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56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喷淋组件、填料除雾器和第二喷淋组件。筒体竖向设置,筒体内限定出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筒腔,筒体的下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口,进气管和排气口分别与筒腔连通;第一喷淋组件设有第一喷头,第一喷淋组件位于所筒腔内,且位于进气管的上方;填料除雾器设在筒腔内,且位于第一喷淋组件的上方;第二喷淋组件设有第二喷头,第二喷淋组件位于筒腔内,且位于填料除雾器的上方。使用淋洗装置处理氢化尾气时,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可以就近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化尾气放空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四氯化硅冷氢化的放空气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氯硅烷含量高的气体,这部分需要进行加压深冷回收后,送至三废站的尾气淋洗塔集中处理,另一种主要成分为氮气、氢气和少量硅粉和氯硅烷等,这部分气体一般就近放空。由于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即使少量的硅粉和氯硅烷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污染,因此这部分气体也需要进行处理后才能放空,大部分企业进行改造,通过长距离的管道送至三废站的尾气淋洗塔。现有的尾气淋洗塔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现有常规的尾气淋洗塔高度很高,高达30m,无法就近布置,一般都集中布置在三废站钢框架内;二是从各排放点送至三废站,管道长,管道成本和安装成本高;三是因该尾气含有硅粉尘,管道长距离输送时,硅粉容易沉积在管道内,导致管道阻力大,压力波动大,尾气放空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可以就近布置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竖向设置,所述筒体内限定出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筒腔,所述筒体的下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口分别与所述筒腔连通;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位于所筒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上方;填料除雾器,所述填料除雾器设在所述筒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上方;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位于所述筒腔内,且位于所述填料除雾器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处理氢化尾气时,一方面,水通过第一喷淋组件喷洒出来,喷洒出来的水与氢化尾气充分接触,很容易地吸收氢化尾气中的氯硅烷和硅粉,其中氯硅烷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硅粉经水淋洗后被物理吸附,在二氧化硅、硅粉等颗粒随同水一起下落时,经第一次喷淋后的净化尾气向上流动,从而达到脱除氢化尾气中的绝大部分氯硅烷和硅粉;另一方面,水通过第二喷淋组件喷洒出来,喷洒出来的水在填料除雾器的填料上形成一层液膜,而经第一次喷淋后的净化尾气进入填料除雾器时,液膜能够捕捉经第一次喷淋后的净化尾气中少量剩余的氯硅烷、硅粉及随气体上升的水雾,并进行吸收或水解反应,因此,经过填料除雾器及第二喷淋组件净化后的最终尾气中已不含氯硅烷和硅粉,可以从筒体顶部的排气口直接放空。综上可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另外,该淋洗装置还具有如下优点:投资低、结构尺寸小、高度低、重量轻,可以就近布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进气分布器,所述进气分布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下方。进一步的,还包括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进气分布器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体上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筒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口设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且临近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淋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填料除雾器之间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设在所述筒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进水管设在所述筒体上且与所述第二喷淋组件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分别有多个,多个第一喷头和多个第二喷头均为螺旋喷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体包括筒体本体和上封盖,所述上封盖与所述筒体本体连接,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上封盖上。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为采用玻璃钢或工程塑料制成的筒体。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淋洗装置100筒体1筒腔11排气口12筒体本体13上封盖14检修口15排液口16进气管2进气分布器3第一进水管4第一喷淋组件5填料除雾器6第二进水管7第二喷淋组件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高效淋洗装置,结构尺寸小,重量小,能有效对放空尾气中的氯硅烷和硅粉进行淋洗和拦截,保证放空的尾气不含氯硅烷和硅粉,达到环保要求。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四氯化硅冷氢化尾气就近放空淋洗等问题。下面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100,包括筒体1、第一喷淋组件5、填料除雾器6和第二喷淋组件8。筒体1竖向设置,筒体1内限定出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筒腔11,筒体1的下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2和排气口12,进气管2和排气口12分别与筒腔11连通;第一喷淋组件5设有第一喷头,第一喷淋组件5位于所筒腔11内,且位于进气管2的上方;填料除雾器6设在筒腔11内,且位于第一喷淋组件5的上方;第二喷淋组件8设有第二喷头,第二喷淋组件8位于筒腔11内,且位于填料除雾器6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100,处理氢化尾气时,一方面,水通过第一喷淋组件5喷洒出来,喷洒出来的水与氢化尾气充分接触,很容易地吸收氢化尾气中的氯化硅和硅粉,其中氯硅烷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硅粉经水淋洗后被物理吸附,在二氧化硅、硅粉等颗粒随同水一起下落时,经第一次喷淋后的净化尾气向上流动,从而达到脱除氢化尾气中的绝大部分氯硅烷和硅粉;另一方面,水通过第二喷淋组件8喷洒出来,喷洒出来的水在填料除雾器6的填料上形成一层液膜,而经第一次喷淋后的净化尾气进入填料除雾器6时,液膜能够捕捉经第一次喷淋后的净化尾气中少量剩余的氯硅烷、硅粉及随气体上升的水雾,并进行吸收或水解反应,因此,经过填料除雾器6及第二喷淋组件8净化后的最终尾气中已不含氯硅烷和硅粉,可以从筒体1顶部的排气口12直接放空。综上可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100,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另外,该淋洗装置100还具有如下优点:投资低、结构尺寸小、高度低、重量轻,可以就近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进气分布器3,进气分布器3与进气管2连通,且位于第一喷淋组件5的下方。具体而言,进气分布器3为管状结构,进气分布器3的管壁上分布多个气孔,便于气流均匀分布;进气分布器3与进气管2采用法兰连接,便于检修。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示例,还包括检修口15,检修口15设在筒体1的侧壁上,且与进气分布器3相对,便于疏通进气分布器3内部的污染物。具体而言,检修口15与进气分布器3的一开口对应,便于疏通进气分布器3内部的污染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竖向设置,所述筒体内限定出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筒腔,所述筒体的下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口分别与所述筒腔连通;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位于所筒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上方;填料除雾器,所述填料除雾器设在所述筒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上方;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位于所述筒腔内,且位于所述填料除雾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竖向设置,所述筒体内限定出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筒腔,所述筒体的下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口分别与所述筒腔连通;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位于所筒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上方;填料除雾器,所述填料除雾器设在所述筒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上方;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组件位于所述筒腔内,且位于所述填料除雾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分布器,所述进气分布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组件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进气分布器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化尾气放空的淋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筒腔连通。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大洲曾晓国万烨赵雄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