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粘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435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粘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生物粘附微球制剂将壳聚糖改性提高药物负载性能并使其成球,再利用壳聚糖微球微孔结构达到缓释的效果,再用多巴胺将壳聚糖微球粘附在细胞表面,达到粘附效果;生物相容性好,在保证成球形和释放度的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壳聚糖具有无毒、能被人体完全吸收的特点,同时还可以起到缓释的作用;将壳聚糖烷基化处理后,使得壳聚糖同时具有亲水性主链和疏水性支链,并且使得壳聚糖在水中聚集成外部亲水而内部疏水的微球形态,使得粘附微球能够负载一些非水溶性的药物,并将其用于水体系中,大大提高了粘附微球的药物负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粘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粘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剂

技术介绍
生物粘附给药系统是一类借助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材料,通过其与机体组织粘膜表面产生较长时间的紧密接触,从而延长药物在粘膜、粘液局部的滞留时间或保持在接近吸收窗的位置,控制药物在局部定位释放,达到增加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或提高局部病变组织药物浓度、改善疗效、减小毒副作用目的的药物递送系统。生物粘附给药系统一般经口腔、鼻腔、眼部、消化道、阴道、直肠等部位给药,这些部位均覆有粘膜层。粘膜的上皮细胞层分泌粘液,粘液一般以粘附在粘膜表面的凝胶体层形式存在。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优势在于:(1)所载药物在特定粘膜部位定位释药,延长药物在病灶部位的保留时间,提高治疗局部疾患的效果;(2)口服给药体系中,制剂可粘附在消化道粘膜表面,通过延长药物在消化道的滞留时间,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对于在消化道溶解度小或具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能增加其吸收总量及吸收效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3)运用生物粘附缓(控)释制剂还可以降低给药频率,减少给药剂量,方便用药。粘附材料在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粘附作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粘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为:(1)取壳聚糖、氢氧化钾和异丙醇混合搅拌并升温至40~60℃,微波碱化0.5~2h,得到壳聚糖液;(2)向壳聚糖液中滴加溴代乙烷反应4~10h,得到反应液A;(3)向反应液中添加甲醇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B,用0.01mol/L盐酸溶液将反应液B调节pH值至7,得到反应液C,再往反应液C中添加丙酮,得到反应液D;(4)将反应液D静置1~2h,析出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再用丙酮和乙醚多次洗涤滤渣,然后烘干得到烷基化壳聚糖;(5)取多巴胺盐酸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多巴胺水溶液;(6)取烷基化壳聚糖放入去离子水中超声震荡30min后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粘附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为:(1)取壳聚糖、氢氧化钾和异丙醇混合搅拌并升温至40~60℃,微波碱化0.5~2h,得到壳聚糖液;(2)向壳聚糖液中滴加溴代乙烷反应4~10h,得到反应液A;(3)向反应液中添加甲醇并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B,用0.01mol/L盐酸溶液将反应液B调节pH值至7,得到反应液C,再往反应液C中添加丙酮,得到反应液D;(4)将反应液D静置1~2h,析出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再用丙酮和乙醚多次洗涤滤渣,然后烘干得到烷基化壳聚糖;(5)取多巴胺盐酸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多巴胺水溶液;(6)取烷基化壳聚糖放入去离子水中超声震荡30min后得到分散液;(7)将多巴胺水溶液和分散液混合搅拌,并维持超声20~40min,得到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次兵周立骆兵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森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