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99176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S1:取矩形胚料,加热至目标温度;S2:用冲压设备在矩形胚料上整体冲压成型耙齿,耙齿两侧预留耙柄胚料,并且进行肩部切削;S3:对两侧的耙柄胚料分别进行横向锻压,将耙柄胚料锻压至柱状;S4: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局部加温,并且利用辊锻设备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拉伸形成耙柄,并折返至与耙齿反向;S5:将两侧拉伸出的耙柄,向内折弯成弧形并将耙柄的两端合并锻压在一起,形成弓型耙主体;S6:将所述弓型耙主体置于“凸”字型冲压设备之间对耙齿部分进行冲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园林工具是指用于园林等方面的工具。按照使用场合分类,园林工具包括园艺工具和园林工具。按照使用对象分类,还能够分成家用工具和专业工具。园林工具中,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其可以用于表层土壤耕作。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由木把、耙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现有的园林工具耙头,采用分体冲压焊接而成。这类产品除了材质问题外,还因为加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使耙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耙齿易变形、弓形柄与耙身连接部位易断裂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通过五次加温利用冲压锻造出一种弓形柄耙。但是,在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发现,采用该技术中的锻造方法,产品的成品率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偏低,并且在锻造过程中,耙子弓型柄的锻压过程中,中间容易形成鼓包,需要通过增加大量锻压次数或二次切削或锻压等方式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现有的弓型耙一体锻造方法尚不成熟,人们需要一种成品率更高、标准化程度也更高,并且减少锻压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复操作的锻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矩形胚料整体冲压锻造形成耙体。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取宽度大于目标弓型耙宽度,高度大于目标弓型耙最长耙齿的矩形胚料,加热至目标温度;S2:用冲压设备在矩形胚料上整体冲压成型耙齿,耙齿两侧预留耙柄胚料,并且进行肩部切削;S3:对两侧的耙柄胚料分别进行横向锻压,将耙柄胚料锻压至柱状;S4: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局部加温,并且利用辊锻设备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挤压拉伸形成耙柄,并折返至与耙齿反向;S5:将两侧拉伸出的耙柄,向内折弯成弧形并将耙柄的两端合并锻压在一起,形成弓型耙主体;S6:将所述弓型耙主体置于“凸”字型冲压设备之间,利用“凸”字型冲压设备对耙齿部分进行冲压,使耙齿达到预定的弧度。优选地,所述“凸”字型冲压设备包括耙柄固定端和耙齿成弧端,所述耙柄固定端的宽度略宽于所述弓型耙的耙柄,所述耙齿成弧端具有弯折面,所述弯折面的弧度或弯折角度与所述弓型耙的目标弯折弧度或角度匹配。优选地,所述方法中,所述目标温度大于等于900摄氏度或大于等于1000摄氏度。优选地,所述矩形胚料采用碳素钢。优选地,所述矩形胚料的长度为35-60cm,宽度为8-20cm。优选地,所述步骤S5采用弯折设备实现。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设备包括:机架、马达驱动器、滑动杆、交叉折弯杆、滑动架、滚轮、弧形滑槽、弧形挡板,所述马达驱动器与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安装在所述滑动杆上,能够沿着所述滑动杆滑动,所述液压杆优选地,所述方法的步骤S2还包括在整体冲压成型耙齿的同时,在所述矩形胚料沿长边一侧的两个顶角处,冲压切削掉两个三角形部分形成肩部,每个顶角处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若耙体坯料在加温之后,后续步骤连续进行,并且,耙体温度足够进行后续步骤,则不需要二次加温,若后续步骤间隔较长以至于坯料降温到不足以进行后续锻压,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各步骤之间增加局部或整体加温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明显提供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并且在锻造过程中,耙子弓型柄的锻压过程中,避免出现中间鼓包,减少锻压次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提供的耙柄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连体弓型耙在耙柄折弯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连体弓型耙在耙柄折弯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描述的范围之中。