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0116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共价键结合作用,将BPA适配体(DNA1)和它的互补链(DNA2)分别修饰在AuNPs、UCNPs材料的表面,制备功能化修饰的AuNPs、UCNPs探针(AuNPs‑DNA1、UCNPs‑DNA2);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构建的金纳米淬灭UCNPs荧光的危险化学品检测方法,实现了该生物传感器对危险化学品的高灵敏性检测,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强、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
,涉及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奶瓶现在是家庭常用的哺乳工具,但是也会带来健康问题,危险化学品就是潜藏在婴儿奶瓶中的隐形杀手。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的种类繁多,如树脂及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等。近年来出现的双酚A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婴儿奶瓶中危害化学品的广泛关注,双酚A是制造环氧树脂、聚碳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的主要原料,又是用于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抗氧化剂等的稳定剂。在哺乳过程中,很有可能引起双酚A从奶瓶中迁移出来,而直接进入体内,对婴儿发育、免疫力造成影响,甚至致癌。因此,婴儿奶瓶中的危害化学品越来越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传统检测危险化学品的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液质联用仪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灵敏度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价格昂贵、处理复杂、实验过程繁琐费时,所用大量的有机试剂易污染环境,不能进行在线检测。目前,免疫分析技术是危险化学品快速检测中应用最普遍的技术。然而,现有免疫检测技术所用试剂盒和传感器往往具有专一性;免疫标记物也存在不稳定、容易失活等缺点,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步骤一、取待检测危险化学品适配体溶液,即DNA1储备液,加入金纳米材料溶液中,室温下孵育得到A液;步骤二、待检测危险化学品适配体DNA1的互补链DNA2储备液,加入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溶液中,室温下孵育得到B液;步骤三、向步骤一中的A液中加入待测样品,形成C液;步骤四、向步骤三中的C液中加入B液,反应1‑2h后,进行荧光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步骤一、取待检测危险化学品适配体溶液,即DNA1储备液,加入金纳米材料溶液中,室温下孵育得到A液;步骤二、待检测危险化学品适配体DNA1的互补链DNA2储备液,加入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溶液中,室温下孵育得到B液;步骤三、向步骤一中的A液中加入待测样品,形成C液;步骤四、向步骤三中的C液中加入B液,反应1-2h后,进行荧光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危险化学品为双酚A,DNA1序列为5′-NH2-ATAGCGTCTCAGGACGACGGGTTCACAGTCCGTTGTC-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金纳米材料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制备:取97.5mL超纯水以及2.5mLHAuCl4溶液混合,升温至沸腾;7~8min后,加2mL质量浓度为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酒红色后,继续加热10min,然后停止加热,所得酒红色液体即为13nmAuNP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奶瓶中危险化学品离散型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制备:称取YCl3·6H2O0.236g、YbCl3·6H2O0.077g、ErCl3·6H2O0.007g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加入4mLOA和15mL1-ODE,1500r/min磁力搅拌同时升温至130℃,除去其中水蒸气,进一步升温至160℃,混合物形成均一溶液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称取0.13gNaOH和0.13gNH4F溶于10mL甲醇中,将上述溶液加入到三颈烧瓶中搅拌30分钟,使氯化物充分混合,除去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利许宙康震清江王季诚李明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