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止血海绵技术

技术编号:1991487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氧化纤维素粉末分散到水中制成质量分数为0.1wt%~2.0wt%的氧化纤维素分散液,然后对氧化纤维素分散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2)将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注入模具中,进行1~7次冻融循环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将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冷冻定型,然后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止血海绵;其中,一次冻融过程为:在‑40℃~‑18℃冷冻8~16h,然后在4~25℃解冻8~16h。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止血海绵。该止血海绵羧基含量高,有较高孔隙率和吸水能力,能够快速吸收伤口表面多余的血液,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止血海绵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止血海绵。
技术介绍
血液是向机体输送氧气的重要载体,人体因受伤而失血过多时,器官和细胞会发生功能障碍,发生衰竭,影响生命安危。未受控制的出血一直都是战争或重大事故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现代战争中,战场上75%的伤亡事件是由爆炸性碎片和枪伤造成的,出血依然是战场创伤的主要死因,有效止血能够大幅度降低创伤的死亡率。由于防弹衣、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具的保护作用,战场创伤多发生于四肢及肢体连接部位如腋窝、腹股沟、颈部等,这些部位无法用止血带或者通过人工压迫进行止血,容易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美军在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1000例尸检报告显示,可挽救性死亡中出血占85%,其中无法常规压迫性出血占69%。因此有效地快速止血,是在战场上或者重大事故中提高伤员生存率的关键。目前报道的快速止血材料主要有粉末类(沸石、胶原粉末和马铃薯淀粉)、多孔海绵(明胶海绵、胶原海绵)、氧化再生纤维素和纤维蛋白胶等,它们各自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明胶和胶原的组织粘附力较差,两者的止血功能均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纤维素粉末分散到水中制成质量分数为0.1wt%~2.0wt%的氧化纤维素分散液,然后对氧化纤维素分散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2)将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注入模具中,进行1~7次冻融循环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将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冷冻定型,然后再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止血海绵;其中,一次冻融过程为:在‑40℃~‑18℃冷冻8~16h,然后在4~25℃解冻8~16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纤维素粉末分散到水中制成质量分数为0.1wt%~2.0wt%的氧化纤维素分散液,然后对氧化纤维素分散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2)将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注入模具中,进行1~7次冻融循环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将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冷冻定型,然后再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止血海绵;其中,一次冻融过程为:在-40℃~-18℃冷冻8~16h,然后在4~25℃解冻8~16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注入模具前,先对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进行浓缩处理,得到质量分数为0.6wt%~5wt%的浓缩纳米氧化纤维素悬浮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强为1000bar~1250bar,高压均质处理的次数为20~80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高压均质处理过程中,控制氧化纤维素分散液的温度不超过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纤维素粉末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纤维素粉末加入无机强碱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40℃~80℃下持续搅拌反应1~5h,然后用去离子水将碱处理后的纤维素粉末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得到碱处理的纤维素粉末;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纤维素粉末采用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进行氧化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将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克勇范夏莲李萌雅刘捷郑学晶裴莹李修敏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