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LED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22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其包括背板、灯珠、反射器和散射部件和双面棱镜扩散板,反射器设置在灯珠发光面一端的上方,用于将灯珠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散射部件;散射部件设置灯珠的外侧,用于将反射器反射的光线进行散射,并辐射双面棱镜扩散板,双面棱镜扩散板设置在反射器的上方,用于对散射部件散射的光线和灯珠透射过反射器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并射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反射器的透光口和外反射面、及散射部件和双面棱镜扩散板的设置,削减了混光暗区,达到了在不增加灯珠数量的前提下,在短距离内提高了混光效果,且缩短混光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式LED背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源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
技术介绍
现有LCD多采用LED背光源以获得更好的显示色彩,传统LED背光源根据光源的位置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源和侧入式LED背光源,针对大尺寸LCD显示器多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源,直下式LED背光源光效高,但是存在一个问题:直下式LED背光源由于混光距离的限制,使得直下式背光源难以轻薄化,这一问题在液晶显示器日益追求轻薄化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光源数量和光源密度的基础上在短距离内获得均匀的混光效果成为了摆在光学工程师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不增加灯珠数量的前提下,短距离内提高混光效果并缩短混光距离的直下式LED背光源;以解决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在不增加灯珠数量的前提下,混光效果较差且混光距离较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其包括:背板,灯珠,呈矩阵式布置形成一灯珠阵列,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灯珠发光面一端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灯珠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散射部件;所述散射部件,设置所述灯珠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反射器反射的光线进行散射,并辐射至双面棱镜扩散板;所述双面棱镜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反射器的上方,用于对所述散射部件散射的光线和灯珠透射过所述反射器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并射出;其中所述反射器包括一正对所述灯珠发光面的用于透过部分灯珠光线的透光口、设置在所述透光口周侧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面的用于反射部分灯珠光线的外反射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板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口两侧的设置有所述外反射面的第一侧板,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每行所述灯珠上,所述散射部件对应的与每行所述灯珠交替设置,所述反射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散射部件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口对应于所述灯珠的中部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板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透光口的四周,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每个所述灯珠的上方,所述散射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灯珠的四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口对应于所述灯珠的中心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器分为对应于所述灯珠阵列四周区域的第一反射器和对应于所述灯珠阵列中间区域的第二反射器,所述散射部件分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反射器的第一散射部件和对应于第二反射器的第二散射部件;所述第一反射器包括正对所述灯珠发光面的用于透过部分灯珠光线的第一透光口、围设在所述第一透光口四周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面的用于反射部分灯珠光线的外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器设置在每个所述灯珠的上方,所述第一散射部件设置在所述灯珠的四周;所述第二反射器包括正对所述灯珠发光面的用于透过部分灯珠光线的第二透光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口两侧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面的用于反射部分灯珠光线的外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器设置在每行所述灯珠上,所述第二散射部件对应的与每行所述灯珠交替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散射部件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透光口对应于相应所述灯珠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透光口对应于相应所述灯珠的中部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侧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反射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反射面所在平面和所述灯珠的出光面的夹角为30°~6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反射面为平面或凸型曲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直下式LED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双面棱镜扩散板上方的增亮膜。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通过反射器的透光口和外反射面以及散射部件的设置,使得灯珠出射角度小的光线从透光口透射过去,大角度的光线经过外反射面反射后,反射到散射部件上,经散射部件的漫散射后,和小角度的光线混合投向双面棱镜扩散板,最后在双面棱镜扩散板的扩散作用下,均匀出光,这样的设置削减了混光暗区,达到了在不增加灯珠数量的前提下,在短距离内提高了混光效果,且缩短混光距离;解决了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在不增加灯珠数量的前提下,混光效果较差且混光距离较远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本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其包括背板11、灯珠12、反射器13、散射部件14、双面棱镜扩散板15和增亮膜16。具体的,灯珠12呈矩阵式布置形成一灯珠阵列,设置在背板11上;反射器13设置在灯珠12发光面一端的上方,用于将灯珠12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散射部件14;散射部件14设置灯珠12的外侧,用于将反射器13反射的光线进行散射,并辐射至双面棱镜扩散板15;双面棱镜扩散板15设置在反射器13的上方,用于对散射部件13散射的光线和灯珠12透射过反射器13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并射出。其中反射器13包括一正对灯珠12发光面的用于透过部分灯珠12光线的透光口131、设置在透光口131周侧的侧板和设置在侧板外侧面的用于反射部分灯珠光线的外反射面13a。本第一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反射器13的透光口131和外反射面13a以及散射部件14的设置,使得灯珠12出射角度小的光线从透光口131透射过去,大角度的光线经过外反射面13a反射后,反射到散射部件14上,经散射部件14的漫散射后,和小角度的光线混合投向双面棱镜扩散板15,最后在双面棱镜扩散板15的扩散作用下,均匀出光,,这样的设置削减了混光暗区,达到了在不增加灯珠数量的前提下,在短距离内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混光效果,且缩短混光距离。本第一优选实施例的LED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双面棱镜扩散板15上方的增亮膜16。双面棱镜扩散板15用于将经过反射器14混合后的光线进行散射等处理,以产生均匀的面光源。具体的,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侧板包括位于透光口131两侧的设置有外反射面13a的第一侧板132和连接两个第一侧板132的第二侧板133,反射器13设置在每行灯珠12上,散射部件14对应的与每行灯珠12交替设置,反射器13的延伸方向和散射部件14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反射器也可以是设置每列灯珠上,则散射部件对应的与每列灯珠交替设置。反射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灯珠,呈矩阵式布置形成一灯珠阵列,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灯珠发光面一端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灯珠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散射部件;所述散射部件,设置所述灯珠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反射器反射的光线进行散射,并辐射至双面棱镜扩散板;所述双面棱镜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反射器的上方,用于对所述散射部件散射的光线和所述灯珠透射过所述反射器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并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灯珠,呈矩阵式布置形成一灯珠阵列,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灯珠发光面一端的上方,用于将所述灯珠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散射部件;所述散射部件,设置所述灯珠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反射器反射的光线进行散射,并辐射至双面棱镜扩散板;所述双面棱镜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反射器的上方,用于对所述散射部件散射的光线和所述灯珠透射过所述反射器的光线进行散射处理并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包括一正对所述灯珠发光面的用于透过部分灯珠光线的透光口、设置在所述透光口周侧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侧板外侧面的用于反射部分灯珠光线的外反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口两侧的设置有所述外反射面的第一侧板,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每行所述灯珠上,所述散射部件对应的与每行所述灯珠交替设置,所述反射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散射部件的延伸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口对应于所述灯珠的中部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透光口的四周,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每个所述灯珠的上方,所述散射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灯珠的四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LED背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