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098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环境的准备、草鱼的放养、放养共生鱼、养殖管理等步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降低人工饵料(膨化料)的投喂量,促使草鱼更多的食用真水草和仿生水草,使草鱼运动量增加,肉质变紧,口感上得以提升,而且仿生水草的替代了部分人工投喂料,对养殖水质的破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属于鱼类养殖

技术介绍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并且具有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是人们的主要食用蛋白。普通的草鱼养殖方法已经基本完善,有网箱养殖、池塘、水库等精养技术,其放养模式、投喂技术、饲料配方也是多种多样,产量不断刷新,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但均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然而多度的通过催肥的方式去提高产量,使草鱼在肉质品质及营养物质含量、以及口感上均比野生的草鱼下降蛮多,而且对养殖水质有破坏。对于目前人们对美食、健康食品的追求热烈情况下,草鱼的销售价格会受到影响,即卖不起价,而且草鱼肉质品质的不稳定极大地影响着草鱼行业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以实现生态化养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环境的准备:选择坐南朝北、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立池塘,单个池塘面积以5-8亩为宜、水深为2-2.5m,将池塘晾晒20-25天以上,且每亩用生石灰100-120公斤清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环境的准备:选择坐南朝北、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立池塘,单个池塘面积以5‑8亩为宜、水深为2‑2.5m,将池塘晾晒20‑25天以上,且每亩用生石灰100‑120公斤清塘消毒,池塘四周接近水源处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砂质土壤建成宽70‑80cm的平台,在池塘底部铺一层厚30‑40cm厚的淤泥,鱼种放养前10‑15天往淤泥上模种草鱼喜食的多种水草,并注入水30‑40cm,然后往池塘内放置格子状种植架,种植架四周系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靠近岸边的地方,种植架采用空心管焊接而成,种植架上固定有若干种植槽,每个种植槽内胶粘有仿生水草,仿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环境的准备:选择坐南朝北、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立池塘,单个池塘面积以5-8亩为宜、水深为2-2.5m,将池塘晾晒20-25天以上,且每亩用生石灰100-120公斤清塘消毒,池塘四周接近水源处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砂质土壤建成宽70-80cm的平台,在池塘底部铺一层厚30-40cm厚的淤泥,鱼种放养前10-15天往淤泥上模种草鱼喜食的多种水草,并注入水30-40cm,然后往池塘内放置格子状种植架,种植架四周系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靠近岸边的地方,种植架采用空心管焊接而成,种植架上固定有若干种植槽,每个种植槽内胶粘有仿生水草,仿生水草是由魔芋精粉、红薯粉、支链淀粉、水草粉、复合维生素微胶囊制备成的水草状;(2)草鱼的放养:选择体长10-15cm、外表无伤的草鱼苗,放养前用物质量浓度为3-5%的食盐水洗浴10-15min,然后放养草鱼苗,放养密度为300-400kg/亩;(3)放养共生鱼:放养草鱼幼苗一个月后开始放养共生鱼,放养的比例为草鱼:共生鱼为5:1,共生鱼为鲢鱼、鲤鱼、鲫鱼中的一种或多种;(4)养殖管理:鱼苗下塘后刚开始投喂鸡蛋黄,3-6天后改为豆浆投喂,当水花长至2cm,用膨化料代替颗粒料,并在常规饵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添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润锦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