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采用了包括CCD相机的CCD视觉定位机构、包括光源的光学照明机构及包括Z向捋正驱动源及捋正片的捋正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使得极耳在进行导流板安装之前,可通过CCD视觉定位机构检测位置是否有偏差,并在有偏差时,由Z向捋正驱动源驱动捋正片捋正极耳,保证导流板安装时,各个极耳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预设状态,便于导流板安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极耳位置进行直接校正的装置,导致极耳位置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
技术介绍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极耳的捋正是为了便于导流板的安装,专利号为CN206250303U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导流板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夹具及梳型对症模组;其中,夹具用于夹持电池模组的电芯极耳;梳型对正模组包括:第一定梳、第二定梳和动梳,三者具有完全相同的梳型,且第一定梳、动梳和第二定梳依次层叠排列。动梳在一气缸的带动下移动,以定位夹具,方便导流板的安装。这种结构并不直接进行极耳位置的校正,极耳的位置正确与否取决于夹具与极耳的相对位置,一旦夹具与极耳的相对位置与预设情况有所偏差,导流板在安装时,仍然无法正确装配,使用可靠性差。因此,如何进行极耳位置的捋正,是电池装配进一步机械化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极耳位置进行直接校正的装置,导致极耳位置易出现偏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包括:CCD视觉定位机构、光学照明机构及捋正机构,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极耳位置的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位于倍速链的一侧或上方,所述倍速链用于输送极耳;所述光学照明机构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倍速链的一侧或上方;所述捋正机构包括:Z向捋正驱动源及捋正片,所述捋正片与Z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用于在Z向捋正驱动源的驱动下,推动或拉动位置不正的极耳,进行极耳捋正。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Z向捋正驱动源与捋正片之间设置有Y向捋正驱动源,所述Y向捋正驱动源用于带动捋正片沿Y方向移动。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捋正机构还包括:捋正载板,所述捋正载板一侧设置有Z向捋正导轨,所述Z向捋正导轨适配有Z向捋正滑块,所述Z向捋正滑块一端与Z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另一端与Y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捋正载板上固定有回位限位块,所述回位限位块位于Z向捋正滑块一侧,用于限制Z向捋正驱动源回位位置。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捋正机构还包括:X向捋正驱动源,所述X向捋正驱动源与Y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用于通过Y向捋正驱动源驱动捋正片沿X方向移动。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还配置有以下零件中的至少一个:相机X向连接件、相机Y向连接件及相机Z向连接件;其中,相机X向连接件与CCD相机可拆卸连接,且相机X向连接件的长度足以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调节CCD相机在X方向上的位置;相机Y向连接件与CCD相机可拆卸连接,且相机Y向连接件的长度足以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调节CCD相机在Y方向上的位置;相机Z向连接件与CCD相机可拆卸连接,且相机Z向连接件的长度足以在第三预设范围内调节CCD相机在Z方向上的位置。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还包括:相机X向连接件、相机Y向连接件及相机Z向连接件,所述CCD相机可拆卸连接于相机Z向连接件,相机Z向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相机Y向连接件,相机Y向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相机X向连接件,所述相机X向连接件连接有用于驱动相机X向连接件沿X方向移动的X向调节组件。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光学照明机构还包括:光学驱动源,所述光源位于倍速链上方,且光源可拆卸连接于光学驱动源下端面,光学驱动源用于推动光源沿Y方向移动。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光源呈长条状,且上端面开设有多组用于连接光学驱动源的光学X向调节孔,以便沿X方向调节光源位置;所述光学驱动源连接有光学Z向调节板,所述光学Z向调节板背离光学驱动源一端连接有光学载板,所述光学Z向调节板与光学载板连接一端开设有条形连接槽,所述条形连接槽的长度足以在第四预设范围内调节光源在Z方向上的位置。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还包括:机台及支撑座,所述机台位于倍速链第一侧,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及光学照明机构固定在机台上;所述支撑座位于倍速链第二侧,所述捋正机构固定在支撑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由于采用了包括CCD相机的CCD视觉定位机构、包括光源的光学照明机构及包括Z向捋正驱动源及捋正片的捋正机构。