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76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41
减少光学片中形成有突出片的位置与未形成有突出片的位置之间的明暗差。面光源装置(1)的框架(3)在与导光板(2)的侧面(11)对置的面(12)中,在至少未形成有缺口部(17)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面(13),该倾斜面(13)相对于与光射出面垂直的方向倾斜并朝向与光射出面相反一侧,在底面(14)设置有光吸收部件(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PDA;PersonalDataAssistant)、便携式游戏设备或者移动电话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近年来正在广泛普及。这些便携式信息设备中,广泛利用液晶显示装置(LCD)作为显示器。LCD基本上由背光源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构成,并具有作为背光源部的面光源装置、和作为液晶显示元件部的液晶面板。面光源装置在树脂框架内具有在侧面部设置有光源的导光板,在导光板上配设有光学片。在面光源装置中,若使光源发光,则光源的光进入面光源装置的导光板的内部,在导光板的内部进行多重反射,并从导光板的光射出面射出。从导光板射出的光被光学片聚光而照射液晶面板。有时在导光板的内部多重反射的光从光射出面以外的面漏出,从而采用将这样的泄漏光在导光板内反射,或吸收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方法:使用具有光吸收面以及光反射面的遮光膜,在面向光源的光学薄膜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贴附遮光膜以使光吸收面面向光源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第4803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设置了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从画面内侧透视观察画面周围的情况下,导致光学片中形成有突出片(tab)的位置看起来比其他的位置暗。这是因为:在光学片中未形成突出片的位置,由于从导光板漏出的光中的从光射出面侧射出的光看起来较明亮,与此相对,在光学片中形成突出片的位置,从导光板漏出的光中的从光射出面侧射出的光较少,从而相对较暗而显眼。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光学片中形成有突出片的位置与未形成有突出片的位置之间的明暗差减少的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其将光向外部射出;导光板,其对上述光源的光进行引导,并且将上述光源的光从光射出面向外部射出;以及框架,其容纳上述光源、上述导光板以及上述光学片,并具有用于使上述光学片的突出片嵌入的缺口部,在上述框架的与上述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的至少任一个面中,在至少未形成有上述缺口部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相对于与上述光射出面垂直的方向倾斜并朝向与上述光射出面相反一侧,在上述框架的底面设置有光吸收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起到减少光学片中形成有突出片的位置与未形成有突出片的位置之间的明暗差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的截面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的整体图、与区域A的放大图的图。图3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中,未形成有框架的缺口部的位置的截面的概略图。图4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中形成有倾斜面的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的截面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的截面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面光源装置1的结构)液晶显示装置(LCD)基本上由背光源部和液晶显示元件部构成,具有作为背光源部的面光源装置,并具有作为液晶显示元件部的液晶面板。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面光源装置1的截面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面光源装置1具有:导光板2、框架3、光学片4、反射片5、光吸收部件6、遮光带7以及光源(未图示)。在框架3的底面设置有光吸收部件6,框架3经由光吸收部件6而配置在反射片5上。在导光板2的上方配置有光学片4,框架3以容纳导光板2以及光学片4的方式配置。此处,在框架3的上表面配置有遮光带7。面光源装置1具有发光二极管(LED)、半导体激光器(LD)或者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作为光源。对于面光源装置1而言,能够采用将该光源设置于LCD的正下方的正下方方式,或者也能够采用在导光板2的侧面设置光源的边缘发光(edgelight)方式。当使光源发光时,光源的光进入面光源装置1的导光板2的内部。然后,来自光源的光在导光板2的内部进行多重反射,从导光板2的液晶面板(未图示)侧的面(光射出面)向外部射出。从导光板2射出的光被光学片4聚光而照射液晶面板。这样,来自光源的光被导光板2高效地向液晶面板侧引导,并通过光学片4而聚光。其结果,面光源装置1的照度分布变均匀,能够对液晶面板照射均匀的光。一般而言,光学片4被框架3支承,并具有扩散片或者透镜片等。例如,就光学片4而言,有在两个扩散片之间具备具有相互直行的棱镜图案的两个透镜片的两个棱镜方式的光学片4。或者,也存在具备一个使棱镜图案向下的透镜片的反棱镜方式的光学片4。反射片5是用于对从导光板2向反射片5侧漏出的光进行反射,并使其返回导光板2的片材。另外,光吸收部件6用于吸收从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的光。并且,遮光带7用于防止从导光板2照射于液晶面板的光向不需要的部分漏出。(框架3的结构)在框架3内容纳有导光板2,在框架3中,在与导光板2的侧面11对置的面12(以下,称为对置面12)设有倾斜度。具体而言,对于框架3而言,至少任一个对置面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相对于与光射出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3,该倾斜面13朝向与光射出面相反一侧(反射片5侧)。在图1中,框架3的底部呈具有朝向导光板2而突出的突出部15的形状,倾斜面13形成于该突出部15的至少任一个的对置面12上。入射至导光板2内的光源的光的一部分会从导光板2的反射片5侧的面、以及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漏出至反射片5侧的光被反射片5反射,再次返回导光板2内。返回至导光板2内的光在导光板2内进行多重反射,并向光射出面侧射出。另一方面,从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的光被框架3的对置面12反射,再次返回至导光板2内。返回至导光板2内的光在导光板2内多重反射,并向光射出面侧射出。但是,从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的光的一部分中也存在被框架3的对置面12反射而未再次返回导光板2内,而向光射出面侧射出的光。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框架3中,至少任一个对置面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相对于与光射出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3。因此,从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的光的一部分进入框架3的倾斜面13与反射片5之间的空隙,被光吸收部件6吸收。由此,能够抑制从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的光向光射出面侧射出。此外,作为光吸收部件6,例如能够使用黑色的双面胶带。由此,能够兼具作为对从导光板2的侧面11漏出的光进行吸收的部件的功能、和作为在框架3的底面固定反射片5的部件的功能。但是,光吸收部件6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是由黑色树脂等构成的部件等能够吸收光的部件,则未特别限定。(倾斜面的位置)参照图2对框架3中设置倾斜面13的位置进行说明。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光源装置1的整体图、和区域A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在框架3形成有缺口部17。在光学片4中,在与框架3的缺口部1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突出片16,通过将该突出片16嵌入缺口部17,从而通过框架3来支承光学片4。框架3的倾斜面13至少形成在框架3中未形成有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其将光向外部射出;导光板,其对所述光源的光进行引导,并且将所述光源的光从光射出面向外部射出;光学片,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射出面侧,并形成有突出片;以及框架,其容纳所述光源、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片,并具有用于使所述光学片的所述突出片嵌入的缺口部,在所述框架的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的至少任一个面中,至少在未形成有所述缺口部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与所述光射出面垂直的方向倾斜并朝向与所述光射出面相反一侧,在所述框架的底面设置有光吸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5 JP 2016-062760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其将光向外部射出;导光板,其对所述光源的光进行引导,并且将所述光源的光从光射出面向外部射出;光学片,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射出面侧,并形成有突出片;以及框架,其容纳所述光源、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片,并具有用于使所述光学片的所述突出片嵌入的缺口部,在所述框架的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的至少任一个面中,至少在未形成有所述缺口部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与所述光射出面垂直的方向倾斜并朝向与所述光射出面相反一侧,在所述框架的底面设置有光吸收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包含所述框架的所述底面的面所成的角度为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呈朝向所述导光板突出的形状,所述倾斜面形成在所述底部的突出的部分的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对置的至少任一个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驹野正一日日谷诚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