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977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拱壳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叠合拱壳结构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所述叠合拱壳结构的施工方法由构件厂生产预制单元、施工现场拼装预制单元和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三个阶段组成。首先在构件厂进行预制单元的生产,然后将预制单元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浇拱座的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在施工现场对预制单元进行拼装形成预制部分,所述预制单元为半拱结构,包括左预制半拱和右预制半拱,通过拼装形成三铰拱结构,三铰拱结构安装在拱座上形成预制部分,最后在预制部分的上方进行现浇混凝土,形成无铰拱形式的叠合拱壳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现场繁重的支模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预制板精度高,外观好,易于实现清水混凝土的感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叠合拱壳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拱结构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利于丰富建筑的外形,拱结构适用跨度范围极广,不仅适合大跨度结构,也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房屋建筑,广泛应用于各种宽敞的公共建筑物的顶板结构中,如地铁站、展览馆、体育馆、商场等。对于这些建筑的顶板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现场浇筑方法,通过在现场进行模板架设,然后在模板内部布置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拱结构。这种施工方式整体性好,但在进行大跨度的拱结构施工时,现场需要在楼板上进行模板支架的安装支模工作量太大,工作难度高,拆模时间长。因此需要一种施工便捷、工作效率高的拱施工方法应用到大跨度拱结构施工施工方法中,以解决现有技术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施工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大跨度拱结构施工时存在的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施工时间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拱形的预制单元;S2:浇筑用于安装所述预制单元的拱座;S3:在所述拱座上安装所述预制单元;S4:连接所述预制单元形成预制部分S5:在所述预制部分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叠合拱壳结构。可选的,所述S1中,所述预制单元为三铰拱结构,所述三铰拱结构包括左预制半拱和右预制半拱;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S31:拼装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形成所述预制单元;S32:在所述拱座上安装所述预制单元。可选的,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为对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通过一个拱顶节点铰接连接。可选的,所述左预制半拱和所述右预制半拱与所述拱座分别通过两个拱脚节点实现铰接连接。可选的,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的数量为多个且数量相等。可选的,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的尺寸相同。可选的,多个所述预制单元之间侧向连接,并且留有缝隙,在所述缝隙内安装一缝隙模板,所述缝隙模板安装完成后连接所述缝隙内的预留钢筋并在所述缝隙内灌注缝隙混凝土以实现所述预制单元之间的刚性连接,多个所述预制单元侧向连接形成所述叠合拱壳结构的预制部分,所述预制部分包括两个侧边,两个所述侧边与施工的建筑间均留有一变形缝用于防止连接处产生裂缝。可选的,所述S5具体包括:S51:对所述预制部分进行钢筋绑扎;S52:待钢筋绑扎完成后,以所述预制部分为底模,在其上进行现浇混凝土作业。可选的,所述拱顶节点处与所述拱脚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实现刚性连接,所述叠合拱壳机构为无铰拱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所述叠合拱壳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所述叠合拱壳施工方法由生产预制单元、现场拼装预制单元和现场浇筑混凝土三个阶段组成。首先在进行预制单元的生产,然后通过运输方式将预制单元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浇拱座的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在施工现场对预制单元进行拼装形成预制部分,然后在预制部分的上方进行现浇混凝土,最后形成叠合拱壳结构,完成整个施工流程。