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085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4: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用于提高对业务请求的并发处理量,同时实现业务处理系统结构的灵活扩展和重构。本申请中的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能交互设备、用户终端、业务服务器及运维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多个业务模块,每个业务模块对应部署一个微服务,所述业务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或,分布式微服务和集群式部署的架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的汽车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都可以接入网络,以实现各智能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及对智能设备的远程管理。根据中国物联网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等图像处理装置,车辆的OBD诊断装置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中央处理器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而现有的车联网的处理器大多采用集群式部署的策略,而这种集群式部署策略在应对处理请求时,存在以下的缺点:1、在面对数据请求量暴增带来的高并发、负载均衡问题时,如果集群节点中某个节点的服务器宕机则会给其他节点服务器带来不必要的负载压力,甚至导致访问堵车的问题,即使服务器不宕机也会因为并发问题导致服务器性能变差,用户体验不好;2、现有整个服务器架构体系导致各业务模块功能之间的耦合度太高,很难做到对现有业务进行扩展、重构,相对于分布式微服务的系统架构显得臃肿、低效、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能交互设备、用户终端、业务服务器及运维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多个业务模块,每个业务模块对应部署一个微服务,所述业务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或,分布式微服务和集群式部署的架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智能交互设备、用户终端、业务服务器及运维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多个业务模块,每个业务模块对应部署一个微服务,所述业务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或,分布式微服务和集群式部署的架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服务器,所述用户信息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微服务和/或集群式部署的架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系统还包括:校验服务器,所述校验服务器包括本地物理服务器或云服务器,所述智能交互设备内置加密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主机和备用机,且所述主机上分布式部署多个微服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服务器对每个微服务的并发访问量进行统计,当所述运维服务器监测到任一个微服务的并发访问量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则启用所述备用机,并在所述备用机上集群式部署对应的微服务,使得所述业务服务器由所述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扩展为所述分布式微服务和集群式部署的架构。6.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业务服务器,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多个业务模块,每个业务模块对应部署一个微服务,所述业务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或,分布式微服务和集群式部署的架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业务服务器分别建立与用户终端、运维服务器及智能交互设备的通信连接;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微服务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微服务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智能交互设备;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微服务接收所述智能交互设备的业务响应,并将所述业务响应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运维服务器监测到的微服务的并发访问量,在监测到所述并发访问量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使得所述业务服务器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刘新郭朝晖兰飞赵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