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相关申请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6月14日提交的日本申请JP2017-116988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通过援引其整体并入全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中心端子,连接于同轴线缆的芯线;屏蔽端子,具有筒状形状且连接于同轴线缆的屏蔽线;以及壳体,插入有中心端子和屏蔽端子。些同轴连接器允许同轴线缆、中心端子以及屏蔽端子旋转(如下所述的专利文献1)。采用这种连接器,在即使对同轴线缆施加扭转力时,也能够通过同轴线缆的旋转来减轻施加到同轴线缆上的负荷。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JP2007-123273号公报下面说明允许同轴线缆旋转的常规构造的示例。即,在筒状的屏蔽端子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环状凸部。两个环状凸部均形成在屏蔽端子的整个圆周上以包围同轴连接器。壳体安装有锁定部件。锁定部件的接合部与两个环状凸部配合。当环状凸部与锁定部件彼此接合时,即当锁定部件的接合部设置在两个环状凸部之间时,屏蔽端子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但允许屏蔽端子旋转。这种常规的屏蔽端子已经通过切削由黄铜制成的金属柱而形成,但通过切削而成的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端子,连接于同轴线缆的芯线;屏蔽端子,连接于所述同轴线缆的屏蔽线;介电体,包围所述中心端子的外侧,所述介电体设置于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屏蔽线之间;以及壳体,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插入孔以收容所述中心端子、所述介电体以及所述屏蔽端子,从所述插入孔的后侧插入所述中心端子、所述介电体以及所述屏蔽端子,所述屏蔽端子包括:接触部,包围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介电体,并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连接部,包围所述同轴线缆的所述屏蔽线,并连接于所述屏蔽线;以及被止挡部,包围所述同轴线缆,所述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被止挡部围绕所述同轴线缆的中心线弯曲且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4 JP 2017-116988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端子,连接于同轴线缆的芯线;屏蔽端子,连接于所述同轴线缆的屏蔽线;介电体,包围所述中心端子的外侧,所述介电体设置于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屏蔽线之间;以及壳体,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插入孔以收容所述中心端子、所述介电体以及所述屏蔽端子,从所述插入孔的后侧插入所述中心端子、所述介电体以及所述屏蔽端子,所述屏蔽端子包括:接触部,包围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介电体,并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连接部,包围所述同轴线缆的所述屏蔽线,并连接于所述屏蔽线;以及被止挡部,包围所述同轴线缆,所述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被止挡部围绕所述同轴线缆的中心线弯曲且一体形成为筒状,所述壳体在所述插入孔的内侧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置成与所述被止挡部的前缘的一部分接触以限制所述屏蔽端子向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端子的被止挡部位于比所述连接部更靠后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包括:本体,包围所述中心端子和所述介电体;以及最后部,位于比所述本体更靠后方的位置且包围所述屏蔽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止挡部围绕所述同轴线缆的所述中心线,所述屏蔽端子的所述被止挡部能够以所述同轴线缆的所述中心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止挡部旋转360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止挡部在所述被止挡部的以所述同轴线缆的所述中心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桥信政,今武史,山中学,武内龙太朗,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