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取宽度大于目标弓型耙宽度,高度大于目标弓型耙最长耙齿的矩形胚料,加热至目标温度1000-1200摄氏度。这个步骤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后续的首次冲压出耙齿和胚料肩部做准备。本次的加热温度要高于后续的加热温度,是为了保证冲压效果。S2:用冲压设备在矩形胚料上整体冲压成型耙齿,耙齿两侧预留耙柄胚料,并且在所述矩形胚料沿长边一侧的两个顶角处,冲压切削掉两个三角形部分形成肩部,该冲压过程一次性完成。S3:在完成了上述冲压之后,对两侧的耙柄胚料分别进行横向锻压,将耙柄胚料锻压至柱状。由于步骤S2中对耙齿和肩部的冲压一次性完成,节省了时间,可以在S2之后直接对两侧的耙柄胚料进行冲压。S4: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局部加温,并且利用辊锻设备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拉伸形成耙柄,并折返至与耙齿反向;S5:将两侧拉伸出的耙柄,向反向内侧折弯成弧形并将耙柄的两端合并锻压在一起,形成弓型耙主体。该步骤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双向同步折弯机实现的,该折弯机包括:S6:将所述弓型耙主体置于“凸”字型冲压设备之间,利用“凸”字型冲压设备对耙齿部分进行冲压,使耙齿达到预定的弧度。这里所提到的“凸”字型冲压设备包括耙柄固定端和耙齿成弧端,所述耙柄固定端的宽度略宽于所述弓型耙的耙柄,所述耙齿成弧端具有弯折面,所述弯折面的弧度或弯折角度与所述弓型耙的目标弯折弧度或角度匹配。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中,目标温度大于等于900摄氏度或大于等于1000摄氏度。所述矩形胚料采用碳素钢或其他钢材。为了保证耙柄的长度,耙柄坯料的宽度厚度要大于最终所形成耙柄的尺寸,以便留出足够的材料形成耙柄。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肩部切削的方式,在耙柄坯料和耙齿之间形成的细隔离段。在对耙柄坯料进行反复锻压,以使耙柄坯料变细逐渐形成耙柄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锻压次数,避免耙柄与耙齿之间形成鼓包,形成残次品。申请人对100件产品的锻压次数和次品数目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取宽度大于W+A+2B(其中,W为目标弓型耙宽度,A=8cm+单个耙齿宽度,B为预留的用于锻压耙柄的胚料宽度),高度大于P+2Q(其中,P为目标弓型耙最长耙齿,Q为耙背的宽度)的矩形胚料,加热至目标温度1000-1200摄氏度。S2:用冲压设备在矩形胚料的一侧上整体冲压成型耙体胚料,该耙体胚料包括与最终耙齿数目相同的耙齿,以及在一排耙齿两侧的宽度大于单个耙齿的耙柄预留部。冲压设备包括上方冲压台和下方冲压台,下方冲压台具有多个冲压齿,各冲压齿之间的间隔等于耙齿的宽度,左右两侧的最外侧冲压齿之间的宽度等于耙柄预留部的宽度,上方冲压台的冲压齿对向下方冲压台的间隙,下方冲压台的冲压齿对向上方冲压台的间隙。冲压时,将高温的矩形胚料放置于下方冲压台上,当上方冲压台落下后,将具有耙齿和耙背的耙体冲压下来,在耙齿两侧预留耙柄胚料。在将耙体冲压下来之后,将坯料中的剩余坯料调转方向,并向一侧偏移预定距离,放置于下方冲压台上,使得坯料中原耙齿间隙部分置于下方冲压台的耙齿位置,进行二次冲压,二次冲压后形成第二块耙体坯料,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原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矩形胚料整体冲压锻造形成耙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矩形胚料整体冲压锻造形成耙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取宽度大于目标弓型耙宽度,高度大于目标弓型耙最长耙齿的矩形胚料,加热至目标温度;S2:用冲压设备在矩形胚料上整体冲压成型耙齿,耙齿两侧预留耙柄胚料;S3:对两侧的耙柄胚料分别进行横向锻压,将耙柄胚料锻压至柱状;S4: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局部加温,并且利用辊锻设备对所述耙柄胚料进行挤压拉伸形成耙柄,并折返至与耙齿反向;S5:将两侧拉伸出的耙柄,向内折弯成弧形并将耙柄的两端合并锻压在一起,形成弓型耙主体;S6:将所述弓型耙主体置于“凸”字型冲压设备之间,利用“凸”字型冲压设备对耙齿部分进行冲压,使耙齿达到预定的弧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型冲压设备包括耙柄固定端和耙齿成弧端,所述耙柄固定端的宽度略宽于所述弓型耙的耙柄,所述耙齿成弧端具有弯折面,所述弯折面的弧度或弯折角度与所述弓型耙的目标弯折弧度或角度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整体锻造连体弓型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舒适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