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22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该移门主要包括一门扇、一上轨道和一下轨道。上轨道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上端,并横向贯穿楼梯间;下轨道的一部分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下端,另一部分利用原有楼梯的踏步。门扇开启时滑向楼梯底部,门扇关闭时滑出楼梯底部阻隔楼梯间,从而将两相邻楼层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门需要封堵的面积少,建造成本低;其门扇、上轨道和下轨道均紧贴楼梯底部,没有改变楼梯间的空间形态,所以既不影响原有楼梯间的美观,也不影响原有楼梯间的空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特别是一种在楼梯间将 相邻两楼层分隔开来、开启时隐藏在楼梯底部的移门。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在楼梯间用楼层分隔门将相邻两层楼面分隔开来。图1是常见的一种楼层分隔门10,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垂直于平台5、 开有门洞的隔板1、装在隔板1门洞中的门扇2、封闭下段楼梯6和上段楼梯7 之间三角形空间的隔板8。隔板1和门扇2的接合处4设有铰链,这样门扇就 能自由开闭。这种分隔门10的优点在于其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但它也 存在如下缺点首先,除了门扇2及其周边的隔板1夕卜,还需要额外的三角形 隔板8,因此,封堵的面积多;其次,原有楼梯间的通道大大变窄,对紧急疏 散、物体的搬运等都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危害;最后还会影响楼梯间的美 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该移门需要封堵的面积 少,不改变楼梯间原有的空间形态,所以既不影响楼梯间的美观,也不影响楼 梯间的空间使用(如消防疏散,物体的搬运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3本专利技术移门的主要部件为门扇、上轨道和下轨道。上轨道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上端,并横向贯穿楼梯间;下轨道的长度约为上轨道的一半,固定于楼梯底 部的下端,其轨道面与某一楼梯踏步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门扇开启时,门扇 的顶端在上轨道内滑向楼梯底部,与此同时,门扇的底端在下轨道内和上述楼 梯踏步表面滑向楼梯底部。门扇关闭时,门扇的顶端滑向楼梯底部上轨道的另 一侧,与此同时,门扇的底端滑向上述楼梯踏步表面,从而将两相邻楼层隔开。 在上述方案中,利用原有楼梯踏步代替了部分下轨道。如果不利用原有楼 梯踏步作为下轨道的一部分时,则前述的下轨道一直向前延伸横向贯穿楼梯 间,长度也因此和上轨道的基本相同。这种情况下,当门扇关闭时,门扇的底 端滑向楼梯底部下轨道的另一侧,而非与下轨道的轨道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楼 梯踏步表面。可以在门扇的顶端或底端或两端加装滑轮,以增加门扇开闭的方便程度。 当楼梯有扶手时,门扇可以采用漏空框架的形式,以便门扇穿过扶手自由 移动。门扇也可以做成伸縮门的形式,此时上轨道和下轨道的长度都可以相应地 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常见的相邻楼层分隔门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移门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移门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移门的侧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移门的示意图;图6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移门阻隔同一平面上的两相邻空间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平台ll、 12、 13互相平行,平台11与平台12之间通过楼 梯14连接,平台12与平台13之间通过楼梯15连接。移门100位于楼梯15 和平台13的下方,主要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6,以及门扇18 (另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门扇18为一平板;上轨道17的一半位于平台 13与楼梯15交界处的底部,另一半位于平台13的底部;下轨道16位于平台 12与楼梯15交界处的底部,下轨道16的轨道面与踏步表面21处于同一平面 中,并与踏步表面21连接,使得踏步表面21成为下轨道16的延伸部分。下 轨道16及其延伸部分的踏步表面21的功能与上轨道17相似。图2中,门扇 18处于开启状态,其顶端和底端均装有滑轮,分别嵌在上轨道17和下滑轨16 中。门扇18可以是推拉门,也可以是伸縮门。关闭门扇18时,拉动门扇18 滑向上轨道17的另一侧尽头和踏步表面21尽头,如图3所示,如此行人将无 法从平台11通过楼梯14走向平台12;开启门扇18时,向相反方向拉动门扇 18,使其通过上轨道17、下轨道16及踏步表面21滑向楼梯15的底部。如图 2所示,移门18在开启状态下,几乎不改变楼梯间的空间形态。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移门101的构造(参见图5)与实施例1中移门100的构造 (参见图2和图3)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移门101的门扇181内为多条互 相平行的横杆182,而非移门100的门扇18为一张平板。如图5所示,当楼梯 141上装有扶手142时,门扇181可以从扶手142的栏杆之间穿过,扶手142 对门扇181的滑动不构成阻碍。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 精神时,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各种增减、变形和替换,如图6所示的情形等,都在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内。图6所示的移门102安装在楼梯间的最下一层,用于阻隔同 一平面上的两相邻空间,其构造与实施例1中移门100的构造(参见图3)基 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移门102仅有上轨道171而没有下轨道,门扇183下端 完全在楼梯下方的地面161上滑动。权利要求1、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它包括一门扇、一上轨道和一下轨道,其特征在于上轨道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上端、并横向贯穿楼梯间,下轨道的一部分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下端,另一部分利用原有楼梯的踏步;开启时门扇滑向楼梯底部,关闭时门扇滑出楼梯底部阻隔楼梯间,将相邻两楼层隔开。2、 如权利要求1 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其特征在于,下 轨道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下端并向外延伸横向贯穿楼梯间。3、 如权利要求1 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其特征在于,门 扇的顶端或底端或两端加装滑轮,以增加门扇开闭的方便程度。4、 如权利要求1 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其特征在于,门 扇为一漏空框架。5、 如权利要求1 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其特征在于,门 扇为一平板。6、 如权利要求1 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其特征在于,门 扇为一伸縮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该移门主要包括一门扇、一上轨道和一下轨道。上轨道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上端,并横向贯穿楼梯间;下轨道的一部分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下端,另一部分利用原有楼梯的踏步。门扇开启时滑向楼梯底部,门扇关闭时滑出楼梯底部阻隔楼梯间,从而将两相邻楼层隔开。本专利技术的移门需要封堵的面积少,建造成本低;其门扇、上轨道和下轨道均紧贴楼梯底部,没有改变楼梯间的空间形态,所以既不影响原有楼梯间的美观,也不影响原有楼梯间的空间使用。文档编号E06B3/32GK101672149SQ20091005037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龚建新 申请人:昆山杰思规划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楼梯间分隔两相邻楼层的移门,它包括一门扇、一上轨道和一下轨道,其特征在于:上轨道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上端、并横向贯穿楼梯间,下轨道的一部分固定于楼梯底部的下端,另一部分利用原有楼梯的踏步;开启时门扇滑向楼梯底部,关闭时门扇滑出楼梯底部阻隔楼梯间,将相邻两楼层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思规划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