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连军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83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部通过焊接有喷嘴,所述罐体的内壁焊接有两个与水平线倾斜十五度的分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PM2.5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纤维过滤层、散热肋片、分隔板、罐体,分隔板将罐体分割成三个空腔,且每个空腔均设置有PM2.5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纤维过滤层,增大了汽车尾气的过滤面积,同时经过多级过率,提高了过滤效果,在罐体的外壁设置有散热肋片能够加快罐体内部的热量散发,提高了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比重已经占到PM2.5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汽车发动机汽柴油燃烧后从排气管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它们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对此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后加装设有过滤网和吸附装置的过滤器,但只能处理尾气中少部分的有害物质,处理效果不佳,而由于尾气在经过过滤器时的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其过滤不彻底,并且在通入尾气只是一股气流,经过滤芯的范围较小,会使其过滤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部通过焊接有喷嘴,所述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罐体(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部通过焊接有喷嘴(7),所述罐体(10)的内壁焊接有两个与水平线倾斜十五度的分隔板(9),且其中一块分隔板(9)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口(12),所述分隔板(9)将罐体(10)内部分割成三个空腔,所述分隔板(9)的外壁通过螺栓接有PM2.5过滤层(3),所述分隔板(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17),且分隔板(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纤维过滤层(13),所述罐体(10)的底部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吸收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罐体(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部通过焊接有喷嘴(7),所述罐体(10)的内壁焊接有两个与水平线倾斜十五度的分隔板(9),且其中一块分隔板(9)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口(12),所述分隔板(9)将罐体(10)内部分割成三个空腔,所述分隔板(9)的外壁通过螺栓接有PM2.5过滤层(3),所述分隔板(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17),且分隔板(9)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纤维过滤层(13),所述罐体(10)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罐(15),所述储水罐(15)的一侧开设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内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1),所述水泵(2)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输水管(6),且输水管(6)与喷嘴(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水罐(15)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连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