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33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20
一种汽车手刹调节装置,汽车手刹包括手刹柄与所述手刹柄连接的制动拉索,所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包括依序电性连接的电源、行程限位器和报警装置,所述行程限位器包括一固定装置和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开关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手刹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导体、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导体,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弹簧,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对设置,且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根据所述制动拉索的调节行程设置,当所述弹簧压缩时,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接触,导通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路,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手刹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手刹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手刹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的汽车手刹一般包括手刹柄以及连接手刹柄和汽车的后制动器的制动拉索。将人手作用于手刹柄的力通过驻车拉索以及其他机构放大、传递至驻车制动器,从而产生驻车效果。汽车出厂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和调试,以到生产的达标准。其中,对制动拉索的调节是重要的调节项目之一。制动拉索调节过松可能造成系统性能无法充分发挥,驻车所需手柄拉起齿数过多,超出设计要求;调节过紧则可能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后轮驻车制动器摩擦异响,高速行驶时整车抖动,甚至车辆行驶拖滞难以起步等问题。现有的制动拉索的调节通常按照驻车系统调节螺杆露出长度来定义。这种传统的调节方式效率较低,同时由于驻车制动拉索总成长度存在公差要求,无法保证长度完全一致,进而造成车辆量产后驻车系统调节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针对现有技术中制动拉索的调节效率低和一致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手刹调节装置。一种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应用于汽车手刹上,所述汽车手刹包括手刹柄与所述手刹柄连接的制动拉索,所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包括依序电性连接的电源、行程限位器和报警装置,所述行程限位器包括一固定装置和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开关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手刹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导体、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导体,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弹簧,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与所述制动拉索的调节行程相关,当所述弹簧压缩时,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接触,导通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路,所述报警装置报警。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座上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手刹柄,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手刹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罩,所述开关装置位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包括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罩体的内径。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声音报警器为蜂鸣器。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采用金属材质。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体为一金属螺杆,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一与所述金属螺杆适配的沉头螺纹孔。进一步的,上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中,该固定带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两个连接部的自由末端通过魔术贴进行黏贴固定。本实施例通过汽车手刹调节装置,来调节制动拉索的张紧度。使车辆在具有完好驻车制动性能的前提下,保证了量产车辆驻车制动手柄齿数、主观力感的一致性,减小车辆由于驻车系统未调整到位风险的发生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汽车手刹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程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程限位器的剖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汽车手刹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该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应用于汽车的手刹的调节。该汽车手刹包括手刹柄与手刹柄连接的制动拉索,该汽车手刹调节装置用于汽车生产过程中,对汽车的驻车拉索进行调节,使各车辆的驻车拉索与手刹柄的连接松紧度符合标准。该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包括依序电性连接的电源50、行程限位器10和报警装置。电源50、行程限位器10和报警装置通过电线40串联连接。该电源50用于向该报警装置提供电能,以使报警装置工作。该行程限位器10包括一固定装置和与该固定装置连接的开关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汽车的手刹柄,该开关装置连接在电源50和报警装置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电源50和报警装置之间的连接。具体实施时,该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电路中串联一蜂鸣器20和灯光报警器30。如图2和图3所示,该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座12和固定于该固定座12上的固定带11。固定座12上开设一凹槽,该凹槽用于容纳手刹柄。具体的,该固定座12包括一底板121、分别固设于该底板121两侧的两个侧板122和固设于该底板121一端的挡板123,该凹槽由该底板121、两个侧板122和挡板123围设形成。该固定带11采用柔然的材质,例如布料、橡胶等。该固定带11包括两个连接部11a,11b,两个连接部11a,11b的一端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侧板上。两个连接部11a,11b的自由末端可通过魔术贴进行黏贴固定。通过该固定带11可将手刹柄绑定在固定座上。该开关装置包括基座13、固定于基座13上的第一导体16、固定于固定座12上的第二导体14,以及两端分别与基座13和固定座12连接的弹簧15。该基座13起到支撑作用,其可为一平面的板体,用于支撑行程限位器。该弹簧15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12和基座13上,第一导体16位于该弹簧15内。该第一导体16和第二导体14,采用导电材料,例如可采用金属材料。具体的,该第一导体16为一圆柱形金属杆,其固定在基座13上。该第二导体14固定在固定座12的底部,且与第一导体16相对设置。当弹簧15的上端不受力时,第一导体16和第二导体14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根据制动拉索的调节行程来设置。具体实施时,可使用一金属螺杆作为第二导体14,在固定座12的底部中心一沉头螺纹孔,用于安装该第二导体14,以方便调节第二导体14的延伸长度,以此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的间距。第一导体16和第二导体14分别与电线40的两端连接,该电线串联连接报警器和电源50。当压缩弹簧15时,第一导体16和第二导体14接触,报警装置与电源50之间的电路导通,报警装置开始报警。进一步的,该汽车手刹调节装置还还包括一保护罩60,该开关装置位于保护罩60内。该保护罩60包括第一罩体61和第二罩体62,第一罩体61和第二罩体62均采用空心圆柱体,且第一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应用于汽车手刹上,所述汽车手刹包括手刹柄与所述手刹柄连接的制动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包括依序电性连接的电源、行程限位器和报警装置,所述行程限位器包括一固定装置和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开关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手刹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导体、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导体,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弹簧,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与所述制动拉索的调节行程相关,当所述弹簧压缩时,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接触,导通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路,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应用于汽车手刹上,所述汽车手刹包括手刹柄与所述手刹柄连接的制动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包括依序电性连接的电源、行程限位器和报警装置,所述行程限位器包括一固定装置和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开关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手刹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导体、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导体,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弹簧,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与所述制动拉索的调节行程相关,当所述弹簧压缩时,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接触,导通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路,所述报警装置报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座上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手刹柄,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手刹固定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俊波章德兵徐志军万里夏细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