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及含有该车窗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32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窗及含有该车窗的汽车,该车窗包括框体、玻璃泥槽及两个饰板组件,框体包括上边条及两个侧边条,侧边条与上边条的对角拼接处的内侧形成一拼接缺口,饰板组件包括内饰板及支撑板,内饰板包括一遮饰角,内饰板设于上边条和侧边条的内侧表面上,且遮饰角遮盖拼接缺口,支撑板包括一对接角,对接角抵靠在拼接缺口的中部,支撑板设于上边条和侧边条上,玻璃泥槽包括上夹持条及两侧夹持条,上夹持条嵌装在上边条上,侧夹持条嵌装在侧边条上,且夹持条的拼接处遮盖拼接缺口的外侧,侧夹持条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部,其中一个第一夹持部的夹持面上设有增强波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车窗,能够合理的遮盖车窗边条对角拼接时产生的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窗及含有该车窗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窗及含有该车窗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几乎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而随着汽车销售量及竞争力的不断上升,用户对汽车的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追求美观,一些车型通常会将车窗的上边条变窄,以提升汽车的轻盈、时尚感,然而存在的问题是,上边条和侧边条在宽度不等的情况下进行对角拼接,在拼接处的内侧将产生一缺口(如图10所示)。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车窗,直接采用车窗上的泥槽来从外侧遮盖该缺口,以致从外侧较难看出存在缺口,然而存在的问题是,泥槽在该缺口位置上极易脱离,且从该车窗的内侧依然可见明显的缺口,美观度差。不仅如此,目前车窗上的泥槽存在夹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导致车窗玻璃抖动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及含有该车窗的汽车,以合理地遮盖车窗边条对角拼接时产生的缺口。一种车窗,包括框体,还包括一玻璃泥槽及两个饰板组件,所述框体包括上边条及对角拼接在所述上边条两端的两个侧边条,所述侧边条的宽度大于所述上边条的宽度,以在两者的对角拼接处的内侧形成一拼接缺口,每个所述侧边条与所述上边条的拼接处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饰板组件,所述饰板组件包括内饰板及支撑板,所述内饰板包括一遮饰角,所述内饰板形成所述遮饰角的两条侧边分别搭接在所述上边条和所述侧边条的内侧表面上,且所述遮饰角遮盖所述拼接缺口,所述支撑板包括一对接角,所述对接角抵靠在所述拼接缺口的中部,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对接角的两条侧边分别固设于所述上边条和所述侧边条上,所述玻璃泥槽包括上夹持条及拼接在所述上夹持条两端的两侧夹持条,所述上夹持条嵌装在所述上边条上,两个所述侧夹持条分开嵌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条上,每个所述侧夹持条与所述上夹持条的拼接处布置在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且遮盖对应的所述拼接缺口,所述侧夹持条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夹持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面上设有增强波纹。上述车窗,通过设置一内饰板,且使其包括一遮饰角,并将该内饰板遮盖在车窗边条对接处的内侧,该遮饰角将较好的从内侧遮盖掉车窗边条的拼接缺口,以使从车窗的内侧看不见明显的缺口,美观度好。同时,还设置一支撑板,并使其布置在车窗边条对接处的中部,以致于采用玻璃泥槽从外侧遮盖该拼接缺口,该支撑板将增大玻璃泥槽的布置面积,较好的支撑玻璃泥槽,以使玻璃泥槽不易脱离。不仅如此,在不影响车窗玻璃升降性能的前提下,本车窗通过在侧夹持条的其中一个玻璃夹持部上设置增强波纹,该增强波纹可较好的增强车窗玻璃的侧夹持力,较好的防止车窗玻璃发生抖动异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对接角的两条侧边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玻璃泥槽和所述框体的边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饰板组件还包括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内饰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有一卡脚,所述卡脚插入并卡接在所述侧边条内。进一步地,所述内饰板及所述支撑板均呈三角形状,且所述内饰板大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内饰板和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之间连接一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凹面朝外。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面向所述玻璃泥槽的表面上胶贴有一压敏胶,所述压敏胶与所述玻璃泥槽粘接。进一步地,所述侧夹持条上设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均呈长条状,且分别在所述第一卡槽的相对两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条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槽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长条状的第二夹持部,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设有一长条状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且凹面背向所述第二夹持部。