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国专利>正文

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74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器材,即一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目前,楼房的许多竖直管道都装在楼梯间的角落,外面再用砖砌成墙壁,称为楼梯间管道井。由于楼梯间面积面积有限,管道井壁不能太厚,用砖砌筑占地较大,且很费工。为此,研制一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这种井壁有两个矩形框架1,两框架1的立边5相连,框架1外面附有面板2。这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可以直接装在楼梯间,代替现有管道井壁,占地面积很小,安装非常方便,且具有轻便、坚固、美观等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器材,即一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
技术介绍
  楼房的许多竖直管道都装在楼梯间的角落,外面再用砖砌成墙壁,因而称为楼梯间管道井。由于楼梯间面积面积有限,管道井壁不能太厚,用砖砌筑占地较大,且很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较小,且便于安装的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这种井壁有两个矩形框架,两框架的立边相连,框架外面附有面板。所说的两个面板的夹角α为130-170度。所说的框架外面贴附的面板的中部设有观察孔,观察孔上装有可开关的门。所说的框架的外侧立边上装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固定板条。采用上述方案的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薄而坚固,可以直接装在楼梯间,代替现有管道井壁,占地面积很小,安装非常方便,且具有轻便、美观等特点。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这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这种实施例的框架主视图;图4是这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可见:框架1,面板2,观察孔3,固定板条4,立边5,上边6,底边7,横带8,墙壁9,管道10,钉子11。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个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3所示,这种管道井壁是由两个相连的矩形框架1和外面的面板2构成,框架1由立边5、上边6和底边7构成,面板2贴附在框架1的外面,两个框架之间有一个130-170度的夹角α。在面板中部还开有用来检查管道的观察孔3,孔上装有可开关的小门。在框架的两侧,还设有向外伸出的固定条4。如图3所示,在框架1的中部,还设有横带8,可提高井壁的强度。这种管道井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做成框架1,再贴附面板2。另一种方法是:用可凝固的建筑材料在模具中一次浇铸成型。例如采用氧化镁、氯化镁、化石粉、粉煤灰混合成胶状,浇铸在模具里,并加入玻璃纤维等材料,其框架厚度在8cm以下,面板在3cm以下,就可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重量又很轻,完全可以由人力进行安装。这种管道井壁的高度与楼内高度相同,使用时如图4所示,直接装在楼梯间管道12外面,把两侧的固定板条4用钉子11钉在楼梯间墙壁11上,抹在墙面之内,外面与墙壁共同装饰,效果与墙壁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其特征在于:这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有两个矩形框架(1),两框架(1)的立边(5)相连,框架(1)外面贴附面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其特征在于:这种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有两个矩形框架(1),两框架(1)的立边(5)相连,框架(1)外面贴附面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楼梯间管道井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个面板(2)所呈的夹角α为130-170度。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