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699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包括基座、上料平台、传送平台和检测组件;上料平台包括上料传送带和上料机械手;传送平台包括与上料传送带对接且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传送带,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一侧并正对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的右面检测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的左面检测机构、沿着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上料传送带以及上料机械手的上料平台、包括第一传送带的传送平台以及右面检测机构、左面检测机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可完成对电池铝壳外表面的自动检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查易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铝壳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铝壳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铝壳作为电池的外部装配件,制造过程中对于其外部光洁度的要求较高,不能出现凹坑以及划痕等不良情况。因此在生产完成后往往需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测以便符合生产要求。现有技术中,电池铝壳一般通过人工检测外观,但是人工检测出错率高,且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铝壳一般通过人工检测外观,但是人工检测出错率高,且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该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上料平台、传送平台和检测组件;所述上料平台包括上料传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一侧,用于将所述电池铝壳传送至传送平台的上料机械手;所述传送平台包括与上料传送带对接且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并正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的右面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的左面检测机构、沿着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位于所述上料传送带与右面检测机构之间;所述右面检测机构、左面检测机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分别设置有相机模组。优选地,所述传送平台还包括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致且相对接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预留有检测间隙,所述底面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间隙的下方。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的第一Y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Y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一Z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Z轴驱动机构上且转轴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的第一夹爪。优选地,所述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包括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的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顶端的第二Z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Z轴驱动机构上的顶面相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一侧立柱上的第二Y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Y轴驱动机构上的背面相机模组。优选地,所述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背面相机模组相对设置的第一稳定模组,所述第一稳定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二夹爪。优选地,所述电池铝壳检测装置还包括分拣组件,所述分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对接并用于传送不良件的第三传送带以及分拣机械手;所述分拣机械手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Y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Y轴驱动机构上的第四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三夹爪。优选地,所述电池铝壳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正面检测机构相对设置的扫码识别机构,所述扫码识别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扫码器。优选地,所述电池铝壳检测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并位于所述底面检测机机构以及分拣机械手之间的激光检测组件,所述激光检测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的第一X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上的激光模组。优选地,所述分拣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传送带并排设置并用于传送非同批次电池铝壳的第四传送带。优选地,所述分拣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及第二传送带的对接区域的第二稳定模组,所述第二稳定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四支架、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X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X轴驱动组件上的第五Z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Z轴驱动机构上的第四夹爪。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上料传送带以及上料机械手的上料平台、包括第一传送带的传送平台、以及设置在上料传送带和第一传送带一侧的右面检测机构、左面检测机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可完成对电池铝壳外表面所有环节的自动检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查效率较低且易出错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左面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上料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上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分拣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激光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铝壳检测装置中第二稳定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参照图1,该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设置在基座1上的上料平台100、传送平台200和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上料平台100包括上料传送带110以及设置在上料传送带110一侧,用于将电池铝壳传送至传送平台200的上料机械手120;传送平台200包括与上料传送带110对接且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传送带210;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0一侧并正对上料传送带110的出料端的右面检测机构320、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0的起始端的左面检测机构310、沿着第一传送带210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330、正面检测机构340和底面检测机构350,第一传送带210的起始端位于上料传送带110与右面检测机构320之间;右面检测机构320、左面检测机构310、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330、正面检测机构340和底面检测机构350分别设置有相机模组。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上料传送带110水平设置并通过支撑架与基座1连接,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两条皮带111以及驱动皮带转动的电机,上料传送带110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挡板112,挡板上设置有方便上料机械手120取放电池铝壳的滚动件,该滚动件优选压入轴承,确保电池铝壳与挡板112之间保持滚动摩擦。在支撑架的上端还设置有位于两皮带两侧的传感器114(优选对照式光电传感器),该传感器114可用于检测电池铝壳的位置在电池铝壳与挡板112接触时可产生信号至PLC控制端从而控制上料传送带110停转。上料机械手120可选择多关节机械手也可选择正交直线驱动机械手等主要用于将上料传送带110上的电池铝壳抓起并以Z轴为中心轴旋转90度以便左面检测机构310对电池铝壳的左面进行检测,并将其放置在第一传送带210上。第一传送带210设置在上料传送带110的出料端,两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设置,且第一传送带210的起始端靠近上料传送带110的出料端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左面检测机构310设置在第一传送带210的起始端,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左面相机模组,左面相机模组包括照射方向朝向第一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上料平台、传送平台和检测组件;所述上料平台包括上料传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一侧,用于将电池铝壳传送至传送平台的上料机械手;所述传送平台包括与上料传送带对接且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正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的右面检测机构、正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的左面检测机构以及沿着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位于所述上料传送带与右面检测机构之间;所述右面检测机构、左面检测机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分别设置有相机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上料平台、传送平台和检测组件;所述上料平台包括上料传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一侧,用于将电池铝壳传送至传送平台的上料机械手;所述传送平台包括与上料传送带对接且传送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正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的右面检测机构、正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的左面检测机构以及沿着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排布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位于所述上料传送带与右面检测机构之间;所述右面检测机构、左面检测机构、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正面检测机构和底面检测机构分别设置有相机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平台还包括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一致且相对接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预留有检测间隙,所述底面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间隙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的第一Y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Y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一Z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Z轴驱动机构上且转轴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的第一夹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铝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及背面检测机构包括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的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顶端的第二Z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Z轴驱动机构上的顶面相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一侧立柱上的第二Y轴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Y轴驱动机构上的背面相机模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铝壳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盛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