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48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薄膜,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110‑120、苯胺35‑40、过硫酸钠0.8‑1、二巯丙磺酸钠1‑2、n‑水杨酰苯胺0.6‑1、羟乙基纤维素3‑4、对甲基苯磺酸0.01‑0.03、马来松香3‑5、硅烷偶联剂kh550 1‑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酸与氨基的反应,进一步改善了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的分散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成品薄膜的导电和力学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在2004年被发现是由单层碳原子堆叠而成的二维蜂窝状晶体。石墨烯独特的晶体结构和零带隙能级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力热光电性能,有望在电池、显示器、场效应管、传感器等器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石墨烯的表面性质,如浸润性、润滑性、黏着性等极大地影响其在器件领域的应用;石墨烯出色的物理性能,促使了其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人们总是努力地尝试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制成复合材料,试图通过石墨烯来改进聚合物的导电、导热及其他特殊的性能;结构完整的石墨烯由稳定的苯六元环组成,其表面呈惰性,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而石墨烯片层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易发生聚集,很难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的分散,这严重影响了石墨烯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与应用;在目前已发现的导电高分子中,聚苯胺因其合成简单、价格低廉、电导率可调、环境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尤其它在金属腐蚀防护、静电释放、电磁干扰屏蔽等领域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导电高分子材料;然而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增大其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一种将其与石墨烯共混,得到复合导电材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薄膜,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110-120、苯胺35-40、过硫酸钠0.8-1、二巯丙磺酸钠1-2、n-水杨酰苯胺0.6-1、羟乙基纤维素3-4、对甲基苯磺酸0.01-0.03、马来松香3-5、硅烷偶联剂kh5501-2。一种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过硫酸钠,加入到其重量10-14倍的去离子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2)取马来松香,加入到其重量30-50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升高温度为60-65℃,保温搅拌10-20分钟,得酰胺溶液;(3)取n-水杨酰苯胺,加入到其重量10-1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羟乙基纤维素,超声3-10分钟,加入氧化石墨烯,升高温度为50-55℃,保温搅拌1-2小时,得石墨烯分散液;(4)取上述酰胺溶液、石墨烯分散液、二巯丙磺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升高温度为65-70℃,保温搅拌1-2小时,得氨基溶液;(5)取苯胺、氨基溶液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5-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60-70℃,加入上述引发剂溶液,搅拌反应3-4小时,出料冷却,得氨基聚苯胺溶液;(6)取对甲基苯磺酸,与上述氨基聚苯胺溶液混合,在60-65℃下保温搅拌1-2小时,均匀的涂覆在玻璃板上,送入烘箱中,在70-75℃下干燥10-13小时,出料冷却,揭膜,即得所述石墨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石墨烯,然后与苯胺单体共混,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氨基聚苯胺溶液,然后与对甲基苯磺酸共混,通过酸与氨基的反应,进一步改善了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的分散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成品薄膜的导电和力学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石墨烯薄膜,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110、苯胺35、过硫酸钠0.8、二巯丙磺酸钠1、n-水杨酰苯胺0.6、羟乙基纤维素3、对甲基苯磺酸0.01、马来松香3、硅烷偶联剂kh5501。一种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过硫酸钠,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去离子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2)取马来松香,加入到其重量30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升高温度为60℃,保温搅拌10分钟,得酰胺溶液;(3)取n-水杨酰苯胺,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羟乙基纤维素,超声3分钟,加入氧化石墨烯,升高温度为50℃,保温搅拌1-2小时,得石墨烯分散液;(4)取上述酰胺溶液、石墨烯分散液、二巯丙磺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升高温度为65℃,保温搅拌1小时,得氨基溶液;(5)取苯胺、氨基溶液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5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60℃,加入上述引发剂溶液,搅拌反应3小时,出料冷却,得氨基聚苯胺溶液;(6)取对甲基苯磺酸,与上述氨基聚苯胺溶液混合,在60℃下保温搅拌1小时,均匀的涂覆在玻璃板上,送入烘箱中,在70℃下干燥10小时,出料冷却,揭膜,即得所述石墨烯薄膜。实施例2一种石墨烯薄膜,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120、苯胺40、过硫酸钠1、二巯丙磺酸钠2、n-水杨酰苯胺1、羟乙基纤维素4、对甲基苯磺酸0.03、马来松香5、硅烷偶联剂kh5502。一种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过硫酸钠,加入到其重14倍的去离子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2)取马来松香,加入到其重量50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升高温度为65℃,保温搅拌20分钟,得酰胺溶液;(3)取n-水杨酰苯胺,加入到其重量1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羟乙基纤维素,超声10分钟,加入氧化石墨烯,升高温度为50-55℃,保温搅拌1-2小时,得石墨烯分散液;(4)取上述酰胺溶液、石墨烯分散液、二巯丙磺酸钠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升高温度为70℃,保温搅拌2小时,得氨基溶液;(5)取苯胺、氨基溶液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0℃,加入上述引发剂溶液,搅拌反应4小时,出料冷却,得氨基聚苯胺溶液;(6)取对甲基苯磺酸,与上述氨基聚苯胺溶液混合,在65℃下保温搅拌2小时,均匀的涂覆在玻璃板上,送入烘箱中,在75℃下干燥13小时,出料冷却,揭膜,即得所述石墨烯薄膜。性能测试:本专利技术石墨烯薄膜的面电阻为350-410(mΩ/sq);将本专利技术的石墨烯薄膜粘附在玻璃纤维滤纸上,进行弯折,弯折角度为150°,弯折30000次不断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110‑120、苯胺35‑40、过硫酸钠0.8‑1、二巯丙磺酸钠1‑2、n‑水杨酰苯胺0.6‑1、羟乙基纤维素3‑4、对甲基苯磺酸0.01‑0.03、马来松香3‑5、硅烷偶联剂kh550 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110-120、苯胺35-40、过硫酸钠0.8-1、二巯丙磺酸钠1-2、n-水杨酰苯胺0.6-1、羟乙基纤维素3-4、对甲基苯磺酸0.01-0.03、马来松香3-5、硅烷偶联剂kh5501-2。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过硫酸钠,加入到其重量10-14倍的去离子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2)取马来松香,加入到其重量30-50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升高温度为60-65℃,保温搅拌10-20分钟,得酰胺溶液;(3)取n-水杨酰苯胺,加入到其重量10-1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羟乙基纤维素,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何天赐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市明丽碳化硼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