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34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的下方并连接有胀紧压柱,测试平台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面上设置有位于胀紧压柱正下方的胀紧装置,测试平台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胀紧装置位于通孔内,测试平台的顶面上安装有在通孔外侧阵列分布的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自动对轴承进行夹持固定,可对轴承进行空载状态和负载状态的耐磨测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之寿命以转数(或以一定转速下的工作的小时数)定义:在此寿命以内的轴承,应在其任何轴承圈或滚动体上发生初步疲劳损坏(剥落或缺损)。然而无论在实验室试验或在实际使用中,都可明显的看到,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的外观相同轴承,实际寿命大不相同。此外还有数种不同定义的轴承“寿命”,其中之一即所谓的“工作寿命”,它表示某一轴承在损坏之前可达到的实际寿命是由磨损、损坏通常并非由疲劳所致,而是由磨损、腐蚀、密封损坏等原因造成。轴承的耐磨程度直接决定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轴承耐磨测试装备的轴承夹持装置大多结构复杂,轴承的安装与拆卸难度很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的下方并连接有胀紧压柱,测试平台的底部设置有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3)的下方并连接有胀紧压柱(5),测试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底座(9)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转动盘(7),所述转动盘(7)的顶面上设置有位于胀紧压柱(5)正下方的胀紧装置,测试平台(1)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胀紧装置位于通孔内,测试平台(1)的顶面上安装有在通孔外侧阵列分布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耐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端贯穿至顶板(3)的下方并连接有胀紧压柱(5),测试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底座(9)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转动盘(7),所述转动盘(7)的顶面上设置有位于胀紧压柱(5)正下方的胀紧装置,测试平台(1)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胀紧装置位于通孔内,测试平台(1)的顶面上安装有在通孔外侧阵列分布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8),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端朝向通孔并连接有夹板(10),所述支撑柱(2)上固定有架板(11),所述架板(11)靠近胀紧压柱(5)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