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32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料盒打开装置以及料盒传送装置,料盒打开装置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传动轨迹的末端,可翻转式炒锅置于料盒打开装置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炒菜机,可以实现加料、炒菜、出菜、保温以及洗锅全过程的自动化,可以连续炒制多个菜肴,节省时间以及人工成本,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炒菜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设备
,涉及一种炒菜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技术介绍
美食是衣食住行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也常说民以食为天,也说明食的重要性;而炒菜作为中国菜的常用制作方法,是将一种或几种菜在特制的凹型锅内,以火传导到铁锅中的热度为载体,加入油、佐料和菜品后用特制工具“锅铲”翻动将菜炒熟的烹饪过程。炒菜的过程分为手动以及自动炒菜,手动是将炒锅放在火源上,通过人工将菜以及调料加入炒锅中,手动进行翻炒,但是费时费力,调料不能量化;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自动炒菜设备越来越多,是将菜品放入炒锅中,利用电机等带动炒锅自行转动来进行炒菜,最后将菜倒出,但是这种自动炒菜虽然节省人力,但是炒好的菜肴需要人工进行倒出,属于半自动化炒菜。此外,现代都市的年轻人,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等到晚上回家再进行炒菜,就算有自动餐炒锅,也还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根据时代以及市场的需求,全自动化、方便快捷、实用的炒菜机是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炒菜机,可以实现加料、炒菜、出菜、保温以及洗锅全过程的自动化,可以连续炒制多个菜肴,节省时间以及人工成本,方便实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料盒打开装置以及料盒传送装置,所述料盒打开装置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传动轨迹的末端,所述可翻转式炒锅置于料盒打开装置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内。上述可翻转炒锅包括锅体、软轴、翻转轴、轴承、第四驱动电机以及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通过翻转轴以及轴承带动锅体绕翻转轴的轴向翻转;所述锅体绕翻转轴的轴向翻转的角度为90°~-90°;所述轴承包括内壁以及外壁;所述轴承内壁与锅体固定连接,轴承外壁与翻转轴相连,所述软轴通过轴承内壁与锅体相连;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几何中心与锅体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20°~70°;所述加热装置的几何中心与锅体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30°~60°;所述加热装置是置于锅体底部的电磁线圈;所述锅体内部设置有棱;所述锅体内部的棱是一条或多条;所述棱是多条时,多条棱均布在锅体内部。上述可翻转炒锅还包括导轨以及与翻转轴相连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翻转轴置于导轨上并连同锅体在导轨上自如移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驱动动力传送机构带动翻转轴以及锅体在导轨上自如移动。上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或料盒撕膜装置。上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并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的转动拨板;所述转动拨板是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的一个拨板、两个拨板或多个拨板;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料盒传送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与料盒传送装置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从料盒传送装置上分离打开料盒;所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撕膜装置;所述料盒撕膜装置包括塑封膜识别部件以及塑封膜拉拽部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包括直线电机、拉环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料盒上塑封膜的外边缘相匹配;塑封膜可伸入拉环上的开口中并被拉环输送至塑封膜拉拽部件中;所述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与直线电机相连;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包括电磁铁、滚轴、固定块以及滚轴驱动器;所述电磁铁与滚轴相连并与驱动滚轴与固定块相接触;所述固定块与滚轴的接触面呈弧形;所述拉环将塑封膜输送至滚轴与固定块之间并被滚轴与固定块夹持;所述滚轴驱动器与滚轴相连并驱动滚轴绕滚轴的轴向转动;所述料盒传送装置置于料盒撕膜装置的末端,带有塑封膜的待撕开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至料盒撕膜装置将塑封膜撕开。上述料盒传送装置包括X轴向传送装置以及Y轴向传送装置;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输运轨迹的末端并与Y轴向传送装置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料盒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上并在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自如移动至料盒打开装置处;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以及与滑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滑动装置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滑动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的末端;所述料盒打开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末端,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料盒通过限位块固定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是X向第一传送带或滑轨;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一传送带或滑轨上;所述滑动装置是滑轨时,所述滑轨底部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通过滑轨底部的齿条带动滑轨沿X向移动;所述Y轴向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并驱动主动辊转动;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二传送带上并与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置于第二传送带运动轨迹的末端;所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X轴向传送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带有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传送装置上随着料盒传送装置同步运动;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与X轴向传送装置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并与卡持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盖分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从卡槽向第一传送带外部延伸的卡槽延伸段;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并最终停滞在卡槽外部延伸段上;所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撕膜装置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设置在X轴向传送装置的运动轨迹末端的送料导轨上,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置于送料导轨底部;带有塑封膜的待撕开料盒运动至料盒传送装置X轴向传送装置的末端时,所述待撕开料盒上的塑封膜伸入拉环中并被拉拽至滚轴与固定块之间开启工作。