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31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包括机壳、定位杆和风机,所述机壳的内部预留有浸油槽,所述转盘的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前侧端口处连接有圆盘,所述定位杆安装在圆盘的前侧,所述海绵套的上面套接有橡胶环,所述风机安装在机壳的上端右后方,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浸油槽的左方前后两侧壁上均预留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的上面安装有废渣收集网,所述机壳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两侧设置有支柱。该齿轮自动浸油装置,能够一次性对多个齿轮进行浸油,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浸油,同时能够避免掉落到油槽中的杂质粘连在齿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齿轮相关
,具体为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连接及传动元件。当前的齿轮在制成后需要经历一道浸油工序,而当前的齿轮用浸油装置大都是手工完成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且不能同时对多个齿轮进行浸油,并且油槽内有时会落入杂质,在齿轮浸油时会粘连在齿轮上,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前的齿轮用浸油装置大都是手工完成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且不能同时对多个齿轮进行浸油,并且油槽内有时会落入杂质,在齿轮浸油时会粘连在齿轮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包括机壳、定位杆和风机,所述机壳的内部预留有浸油槽,且浸油槽的后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前侧端口处连接有圆盘,所述定位杆安装在圆盘的前侧,且定位杆的外侧套接有海绵套,所述海绵套的上面套接有橡胶环,所述风机安装在机壳的上端右后方,且风机的前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包括机壳(1)、定位杆(6)和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预留有浸油槽(2),且浸油槽(2)的后端设置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前侧端口处连接有圆盘(5),所述定位杆(6)安装在圆盘(5)的前侧,且定位杆(6)的外侧套接有海绵套(7),所述海绵套(7)的上面套接有橡胶环(8),所述风机(9)安装在机壳(1)的上端右后方,且风机(9)的前侧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下端设置有喷头(11),所述浸油槽(2)的左方前后两侧壁上均预留有限位槽(12),且限位槽(12)的内部设置有浮板(13),所述浮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自动浸油装置,包括机壳(1)、定位杆(6)和风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预留有浸油槽(2),且浸油槽(2)的后端设置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前侧端口处连接有圆盘(5),所述定位杆(6)安装在圆盘(5)的前侧,且定位杆(6)的外侧套接有海绵套(7),所述海绵套(7)的上面套接有橡胶环(8),所述风机(9)安装在机壳(1)的上端右后方,且风机(9)的前侧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下端设置有喷头(11),所述浸油槽(2)的左方前后两侧壁上均预留有限位槽(12),且限位槽(12)的内部设置有浮板(13),所述浮板(13)的上面安装有废渣收集网(14),所述机壳(1)的下端中间处预留有出液口(15),且出液口(15)的两侧设置有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亦标董吉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