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186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包括用于分流导风的分配风道,分配风道包括设在其底面的底板,分配风道内的底板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顶面设有覆盖导流板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一吸音棉层。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可在基本不增大风道系统外尺寸的条件下减小风道系统在客室内产生的噪声,特别是通过在分配风道内设置隔音棉以及在第一风栅上设置隔板,减小了客室中因风道系统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暖通工程中的风道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暖通工程中的风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的地铁在全球已得到广泛使用,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中,由于地面交通接近饱和,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节奏,因此发展地铁交通是最好的选择,它既可以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又可加快人流量,从而提高城市的发展节奏。但基于以上各种降噪措施无法同时满足,地铁车辆的噪声问题依然困扰着乘客。近年来,中国轨道建设技术及车辆制造技术高速发展,客户对降噪问题逐步重视。在地铁车辆用空调系统领域中,底送底回的结构形式是最典型、最普遍的风道系统。底送底回的风道的特点:1、底送底回的风道在目前国内地铁列车风道系统中应用最为常见的结构之一,它具有技术成熟,通用性强的优点,不同项目类似结构的改动工作量非常小,结构简单,不易出现后期结构干涉甚至接口不对应。2、出于对列车高度的限制,及车辆重量的要求,底送底回的风道型式具有高度低(风道内部有效高度通常在150mm以内)、轻量化(体积小,材料用量少;可选用密度更低的材料)等优点。3、底送底回的风道结构由于整体高度较低,主风道内部流速较高,气流流动产生的噪声及振动很容易通过风道传入车厢内,噪音过高会影响到车厢内部环境的舒适度。近年来,车辆减重是主机厂重点研究的课题,由于过度地追求轻量化,风道从结构和材料上都有所改变,使用密度更低的泡沫板材,将风道系统的隔声、减震效果变差。由于列车设计客室人员密集度高,且考虑夏天的制冷效果,对制冷性能要求较高,需要增加大功率的压缩机、风机,将伴随更高的噪声,加之底送底回风道高度低、质量轻,噪声更容易通过风道系统传入客室。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降噪,目前的地铁车辆、空调及风道系统通常采取的措施有:1、地铁车辆的框架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部分采用铝合金并喷漆处理,加强车体强度,减少振动及共振。2、地铁车辆空调壳体基本也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保证外形美观的同时,也因为壳体有较大的强度,起到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效果。3、通常采用四级或六级电机的冷凝风机及蒸发风机,整机噪声普遍较大。4、加强车厢内外的隔音密封性,包括结构的加强,隔音材料的选型等,有利于避免噪声传输到车厢内,影响乘客舒适性。5、采用密度更低的复合板材,利用铝合金作包围、固定,但强度不如铝合金风道,降噪、减震效果不佳。6、选用集中回风结构,与空调机组的蒸发风机气流导通,噪声通过回风口传输到客室。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在于:未对超薄型的底送底回风道的材料及降噪、减震效果进行针对性研究,车辆降噪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可在基本不增大风道系统外尺寸的条件下减小风道系统在客室内产生的噪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包括用于分流导风的分配风道,分配风道包括设在其底面的底板,分配风道内的底板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顶面设有覆盖导流板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一吸音棉层。作为改进,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包括设在空调机组下方的回风组件和设在回风组件周围的至少两个送风组件,回风组件包括与空调机组连接的回风风道,回风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风口,送风组件包括与空调机组连接的分配风道和至少两根分别与分配风道连接的送风管,送风管的底部设有第二风口,设定布置回风组件和送风组件的平面称为安装面,作为改进,导流板与分配风道的底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棉并形成第二吸音棉层。作为改进,分配风道的外面设有包覆分配风道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三吸音棉层。作为改进,第一风口的下方设有覆盖第一风口的第一风栅,第一风栅上对称设有两个导风区域,导风区域之间设有隔断区域,隔断区域内设有不通风的隔板,导风区域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倾斜于安装面。作为改进,第一导风板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于第一风栅的长度方向。作为改进,第二风口的下方设有覆盖第二风口的第二风栅,第二风栅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风栅的长度方向。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可在基本不增大风道系统外尺寸的条件下减小风道系统在客室内产生的噪声,特别是通过在分配风道内设置隔音棉以及在第一风栅上设置隔板,减小了客室中因风道系统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工作状态的气流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导流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第一吸音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分配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第三吸音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第一风栅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一种第一风栅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的又一种第一风栅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第一风栅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与说明书附图涉及的名词与标号包括:空调机组1、回风组件2、送风组件3、回风风道4、第一风口5、分配风道6、送风管7、第二风口8、导流板9、第一吸音棉层10、第二吸音棉层11、第三吸音棉层12、第一风栅13、隔板14、第一导风板15、第二风栅16。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11,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包括设在空调机组1下方的回风组件2和对称设在回风组件2两侧的两个送风组件3,回风组件2包括与空调机组1连接的回风风道4,回风风道4的底部设有第一风口5,送风组件3包括与空调机组1连接的分配风道6和两根分别与分配风道6连接的送风管7。参照图6,分配风道6为三通管,送风管7的底部设有第二风口8,设定布置回风组件2和送风组件3的平面称为安装面。参照图4至5,为了使分配风道6内的气流平均地分流到两根送风管7内,分配风道6内的底板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导流板9,导流板9的截面形状为人字形,导流板9的材质为厚度1.5mm铝板。为了减小气流撞击导流板9形成的噪声,导流板9的顶面设有覆盖导流板9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一吸音棉层10,第一吸音棉层10的厚度为10mm。为了进一步减小气流撞击导流板9形成的振动及噪声,导流板9与分配风道6的底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棉并形成第二吸音棉层11。参照图6至7,分配风道6的材质为复合板材,由于复合板材的材料质量较低,强度不高,且分配风道6处于高速气流流经的位置,分配风道6外表面仍有多余的振动,因材质的特性,噪声在振动过程中产生了叠加,导致更大的噪声。为了进一步减小分配风道6的振动和噪声并避免噪声叠加,分配风道6的外面设有包覆分配风道6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三吸音棉层12,第三吸音棉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包括用于分流导风的分配风道,分配风道包括设在其底面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风道内的底板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顶面设有覆盖导流板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一吸音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包括用于分流导风的分配风道,分配风道包括设在其底面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风道内的底板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顶面设有覆盖导流板的吸音棉并形成第一吸音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空调机组下方的回风组件和设在回风组件周围的至少两个送风组件,所述回风组件包括与空调机组连接的回风风道,回风风道的底部设有第一风口,所述送风组件包括与空调机组连接的所述分配风道和至少两根分别与分配风道连接的送风管,送风管的底部设有第二风口,设定布置回风组件和送风组件的平面称为安装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底回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分配风道的底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棉并形成第二吸音棉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铁的薄型底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