上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落碟装置;所述落碟装置包括导柱、齿轮以及第七驱动电机;所述导柱至少为两根,多根导柱相并行且在多根导柱之间形成加持区;多个待使用的餐盘自下而上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所形成的夹持区中;所述齿轮上的齿与餐盘的外边缘相啮合;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与齿轮相连并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对称设置且第一齿轮的齿与第二齿轮的齿与餐盘的外边缘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是一个或两个;所述驱动电机是一个时,第七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连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是两个时,两个第七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连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多根导柱均匀分布,餐盘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之间形成加持区内;所述导柱为两根时,两根导柱并行设置;所述导柱为三根时,三根导柱呈品字形并行设置。所述导柱上设置有挡杆。上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落碟装置下方的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5)、料盒打开装置(4)以及料盒传送装置(2),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的传送轨迹末端,所述可翻转式炒锅(5)置于料盒打开装置(4)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4)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4)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5)、料盒打开装置(4)以及料盒传送装置(2),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的传送轨迹末端,所述可翻转式炒锅(5)置于料盒打开装置(4)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4)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4)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炒锅包括锅体(51)、软轴(56)、翻转轴(54)、轴承、第四驱动电机(57)以及第五驱动电机(58);所述第五驱动电机(55)通过翻转轴(54)以及轴承带动锅体(51)绕翻转轴(54)的轴向翻转;所述锅体(51)绕翻转轴(54)的轴向翻转的角度为90°~-90°;所述轴承包括内壁以及外壁;所述轴承内壁与锅体(51)固定连接,轴承外壁与翻转轴(54)相连,所述软轴(56)通过轴承内壁与锅体(51)相连;所述锅体(51)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52);所述加热装置(52)的几何中心与锅体(5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5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20°~70°;所述加热装置(2)的几何中心与锅体(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30°~60°;所述加热装置(52)是置于锅体(51)底部的电磁线圈;所述锅体(51)内部设置有棱;所述锅体(51)内部的棱是一条或多条;所述棱是多条时,多条棱均布在锅体(5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炒锅(2)还包括导轨(53)以及与翻转轴(54)相连的第六驱动电机(58);所述翻转轴(54)置于导轨(53)上并连同锅体(51)在导轨(53)上自如移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58)驱动翻转轴(54)以及锅体(51)在导轨(53)上自如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或料盒撕膜装置(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12)以及与第三驱动电机(412)相连并由第三驱动电机(412)驱动的转动拨板(411);所述转动拨板(411)是与第三驱动电机(412)相连的一个拨板、两个拨板或多个拨板;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2)为伺服电机;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料盒传送装置(2)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与料盒传送装置运动(2)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1)沿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从料盒传送装置(2)上分离打开料盒(1);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撕膜装置(42);所述料盒撕膜装置(42)包括塑封膜识别部件以及塑封膜拉拽部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包括直线电机(425)、拉环(421)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42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料盒上塑封膜(11)的外边缘相匹配;塑封膜(11)可伸入拉环(421)上的开口中并被拉环(421)输送至塑封膜拉拽部件中;所述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421)与直线电机(425)相连;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包括电磁铁(424)、滚轴(422)、固定块(423)以及滚轴驱动器;所述电磁铁(424)与滚轴(422)相连并与驱动滚轴(422)与固定块(423)相接触;所述固定块(423)与滚轴(422)的接触面呈弧形;所述拉环(421)将塑封膜(11)输送至滚轴(422)与固定块(423)之间并被滚轴(422)与固定块(423)夹持;所述滚轴驱动器与滚轴(422)相连并驱动滚轴(422)绕滚轴(422)的轴向转动;所述料盒传送装置(2)置于料盒撕膜装置(42)的末端,带有塑封膜(11)的待撕开料盒(1)经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至料盒撕膜装置(4)将塑封膜(11)撕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传送装置(2)包括X轴向传送装置以及Y轴向传送装置;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输运轨迹的末端并与Y轴向传送装置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料盒(1)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上并在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自如移动至料盒打开装置处;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以及与滑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滑动装置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滑动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的末端;所述料盒打开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末端,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料盒通过限位块固定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是X向第一传送带(21)或滑轨;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一传送带(21)或滑轨上;所述滑动装置是滑轨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食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