使得极耳在进行导流板安装之前,可通过CCD视觉定位机构检测位置是否有偏差,并在有偏差时,由Z向捋正驱动源驱动捋正片捋正极耳,保证导流板安装时,各个极耳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预设状态,便于导流板安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极耳位置进行直接校正的装置,导致极耳位置易出现偏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所涉及软包电池放置于工装板上未固定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捋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按照图5描述捋正机构时的坐标系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较佳实施例中CCD视觉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按照图7描述CCD视觉定位机构时的坐标系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光学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按照图9描述光学照明机构时的坐标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包括:CCD视觉定位机构300、光学照明机构400及捋正机构200。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300用于检测倍速链(在图1中以标号B标示)上的各个极耳位置是否出现偏差,此处极耳位置包括:极耳在Z方向上的位置及极耳姿态(即极耳本身是否处于倾斜状态),还可以包括:相邻极耳之间的间距。所述光学照明机构400用于为CCD视觉定位机构300的定位检测提供合适的光学环境,以便CCD相机能够清楚检测极耳位置。所述捋正机构200用于在CCD视觉定位机构300检测到某个或某几个极耳位置不正时,对位置不正的极耳进行捋正,便于后续导流板的安装。在本技术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捋正机构200包括:Z向捋正驱动源232及捋正片243,如图5所示;所述捋正片243与Z向捋正驱动源232相连接,用于在Z向捋正驱动源232的驱动下,推动或拉动位置不正的极耳,进行极耳捋正。优选捋正片243下端呈L形,如图3及图5所示;L形部分与极耳接触时,可以对极耳角度进行校正,即如果某个极耳处于倾斜状态,捋正片243的L形部分可以对此进行校正;并且在推动极耳沿Z方向移动时,L形部分可以保证极耳不会倾斜。在本技术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Z向捋正驱动源232与捋正片243之间设置有Y向捋正驱动源242,如图5所示,所述Y向捋正驱动源242用于带动捋正片243沿Y方向移动。捋正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CD视觉定位机构、光学照明机构及捋正机构,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极耳位置的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位于倍速链的一侧或上方,所述倍速链用于输送极耳;所述光学照明机构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倍速链的一侧或上方;所述捋正机构包括:Z向捋正驱动源及捋正片,所述捋正片与Z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用于在Z向捋正驱动源的驱动下,推动或拉动位置不正的极耳,进行极耳捋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CD视觉定位机构、光学照明机构及捋正机构,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极耳位置的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位于倍速链的一侧或上方,所述倍速链用于输送极耳;所述光学照明机构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位于倍速链的一侧或上方;所述捋正机构包括:Z向捋正驱动源及捋正片,所述捋正片与Z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用于在Z向捋正驱动源的驱动下,推动或拉动位置不正的极耳,进行极耳捋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捋正驱动源与捋正片之间设置有Y向捋正驱动源,所述Y向捋正驱动源用于带动捋正片沿Y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捋正机构还包括:捋正载板,所述捋正载板一侧设置有Z向捋正导轨,所述Z向捋正导轨适配有Z向捋正滑块,所述Z向捋正滑块一端与Z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另一端与Y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捋正载板上固定有回位限位块,所述回位限位块位于Z向捋正滑块一侧,用于限制Z向捋正驱动源回位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捋正机构还包括:X向捋正驱动源,所述X向捋正驱动源与Y向捋正驱动源相连接,用于通过Y向捋正驱动源驱动捋正片沿X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极耳捋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还配置有以下零件中的至少一个:相机X向连接件、相机Y向连接件及相机Z向连接件;其中,相机X向连接件与CCD相机可拆卸连接,且相机X向连接件的长度足以在第一预设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炫硕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