7),且杆末端部分(5a、5b)包括用于保护铸件模板(21)的侧面部分(23a、23b)的楔设备(11)的架(9),且连杆(1)包括具有大抗张强度和周围外壳(2a)的柄(2),中间部分(3)和柄(2)的外壳(2a)形成为连续结构,柄(2)、外壳(2a)和中间部分(3)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连接模板模板尤其是混凝土模板的相对部分的连杆。更明确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被排列成形成与模板的内表面相对的支撑邻接表面以在模板侧面之间保持预定距离的中间部分形成的连杆,并且该中间部分被排列成固定在成套的模板材料中以在混凝土中形成锚点,以此方式确保了混凝土与连杆之间的良好粘着性,从而防止湿气沿连杆进入并对混凝土造成损害,并且通过良好的热性质防止连杆末端的浓缩,该连杆由一片非腐蚀性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形成。
技术介绍
在下文中,将模板材料描述为“混凝土“,并且在此说明书中,也使用由混凝土模板已知的其他与铸造过程有关的术语。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仅适用于填满混凝土的模板,而是涉及在使用其他铸件材料灌注建筑结构时使用的模板。当灌注混凝土时,必须使用连杆来将保持模板的位置,也就是说防止模板的两个相对部分之间的界定壁的距离(例如)在将模板装填到支架中时或由来自将充填到模板中的塑性混凝土的压力所引起的改变。对连杆设定相对规则的间距并以连杆尺寸所确定的距离来固定相对模板部分。同时,用楔块将连杆锁定到沿模板的外侧面延伸的支柱。先前技术连杆由具有排列以对模板部分的内壁表面施加压力的隔板的钢铁形成,隔板由塑料形成,隔板在生产过程中在连杆上滑动并且被轴向放置在连杆上,从而各自对连杆或相同零件的各自加宽部分施加压力。在混凝-->土已固定并且移走了模板之后,通过使连杆的突出端部分在位于隔板处的变弱部分弯曲来将其折断。在壁表面中暴露断口表面,通常为最宽部分向外的圆锥形的隔板经常落下。需要抹平在每个连杆处的壁表面,部分地来覆盖断口的表面,部分地从隔板充填凹口。这是费力且昂贵的。而且,先前技术的最大缺点在于混凝土结构内的连杆或者更精确地连杆的剩余物形成湿气的进口门。湿气透过混凝土结构并且与位于紧邻或直接接触连杆的钢筋接触。钢筋腐蚀,减弱了加固强度,从而减弱了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着性,并且混凝土由于腐蚀的钢铁(涂有锈)相对于未腐蚀的钢铁的膨胀而脱落。腐蚀同样在连杆上发生。另外,在混凝土结构与水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先前技术连杆将为不利的,因为钢铁的热性质将使得连杆充当冷桥,从而使得在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上的大的温度梯度,浓缩将容易形成温暖侧壁。此湿气产生由湿气直接引起或由连杆上的锈生成所引起的各种维护费用。在保留液体即防止液体进入或溢出的混凝土结构中,尤其是因为钢铁与混凝土之间的较差粘着性,连杆将经常为沿连杆的泄漏源。先前技术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对于连杆而言当将钢筋直接放于连杆上时较不可能将钢筋沿杆的轴向方向精确放置。先前技术连杆缺乏用于此种构件。从美国3,430,914已知具备对陀螺形隔板部件的金属模板连杆,其中可以根据需要移走隔板部件的外部,并且对模板形确保隔板部件不能非故意地与壁分离。同样描述了用于在已用已知方式移走了杆末端之后密封隔板部件的中心孔的塑料塞。还描述了木头和陶瓷的圆锥形填料塞。该杆展现了以上关于腐蚀所描述的缺点。从挪威19980475号已知模板连杆,其中塑料的隔板展示圆形表面中的一或多个平面的部分表面,以使在将要密封住隔板的孔时完成的研钵具有良好粘着性。该杆展示以上关于腐蚀所描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补偿或者减少先前技术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在以下说明书和其所遵循的权利要求中所说明的特征来实现这个目标。本专利技术涉及由非腐蚀性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形成的连杆,其中展示排列成架的相对邻接表面支撑地位于模板部分的内部上,并且杆柄形成连续结构。除了展示该邻接表面之外,中间部分还可以包括用于其他建筑材料的支撑和保护部分并且还可以包括增加与周围混凝土的粘着性和/或减少水沿连杆进入的可能性的元件。在移走了模板之后,可以用适用于此的切割工具(例如,切割钳)在任何位置切断突出的杆末端部分。藉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杆展示在几个区域中的改进特征:-在混凝土结构中剩下的模板连杆的部分中不会发生腐蚀损害;-具有与周围混凝土的良好粘着性的连续、非腐蚀性连杆结构防止水渗入或通过沿连杆形成的通道中的混凝土结构,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杆藉此有助于较佳防水性质的混凝土结构和展示较少的在加固钢铁上形成锈的风险的混凝土结构;-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来定形连杆的中间部分,以为钢筋形成许多配置和保护细节和平板形式的内部绝缘,-连杆的中间部分可以形成有在转矩张力下防止连杆与周围、固定混凝土分开的径向锚定元件,且由连杆的剩余部分形成的通塞可以藉此充当外部建筑材料的安装夹具,杆的直通柄适用为(例如)螺杆附件,-杆材料的热传导性相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较小,且消除了在连杆处的浓缩问题;-可以将连杆的突出端部分用于安装外部建筑材料,例如,平版形式的绝缘材料,因为在切断末端部分的过剩长度之前,材料被滑到突出端部分上并且用适用于此的锁定材料来保护;-->-在移走了模板之后,连杆的所有部分不能从模板结构掉出并藉此产生对通过用研钵抹平空心、插入塞中等来修复表面的需要。用于将建筑材料固定到连杆的任何扣件同样优选地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更明确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接合铸件模板的相对侧部分的连杆,该连杆具备一个中间部分和两个杆末端部分,且在中间部分与每个杆末端部分之间的转接处形成被排列成对侧壁部分的内表面支撑地施加压力的至少一个邻接表面,杆末端部分包括用于保护铸件模板的侧壁部分的楔的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杆包括大抗拉强度的柄和周围的外壳,中间部分和柄的外壳形成为连续结构,柄、外壳和中间部分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连杆优选地由复合材料形成,柄沿连杆的轴向方向纤维增强。