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煤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201010538106.9该专利技术涉及蜂窝煤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解决了目前蜂窝煤加工设备使用不便、成品率低、不适合家庭使用的问题,由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构成;支撑机构含固定横梁、两根等长竖杆、推杆,推杆自由端固定有推板;成型机构含模具、套管、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与套管顶端固定,套管套于推杆外,支撑机构的推板置于模具内;脱模操纵机构含踏板、牵引架,踏板的转轴两端通过安装座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竖杆固定,牵引架顶端与踏板前端之间设有连接件,踏板上设有窗口;支撑机构两竖杆上分别设置有辅助把手;移动横梁处于固定横梁与两辅助把手之间。结构合理、紧凑,操纵容易,效率高,成品率高,适合家庭使用;但该专利技术不能自动加工煤的孔洞,不便于加工大量的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可以自动加工煤的孔洞且自动出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包括基座、输入机构、升降机构、打孔机构和轨迹构件,其特征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包括基座(1)、输入机构(2)、升降机构(3)、打孔机构(4)和轨迹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基座主体(1‑1)、电机基座(1‑2)、轴承座Ⅰ(1‑3)、轴承座Ⅱ(1‑4)、支架Ⅰ(1‑5)、开槽(1‑6)和支架Ⅱ(1‑7),电机基座(1‑2)和轴承座Ⅰ(1‑3)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1‑1)上端的左侧,轴承座Ⅰ(1‑3)位于电机基座(1‑2)的右端,轴承座Ⅱ(1‑4)和支架Ⅰ(1‑5)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1‑1)上端的中间,轴承座Ⅱ(1‑4)位于支架Ⅰ(1‑5)的左端,开槽(1‑6)设置在支架Ⅰ(1‑5)的上端,支架Ⅱ(1‑7)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包括基座(1)、输入机构(2)、升降机构(3)、打孔机构(4)和轨迹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基座主体(1-1)、电机基座(1-2)、轴承座Ⅰ(1-3)、轴承座Ⅱ(1-4)、支架Ⅰ(1-5)、开槽(1-6)和支架Ⅱ(1-7),电机基座(1-2)和轴承座Ⅰ(1-3)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1-1)上端的左侧,轴承座Ⅰ(1-3)位于电机基座(1-2)的右端,轴承座Ⅱ(1-4)和支架Ⅰ(1-5)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1-1)上端的中间,轴承座Ⅱ(1-4)位于支架Ⅰ(1-5)的左端,开槽(1-6)设置在支架Ⅰ(1-5)的上端,支架Ⅱ(1-7)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1-1)上端的右侧;所述输入机构(2)包括电机(2-1)、轴Ⅰ(2-2)、连杆Ⅰ(2-3)、铰接构件(2-4)、连杆Ⅱ(2-5)、带轮Ⅰ(2-6)、带轮Ⅱ(2-7)、传动带(2-8)、轴Ⅱ(2-9)、输入轮(2-10)、槽轮(2-11)、轴Ⅲ(2-12)和输送构件(2-13),轴Ⅰ(2-2)固定连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连杆Ⅰ(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轴Ⅰ(2-2)的右端,铰接构件(2-4)包括铰接杆(2-4-1)、限位环Ⅰ(2-4-2)、限位环Ⅱ(2-4-3)和限位环Ⅲ(2-4-4),限位环Ⅰ(2-4-2)、限位环Ⅱ(2-4-3)和限位环Ⅲ(2-4-4)分别固定连接在铰接杆(2-4-1)的左、中和右三端,连杆Ⅰ(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铰接杆(2-4-1)上,且位于限位环Ⅰ(2-4-2)和限位环Ⅱ(2-4-3)之间,连杆Ⅱ(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铰接杆(2-4-1)上且位于限位环Ⅱ(2-4-3)和限位环Ⅲ(2-4-4)之间,带轮Ⅰ(2-6)固定连接在轴Ⅰ(2-2)的左端,带轮Ⅰ(2-6)和带轮Ⅱ(2-7)通过传动带(2-8)带传动连接,带轮Ⅱ(2-7)固定连接在轴Ⅱ(2-9)的左端,输入轮(2-10)包括输入轮主体(2-10-1)、限位槽轮(2-10-2)和圆柱销(2-10-3),输入轮主体(2-10-1)上设置有限位槽轮(2-10-2)和圆柱销(2-10-3),输入轮主体(2-10-1)与限位槽轮(2-10-2)同轴心设置,圆柱销(2-10-3)偏心设置,限位槽轮(2-10-2)与槽轮(2-11)接触,圆柱销(2-10-3)与槽轮(2-11)间歇传动,槽轮(2-11)固定连接在轴Ⅲ(2-12)的左端,输送构件(2-13)包括输送构件主体(2-13-1)和载料开槽(2-13-2),输送构件主体(2-13-1)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载料开槽(2-13-2),输送构件主体(2-13-1)固定连接在轴Ⅲ(2-12)的右端,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