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不锈钢F53的法兰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765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F53的法兰锻造方法,涉及特殊钢种锻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S001下料:经检验合格的双相不锈钢F53钢棒,按下料工艺中规定的下料重量在带锯床上下料,要求下料重量偏差控制在±1%范围内;SS002加热:低温区缓慢加热,高温区加速加热,加热至1180℃‑1200℃作为始锻温度;始锻温度不易过高,过高时晶粒急剧长大,并析出脆性相,晶界降低抗腐蚀性能;SS003锻造:第一火,墩圆,锻锤打击次数至多两次;第二至四火,墩总高,每火锻锤打击三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特种钢法兰锻造方法,解决了现有加热中渗碳和晶粒腐蚀,锻造温度不理想容易造成锻件裂纹,锻造过程中每一火锻造的次数不能标准化造成余量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不锈钢F53的法兰锻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殊钢种锻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F53的法兰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加工方法。锻造和冲压同属塑性加工性质,统称锻压。锻造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成形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的铸态疏松、焊合孔洞,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锻造按坯料在加工时的温度可分为冷锻和热锻。冷锻一般是在室温下加工,热锻是在高于坯料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上加工。有时还将处于加热状态,但温度不超过再结晶温度时进行的锻造称为温锻。不过这种划分在生产中并不完全统一。钢的再结晶温度约为460℃,但普遍采用800℃作为划分线,高于800℃的是热锻;在300~800℃之间称为温锻或半热锻。锻造按成形方法则可分为自由锻、模锻、冷镦、径向锻造、挤压、成形轧制、辊锻、辗扩等。现有的锻造方法在锻造特种双相不锈钢F53时,加热过程容易造成钢的渗碳现象和晶粒腐蚀,锻造温度不理想容易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相不锈钢F53的法兰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01下料:经检验合格的双相不锈钢F53钢棒,按下料工艺中规定的下料重量在带锯床上下料,要求下料重量偏差控制在±1%范围内;SS002加热:低温区缓慢加热,高温区加速加热,加热至1180℃‑1200℃作为始锻温度;SS003锻造:第一火,墩圆,锻锤打击次数至多两次;第二至四火,墩总高,每火锻锤打击三次;SS004冲孔、压边:第五火,冲心,平工件,锻锤打击一次;第六至八火,上架扩孔,每火扩一圈;第九至十一火,压边,每火压一圈;第十二火,平成品,锻锤打击一圈;SS005检验尺寸:空冷至室温后,100%检查锻件尺寸规格及表面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不锈钢F53的法兰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01下料:经检验合格的双相不锈钢F53钢棒,按下料工艺中规定的下料重量在带锯床上下料,要求下料重量偏差控制在±1%范围内;SS002加热:低温区缓慢加热,高温区加速加热,加热至1180℃-1200℃作为始锻温度;SS003锻造:第一火,墩圆,锻锤打击次数至多两次;第二至四火,墩总高,每火锻锤打击三次;SS004冲孔、压边:第五火,冲心,平工件,锻锤打击一次;第六至八火,上架扩孔,每火扩一圈;第九至十一火,压边,每火压一圈;第十二火,平成品,锻锤打击一圈;SS005检验尺寸:空冷至室温后,100%检查锻件尺寸规格及表面质量;SS006热处理:按固溶处理工艺要求,在2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澄东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