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72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属于复合粘铆连接工艺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铆接装置功能单一、生产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热熔钻头、复合压边圈、复合凹模、翻铆针和热风机;热熔钻头、复合压边圈与翻铆针同轴放置;复合压边圈的中心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压边圈通孔,热熔钻头在复合压边圈通孔内进行上下移动;复合凹模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凹模通孔,翻铆针在复合凹模通孔内上下移动;本装置不但可以实现通过异种胶对不同板材进行胶铆连接,还可以实现通过同种胶实现对胶层的动态分区固化,且少了工艺程序,且大大减少了固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
本技术属于复合粘铆连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金属材料,在现在工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塑料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不与酸性碱性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塑料的制造成本比较低。并且耐用、防水、质轻。融化后容易被塑制成各种不同形状。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在汽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粘铆复合连接技术是对已胶接的板材进行铆接。粘铆复合连接工艺通过胶层作为绝缘性材料将板材分开,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与连接固定的作用,铆接可以防止胶接突然失效,起到失效缓冲的作用。粘铆复合连接接头的疲劳强度与静力强度比单一接铆接接头或胶接接头高。现有技术中的复合粘铆装置或是对异种板材完成铆接后胶层固化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或是只能完成对常温固化胶的铆接,功能单一,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粘铆连接装置,保证获得质量良好的铆接接头的同时实现功能多样化,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铆接装置功能单一、生产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包括热熔钻头、复合压边圈、复合凹模、翻铆针和热风机;热熔钻头、复合压边圈与翻铆针同轴放置;复合压边圈的中心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压边圈通孔,热熔钻头在复合压边圈通孔内进行上下移动;复合凹模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凹模通孔,翻铆针在复合凹模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复合压边圈为圆环体形结构件,在距离压边圈底4mm-5mm的位置上设有两道互相对称的水平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为8-10mm;在距离排气孔上方3mm-4mm处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红外测温仪孔,红外测温仪孔的直径为9mm-14mm,红外测温仪孔与水平面夹角范围为30-50°,红外测温仪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红外测温仪孔的孔壁上,两个红外测温仪3的回转轴线相交于复合压边圈5的底面中心处;在距离红外测温仪孔上方3mm-4mm位置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进气孔,每个进气孔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60°-70°,进气孔的直径为10mm-14mm;热风机通过进气孔将热风送入复合压边圈通孔内;所述复合凹模为长方体结构,复合凹模上分布有多排通孔,通孔的直径范围为10mm-14mm;每个通孔中设有一个紫外灯,紫外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孔壁上。所述热熔钻头由环状凸台、中部圆柱体和顶端圆锥体结构组成。所述翻铆针的针体由两段底面半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翻铆针的针头为圆锥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取两块结构和大小相同的板材,其中一块板材为金属板材,将塑料套粘接在金属板材的中心位置,塑料套将金属板材分为塑料套内部区域和塑料套外部区域,塑料套内部区域即为胶铆区,塑料套外部区域即为胶接区,胶铆区均匀地涂覆高温固化胶,胶接区均匀地涂覆常温固化胶,对金属板材和另一块板材进行胶接,启动热风机,热风机通过进气孔将热风吹到粘铆件的表面,加速高温固化胶固化,两个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胶铆区的温度;在保证胶接区的胶层完全固化,胶铆区的胶层处于液态或者固液混合态情况下,启动热熔钻头,热熔钻头高速旋转与金属板材接触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从而融化金属板材,形成衬套;形成衬套后驱动热熔钻头回到初始位置,并驱动翻铆针向上运动完成铆接;回到初始位置的热熔钻头、压边圈通孔和板材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空间,启动热风机,热风机将热风吹入进气孔,热风对胶铆区的胶层进行加热,加速胶铆区的胶层固化,吹入的热风通过排气孔排出,保证了铆接区域的高温固化胶就能够在铆接完成后充分固化。2、取两块结构和大小相同的两块板材,其中一块板材为金属板材,在金属板材均匀的涂覆一层胶液,并对两块板材进行胶接,涂胶区分为边缘胶层和胶铆区胶层,通过本装置的紫外灯控制涂胶区的边缘胶层向胶铆区胶层动态逐步固化,首先使凹模外边缘的紫外灯持续照射边缘胶层,使边缘胶层率先固化,当边缘胶层的固化度能够保证上层板料和下层板料之间的胶液无法从边缘溢出时,启动热熔钻头,热熔钻头高速旋转与金属板材接触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从而融化金属板材,形成衬套;形成衬套后驱动热熔钻头回到初始位置,并驱动翻铆针向上运动完成铆接;铆接完成后使翻铆针回到初始位置,并打开与铆接区相对应的紫外灯,加速铆接区的胶层固化。