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危废裂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73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裂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危废裂解装置,该装置为间断式裂解装备,包括外筒体和可转动的内筒体,内筒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裂解物料放置区,该放置区由在内筒体内壁上圆周设置的若干组导板和设置在两端导板顶部的挡板组成,每组导板均由交替连接的立板和筛板组成,且立板和筛板之间的角度大于90°,内筒体底部设置有反应介质;采用这种结构的固体危废裂解装置,可以将固体危废放置在可转动的带孔桶状箱体内,将箱体至于裂解物料放置区的挡板之间,封闭裂解装置后即可加温开始裂解,内筒体转动带动箱体在内筒体底部自转,箱体内的物料受热融化后落入下方的反应介质上,完成对固体危废裂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危废裂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危险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危废裂解装置。
技术介绍
危险固体废物又称为有害废物、有毒废渣等,通常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来源广,种类多,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不但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而且这些有害固体废物通过各种渠道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危险固体废物影响环境的途径很多,其生产、运输、储存、处理到处置的各个过程,都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危险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物质的终态,它将长期保留在环境中。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对它进行最终处置,寻求一条合理的途径,使它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因此,无害化处理是解决其最终归宿问题,也是对危险固体废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有土地填埋法、焚烧法、固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这些方法仅能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依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对危险固体废物中的可利用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将危险固体废物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来填补现有技术中的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危废裂解装置,包括外筒体(2)和可转动的内筒体(4),其特征在于:内筒体(4)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裂解物料放置区,该放置区由在内筒体内壁上圆周设置的若干组导板和设置在两端导板顶部的挡板(21)组成,每组导板均由交替连接的立板(7)和筛板(5)组成,内筒体(4)底部设置有反应介质(22),且每组导板之间也设置有反应介质,所述的反应介质为耐高温球体;所述外筒体(2)一侧设置有可开启的舱门(1),且外筒体(2)与内筒体(4)之间设置有热风腔;所述内筒体(4)远离舱门(1)的一端设置与内筒体置为一体且可以随内筒体转动的出料封头(9),所述出料封头(9)中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内筒体连通,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危废裂解装置,包括外筒体(2)和可转动的内筒体(4),其特征在于:内筒体(4)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裂解物料放置区,该放置区由在内筒体内壁上圆周设置的若干组导板和设置在两端导板顶部的挡板(21)组成,每组导板均由交替连接的立板(7)和筛板(5)组成,内筒体(4)底部设置有反应介质(22),且每组导板之间也设置有反应介质,所述的反应介质为耐高温球体;所述外筒体(2)一侧设置有可开启的舱门(1),且外筒体(2)与内筒体(4)之间设置有热风腔;所述内筒体(4)远离舱门(1)的一端设置与内筒体置为一体且可以随内筒体转动的出料封头(9),所述出料封头(9)中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内筒体连通,出料口中心设置有油气管(13),油气管(13)进气端设置在内筒体(4)内,出气端穿出出料封头(9);出料口内壁上设置有出料螺旋(24),内筒体内壁上靠近上述出料口一侧设置有抄板(8),出料螺旋(24)末端设置有喇叭状的固体物料出口(14);所述出料封头(9)底部连接有固体产物出料装置,该装置为螺旋出料机(18);所述出料封头(9)外侧连接有外封头(12),油气管(13)出气端穿出外封头(12)且固定在外封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晓璐朱振坤童兰英张海敏时圣玉韩国乾李宗才田书印牛斌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