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及车窗玻璃,还包括上述述的车窗,所述车窗安装于所述车身侧围的车窗孔中,所述车窗玻璃安装于所述车窗上,所述车窗的玻璃泥槽夹持所述车窗玻璃的边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窗边条拼接处的立体图;图3为图2当中I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窗边条拼接处另一方位的立体图;图5为图4当中II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窗边条拼接处另一方位(背面)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窗边条拼接处卸下玻璃泥槽后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饰板组件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车窗边条拼接处卸下玻璃泥槽后的立体图;图10为现有技术当中车窗边条拼接后形成缺口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车窗100,包括框体10及设于所述框体10上的两个饰板组件20及一个泥槽30。所述框体10包括上边条11及对角拼接在所述上边条11两端的两个侧边条12,所述侧边条12的宽度大于所述上边条11的宽度,以在两者的对角拼接处的内侧形成一拼接缺口13。每个所述侧边条12与所述上边条11的拼接处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饰板组件20,两个饰板组件20分别用于遮饰两个拼接缺口13,所述饰板组件20包括内饰板21及支撑板22。所述内饰板21包括一遮饰角211,所述内饰板21形成所述遮饰角211的两条侧边分别搭接在所述上边条11和所述侧边条12的内侧表面上,且所述遮饰角211遮盖所述拼接缺口13。所述支撑板22包括一对接角221,所述对接角221抵靠在所述拼接缺口13的中部,所述支撑板22形成所述对接角211的两条侧边分别固设于所述上边条11和所述侧边条12上。此外,所述饰板组件20还包括一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2和所述内饰板21之间。所述连接架23的一侧设有一卡脚231,所述卡脚231插入并卡接在所述侧边条12内。所述玻璃泥槽30包括上夹持条31及拼接在所述上夹持条31两端的两个侧夹持条32,所述上夹持条31嵌装在所述上边条11上,两个所述侧夹持条32分开嵌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条12上,且每个所述侧夹持条32与所述上夹持条31的拼接处分别布置在一个所述支撑板22的外侧,且遮盖均对应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窗,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玻璃泥槽及两个饰板组件,所述框体包括上边条及对角拼接在所述上边条两端的两个侧边条,所述侧边条的宽度大于所述上边条的宽度,以在两者的对角拼接处的内侧形成一拼接缺口,每个所述侧边条与所述上边条的拼接处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饰板组件,所述饰板组件包括内饰板及支撑板,所述内饰板包括一遮饰角,所述内饰板形成所述遮饰角的两条侧边分别搭接在所述上边条和所述侧边条的内侧表面上,且所述遮饰角遮盖所述拼接缺口,所述支撑板包括一对接角,所述对接角抵靠在所述拼接缺口的中部,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对接角的两条侧边分别固设于所述上边条和所述侧边条上,所述玻璃泥槽包括上夹持条及拼接在所述上夹持条两端的两侧夹持条,所述上夹持条嵌装在所述上边条上,两个所述侧夹持条分开嵌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条上,每个所述侧夹持条与所述上夹持条的拼接处布置在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且遮盖对应的所述拼接缺口,所述侧夹持条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夹持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面上设有增强波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包括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玻璃泥槽及两个饰板组件,所述框体包括上边条及对角拼接在所述上边条两端的两个侧边条,所述侧边条的宽度大于所述上边条的宽度,以在两者的对角拼接处的内侧形成一拼接缺口,每个所述侧边条与所述上边条的拼接处的内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饰板组件,所述饰板组件包括内饰板及支撑板,所述内饰板包括一遮饰角,所述内饰板形成所述遮饰角的两条侧边分别搭接在所述上边条和所述侧边条的内侧表面上,且所述遮饰角遮盖所述拼接缺口,所述支撑板包括一对接角,所述对接角抵靠在所述拼接缺口的中部,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对接角的两条侧边分别固设于所述上边条和所述侧边条上,所述玻璃泥槽包括上夹持条及拼接在所述上夹持条两端的两侧夹持条,所述上夹持条嵌装在所述上边条上,两个所述侧夹持条分开嵌装在两个所述侧边条上,每个所述侧夹持条与所述上夹持条的拼接处布置在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且遮盖对应的所述拼接缺口,所述侧夹持条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夹持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面上设有增强波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形成所述对接角的两条侧边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被夹持固定于所述玻璃泥槽和所述框体的边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板组件还包括一连接架,所述连接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何伟力邬云峰周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