外壳和中间部分最好是由相同类型的材料形成。外壳和中间部分优选地由形成外壳的材料和形成中间部分的材料的熔解来接合。或者,外壳和中间部分通过粘合来接合。中间部分优选地具备用于将周围铸件材料灌注到模板中并且已固定时与周围模板材料不可释放地啮合的构件。中间部分和中间部分所围绕的柄部分有利的排列成在完整的铸件结构中形成防水、不可释放的通塞。邻接表面优选地由展示朝向其邻接部分的加宽横截面的中间部分形成。中间部分的至少一个部分有利地展示其横截面,当横截面位于与连杆的中心轴垂直时,横截面展示出非圆形形状。中间部分有利地具备多个同心横截面加宽。中间部分有利地被排列成容纳和固定一或多个用于平板形建筑材料(例如,绝缘材料)的锁定构件,其基本上是与锁定构件的一部分互补的环形凹槽。锁定构件优选地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连杆的中间部分有利地包括被排列成容纳增强构件的一或多个构件,优-->选地是以一或多个基本环形凹槽的形式。基本环形凹槽有利地具有在凹槽的底部具有最小宽度的梯形横截面,凹槽的侧边缘展示相对于连杆的中心轴相同的倾斜角。连杆的中间部分有利地被排列成容纳一或多个用于保护增强构件的保护构件。用于保护增强构件的保护构件有利地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杆末端部分优选地被排列成容纳一或多个用于保护平板形建筑材料(例如,绝缘材料)的保护圆盘。保护圆盘有利地包括用于与杆末端部分的外壳表面可释放连接的构件。保护圆盘有利地具备从圆周部分并且沿径向方向朝向中心孔延伸的多个弹性指。保护圆盘优选地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连杆的热传导性有利地比周围完成的铸件结构的热传导性小。附图说明在下文中,描述在附图中设想的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实例,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杆的透视图;图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模板(21)的相对侧面部分(23a、23b)接合在一起的连杆(1),所述连杆(1)具备中间部分(3)和两个杆末端部分(5a、5b),且在所述中间部分(3)与每个杆末端部分(5a、5b)之间的转接处形成排列成对所述侧面部分(23a、23b)的内部侧表面(23c)支撑地施加压力的至少一个邻接表面(7),且所述杆末端部分(5a、5b)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铸件模板(21)的所述侧面部分(23a、23b)的楔设备(11)的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包括具有周围外壳(2a)的大抗张强度的柄(2),所述中间部分(3)和所述柄(2)的所述外壳(2a)形成为连续结构,所述柄(2)、所述外壳(2a)和所述中间部分(3)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NO 2005-11-3 20055158;NO 2006-8-28 200638311.一种用于将模板(21)的相对侧面部分(23a、23b)接合在一起的连杆(1),所述连杆(1)具备中间部分(3)和两个杆末端部分(5a、5b),且在所述中间部分(3)与每个杆末端部分(5a、5b)之间的转接处形成排列成对所述侧面部分(23a、23b)的内部侧表面(23c)支撑地施加压力的至少一个邻接表面(7),且所述杆末端部分(5a、5b)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铸件模板(21)的所述侧面部分(23a、23b)的楔设备(11)的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包括具有周围外壳(2a)的大抗张强度的柄(2),所述中间部分(3)和所述柄(2)的所述外壳(2a)形成为连续结构,所述柄(2)、所述外壳(2a)和所述中间部分(3)由非腐蚀性材料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由复合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杆(1)的轴向方向纤维增强所述柄(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a)和所述中间部分(3)由相同类型的材料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a)和所述中间部分(3)通过形成所述外壳(2a)的材料和形成所述中间部分(3)的材料的熔解来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a)和所述中间部分(3)通过粘合来接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3)具备用于在已将外围铸件材料(31)充填到所述铸件模板(21)中并已固定时与所述外围铸件材料(31)不可释放地啮合的构件(7c、7d、57a、57b、58a、58b)。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3)和所述中间部分(3)所围绕的所述柄部分排列成在完成的模板结构(31)中形成防水、不可释放的通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接表面(7)由朝向其末端部分展示加宽横截面(7a、57b)的所述中间部分(3)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A西蒙森维达斯科乔勒斯塔德博格厄尔斯达勒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A西蒙森博格厄尔斯达勒维达斯科乔勒斯塔德茱利斯蒂奥卑尔根西斯有限公司茱利斯蒂奥斯塔万格里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O[]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