本专利技术取消了现场繁重的支模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预制板精度高,外观好,易于实现清水混凝土的感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预制部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为预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叠合拱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预制半拱的断面示意图;图6为预制半拱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预制半拱的浇筑模板;图8为预制半拱浇筑模板的断面示意图;图9为预制半拱的运输状态示意图;图10为工地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1为预制半拱的工地卸货示意图;图12-图16为现场拼装步骤示意图;图17为一号预制单元与施工现场结构的连接;图18为架运一体机空车返回组装区示意图;图19为完成全部预制单元的拼装示意图;图20为预制单元之间的侧向连接;图21为最后一块预制单元与施工现场结构的连接;图22为绑扎钢筋网的示意图;图23为现浇混凝土的示意图;1-地墙,2-拱座,3-中楼板,4-现浇部分,5-预制部分,6-一号预制单元,7-二号预制单元,8-三号预制单元,9-四号预制单元,10-最后一块预制单元,11-拱脚节点,12-左预制半拱,13-拱顶节点,14-右预制半拱,15-叠合拱壳结构,16-预制半拱的加强肋板,17-预制半拱的底板,18-预制半拱的吊耳,19-预制半拱的端模,20-预制半拱的底模,21-预制半拱肋板侧模,22-预制半拱底板的侧模,23-预制半拱模板的支架,24-运输支架,25-运输车辆,26-一号端头井,27-预制拼装起始位置,28-变形缝填充材料,29-吊车,30-地面支架,31-组装区,32-二号端头井,33-架运一体机,34-卸货钢丝绳,35-转驳钢丝绳,36-基坑支撑,37-锚筋,38-预制单元侧向钢筋,39-缝隙模板安装槽,40-缝隙模板,41-缝隙混凝土,42-变形缝,43-施工现场结构,44-现浇部分的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图1至图22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主要步骤有:S1:在工厂生产预制单元,然后将所述预制单元运送至工地,同时工地现场浇筑拱座,所述预制单元数量为多个,所述预制单元由预制半拱组成。S2:待所述拱座的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在工地上将所述多个预制单元拼装成预制部分5。S3:在所述预制部分5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拱壳结构,所述叠合拱壳结构由预制部分5和现浇部分4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单元采用三铰拱结构,如图3所示,由左预制半拱12、2个拱脚节点11、右预制半拱14和1个拱顶节点13组成。所有预制半拱的尺寸相同,在拱脚处,通过拱脚节点11和拱座2形成铰接点,在拱顶处,通过拱顶节点13在左预制半拱12和右预制半拱14之间形成铰接连接。叠合拱壳结构的拱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筑完成,如图8所示。拱座2在竖向上与地墙1相连,下部与中楼板7相连。拱座2在平面上沿车站纵轴线通长布置。钢筋混凝土拱座完成现浇并达到设计强度,才可以进行现场拼装预制件作业。预制半拱断面如图5所示,在图5中两条预制半拱的加强肋板16位于上部,左右对称分布,预制半拱的底板17为矩形,预制半拱的加强肋板16的断面也为矩形,预制半拱的吊耳18位于预制半拱的加强肋板16的上方。在底板的左侧和右侧设置了预制单元侧向钢筋38和缝隙模板安装槽39。预制半拱的吊点由预埋钢筋制成,预埋钢筋与预制半拱的钢筋连接。预制半拱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预制半拱的加强肋板16沿预制半拱的跨度方向通长布置。预制单元侧向钢筋38沿着预制半拱的跨度方向均匀布置。需要注意的是,预制半拱的吊点有4个,每条加强肋板上布置2个。专利技术人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发现每个吊点和最近端部的距离为跨度的0.207倍。可选地,所述预制半拱可在混凝土构件厂内制作,采用卧式方式浇筑,如图7所示,预制时,模板装置仅有预制半拱的底模20、预制半拱底板的侧模22、预制半拱肋板侧模21和预制半拱的端模19,没有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拱形的预制单元;S2:浇筑用于安装所述预制单元的拱座;S3:在所述拱座上安装所述预制单元;S4:连接所述预制单元形成预制部分;S5:在所述预制部分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叠合拱壳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拱形的预制单元;S2:浇筑用于安装所述预制单元的拱座;S3:在所述拱座上安装所述预制单元;S4:连接所述预制单元形成预制部分;S5:在所述预制部分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叠合拱壳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预制单元为三铰拱结构,所述三铰拱结构包括左预制半拱和右预制半拱;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S31:拼装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形成所述预制单元;S32:在所述拱座上安装所述预制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为对称的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预制半拱与所述右预制半拱通过一个拱顶节点铰接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拱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预制半拱和所述右预制半拱与所述拱座分别通过两个拱脚节点实现铰接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拱壳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吉敏金晶王虓黄卫东郭海军吴欣之周蓉峰滕延锋李操沈恺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