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11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金膜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耦合效应增强局域电场强度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在镀有金膜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的表面通过共价键结合方法来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利用氧化石墨烯薄膜来提高抗体的固定效率,抗体和被金纳米粒子固定的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引起共振波长漂移,根据共振波长的移动量来实现抗原高灵敏度和低检测限的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光纤SPR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较低的问题,在免疫分析和低浓度或小生物分子检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器
,具体涉及SPR生物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中文名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它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它是指光波导中某一特定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到金属(如金或银)薄膜时,光波就会与金属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波发生共振,称之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SPR效应会使反射光的能量发生锐减,从而形成共振波谷,同时,SPR对外界折射率十分敏感,当所测溶液浓度改变,即外界溶液折射率改变时,SPR的共振波谷就会随之移动,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SPR共振波谷的偏移量而达到检测生物样品浓度的目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由于其高灵敏度和生物相容性而在生物和化学检测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根据表面等离子体波与周围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共振角或共振波长的漂移,由此可实现外部生物分子的检测。与基于棱镜的传统SPR生物传感器相比,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传感结构小型化和抗电磁干扰的特性。然而,传统的SPR生物传感主要依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光纤两端分别熔接多模光纤,光子晶体光纤表面镀金膜,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薄膜上固化有对生物分子或化学成分具有选择性吸收的抗体膜层,对应于抗体的抗原被金纳米粒子固定,检测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结合,使得表面固定有抗原的金纳米粒子固定在抗体薄膜上,金膜与金纳米粒子之间产生耦合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22 CN 20181096109851.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光纤两端分别熔接多模光纤,光子晶体光纤表面镀金膜,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薄膜上固化有对生物分子或化学成分具有选择性吸收的抗体膜层,对应于抗体的抗原被金纳米粒子固定,检测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结合,使得表面固定有抗原的金纳米粒子固定在抗体薄膜上,金膜与金纳米粒子之间产生耦合效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金膜表面通过共价键结合方法来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利用氧化石墨烯薄膜来提高抗体的固定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子晶体光纤的长度为0.5~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子晶体光纤表面镀金膜,金膜的厚度为40~6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膜表面固定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0.2~0.6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粒子的直径为10~50nm。7.由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形成的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多模光纤为光路的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其输入端连接光谱为可见光波段的宽带光源,其输出端连接宽带光谱仪,宽带光谱仪通过数据接口连接到计算机,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置于待检测的生物分子溶液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器置于密闭的管状待检测容器中,待检测容器两端设置有进样口和出样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光纤SPR生物传感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王雪州王波涛赵万明井建迎汪颖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