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热风机通过在压边圈上设置进气孔将高温热风吹入压边圈通孔,进而对胶铆区的胶层进行加热,来控制该区域胶层的固化度,在进气孔下方的红外测温仪对该区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控制通入热风的时间,在压边圈的底部设置排气孔,排除通入的热风;在凹模的底部设置多排贯穿的通光孔,其内部可以布置紫外灯管,首先开启对应边缘胶层的紫外灯,对边缘胶层进行照射,使边缘胶层率先固化,当边缘胶层的固化度达到胶铆区的胶层不会从边缘溢出时,启动热熔钻头,对待铆接板进行铆接,铆接结束后同时打开凹模底部的紫外灯,加速胶层固化,直至胶接区胶层和胶铆区胶层完全固化;本装置通过对紫外灯的控制来控制涂胶区的胶层由边缘胶层向胶铆区胶层逐步固化;本装置不但可以实现通过异种胶对不同板材进行胶铆连接,还可以实现通过同种胶实现对胶层的动态分区固化,且少了工艺程序,且大大减少了固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的压边圈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粘铆链接装置的复合凹模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采用异种胶对异种板材进行铆接的胶粘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采用异种胶对异种板材进行铆接的胶粘板去掉上层铝合金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红通过紫外固化胶实现对异种板材分区固化的胶粘板示意图;其中,1、下通风孔,2、复合压边圈通孔,3、红外测温仪,4、进气孔,5、复合压边圈,6、热熔钻头,7、铝合金板,8、边缘胶层,9胶铆区胶层,10、塑料板,11、复合凹模,12、紫外线灯,13、复合凹模通孔,14、翻铆针,15、塑料套,16、塑料套内部区域胶层,17、塑料套外部区域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包括热熔钻头6、复合压边圈5、复合凹模11、翻铆针14和热风机;热熔钻头6、复合压边圈5与翻铆针14同轴放置;复合压边圈5的中心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压边圈通孔2,热熔钻头在复合压边圈通孔2内进行上下移动;复合凹模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凹模通孔13,翻铆针在复合凹模通孔13内上下移动;所述复合压边圈5为圆环体形结构件,在距离压边圈底4mm-5mm的位置上设有两道互相对称的水平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为8-10mm;在距离排气孔上方3mm-4mm处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红外测温仪孔,红外测温仪孔的直径为9mm-14mm,红外测温仪孔与水平面夹角范围为30-50°,红外测温仪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红外测温仪孔的孔壁上,两个红外测温仪3的回转轴线相交于复合压边圈5的底面中心处;在距离红外测温仪孔上方3mm-4mm位置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进气孔4,每个进气孔4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60°-70°,进气孔4的直径为10mm-14mm;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熔钻头(6)、复合压边圈(5)、复合凹模(11)、翻铆针(14)和热风机;热熔钻头(6)、复合压边圈(5)与翻铆针(14)同轴放置;复合压边圈(5)的中心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压边圈通孔(2),热熔钻头在复合压边圈通孔(2)内进行上下移动;复合凹模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凹模通孔(13),翻铆针在复合凹模通孔(13)内上下移动;所述复合压边圈(5)为圆环体形结构件,在距离压边圈底4mm‑5mm的位置上设有两道互相对称的水平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为8‑10mm;在距离排气孔上方3mm‑4mm处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红外测温仪孔,红外测温仪孔的直径为9mm‑14mm,红外测温仪孔与水平面夹角范围为30‑50°,红外测温仪(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红外测温仪孔的孔壁上,两个红外测温仪(3)的回转轴线相交于复合压边圈(5)的底面中心处;在距离红外测温仪孔上方3mm‑4mm位置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进气孔(4),每个进气孔(4)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60°‑70°,进气孔(4)的直径为10mm‑14mm;热风机通过进气孔(4)将热风送入复合压边圈通孔(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粘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熔钻头(6)、复合压边圈(5)、复合凹模(11)、翻铆针(14)和热风机;热熔钻头(6)、复合压边圈(5)与翻铆针(14)同轴放置;复合压边圈(5)的中心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压边圈通孔(2),热熔钻头在复合压边圈通孔(2)内进行上下移动;复合凹模中心处设有一通孔,为复合凹模通孔(13),翻铆针在复合凹模通孔(13)内上下移动;所述复合压边圈(5)为圆环体形结构件,在距离压边圈底4mm-5mm的位置上设有两道互相对称的水平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为8-10mm;在距离排气孔上方3mm-4mm处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红外测温仪孔,红外测温仪孔的直径为9mm-14mm,红外测温仪孔与水平面夹角范围为30-50°,红外测温仪(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红外测温仪孔的孔壁上,两个红外测温仪(3)的回转轴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蔚敏王涛施宏达解东旋王楠王鹏跃武世杰李安琪孙健吴迪秦龙杨冠男徐纪栓刘西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