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820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安置装置,其结构包括延伸机构、安装板、安装孔、放置槽、放置底板,延伸机构设于安装板右侧,安装板和延伸机构采用间隙配合,延伸机构由活塞延长装置、启动转盘、拉动装置、下压装置、开关推杆、动力装置、三轴辅助装置、下拉装置、受力装置、启动旋转齿轮组成,活塞延长装置顶端设有受力装置,受力装置和活塞延长装置为一体化结构,受力装置左侧设有下压装置,下压装置和受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下压装置底部左侧设有下拉装置,下拉装置和下压装置采用间隙配合,使用人员能够随意调节装置的高度使用人员不需要购买大量不同尺寸的装置进行安装,有效的为使用人员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座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安置装置。
技术介绍
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如室外的塔器还要承受风载荷,球形钢支座传力可靠,转动灵活,它不但具备盆式橡胶支座承载能力大,容许支座位移大等特点,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支座大转角的需要,与盆式支座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球形钢支座通过球面传力,不出现力的缩颈现象,作用在混凝土上的反力比较均匀,球形钢支座通过球面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动来实现支座的转动过程,转动力矩小,而且转动力矩只与支座球面半径及聚四氟乙烯板的摩擦系数有关,与支座转角大小无关,特别适用于大转角的要求,设计转角可达0.05rad,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与薄钢板镶嵌、粘合、硫化而成,支座该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有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具有构造简单、安全方便、节省钢材、价格低廉、养护简便、易于更换等特点,有良好的防震作用,可减少动载对桥跨结构与墩台的冲击作用。使用人员无法对装置进行调节,从而装置只能死板保持同样的高度,使用人员需要浪费资源购买不同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安置装置,其结构包括延伸机构、安装板、安装孔、放置槽、放置底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和安装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安装板底部左侧设有放置底板,所述的放置底板和安装板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放置底板顶端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和放置底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延伸机构设于安装板右侧,所述的安装板和延伸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延伸机构由活塞延长装置、启动转盘、拉动装置、下压装置、开关推杆、动力装置、三轴辅助装置、下拉装置、受力装置、启动旋转齿轮组成,所述的活塞延长装置顶端设有受力装置,所述的受力装置和活塞延长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装置左侧设有下压装置,所述的下压装置和受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装置底部左侧设有下拉装置,所述的下拉装置和下压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拉装置顶端固定设有三轴辅助装置,所述的三轴辅助装置中部顶端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和三轴辅助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顶端左侧设有开关推杆,所述的开关推杆和动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开关推杆顶端设有拉动装置,所述的拉动装置和开关推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动装置右侧底部设有启动旋转齿轮,所述的启动旋转齿轮和拉动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启动旋转齿轮上设有启动转盘,所述的启动转盘和启动旋转齿轮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活塞延长装置由活塞块、活塞槽、活塞杆、延长底板组成,所述的活塞块底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和活塞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底部设有延长底板,所述的延长底板和活塞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设于活塞槽内部,所述的活塞槽和活塞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块和受力装置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拉动装置拉动齿条、拉轴、平衡轴、拉绳、拉动滑块组成,所述的拉动齿条上设有拉轴,所述的拉轴和拉动齿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轴上设有拉绳,所述的拉绳和拉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绳顶端左侧设有平衡轴,所述的平衡轴通过拉绳和拉轴连接,所述的平衡轴左侧安装有拉动滑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下压装置由椭形下压块、定滑轮、下压拉绳组成,所述的椭形下压块上设有下压拉绳,所述的下压拉绳和椭形下压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拉绳顶端设有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通过下压拉绳和椭形下压块连接,所述的椭形下压块和采用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动力装置由扇形齿轮、锥形齿轮、电机开关、马达电机组成,所述的扇形齿轮上设有锥形齿轮,所述的锥形齿轮和扇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锥形齿轮左侧设有马达电机,所述的马达电机和锥形齿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顶端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的电机开关和马达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扇形齿轮和三轴辅助装置相互啮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三轴辅助装置由旋转轴杆、翻转轴、连杆、翻转推块、下压齿条、蜗杆轴、连轴、蜗杆组成,所述的旋转轴杆底部设有蜗杆轴,所述的蜗杆轴和旋转轴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蜗杆轴上设有连轴,所述的连轴和蜗杆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轴左右两侧安装有翻转轴,所述的翻转轴底部设有连杆,所述的连杆和翻转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杆底部设有翻转推块,所述的翻转推块和连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翻转推块右侧安装有下压齿条,所述的蜗杆轴底部设有蜗杆,所述的蜗杆和蜗杆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转轴杆和扇形齿轮相互啮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下拉装置由下压板、连接板、下拉杆、下拉轴、伸缩弹簧、下拉绳组成,所述的下压板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和下压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板底部安装有下拉杆,所述的下拉杆上设有下拉轴,所述的下拉轴和下拉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拉杆底部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的下拉绳设于下拉轴上,所述的下拉轴和下拉绳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拉轴通过下拉绳和椭形下压块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受力装置由受力块、施力杆、受力压板组成,所述的受力块右侧设有施力杆,所述的施力杆和受力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施力杆右侧固定设有受力压板,所述的受力压板和活塞块为一体化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安置装置,使用人员握住启动转盘旋转,从而启动转盘受力自身旋转带动底部的启动旋转齿轮跟随启动转盘进行旋转,启动旋转齿轮旋转后利用自身特性和左右两侧的拉动齿条相互啮合带动拉动齿条向下移动,拉动齿条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顶端的拉轴通过拉绳和平衡轴拉动顶端左侧的拉动滑块往右侧移动,从而位于拉动滑块底部的开关推杆受力往右侧推动电机开关,电机开关受力后在马达电机上往右侧移动打开马达电机的开关,马达电机便开始运作,马达电机运作后带动右侧的锥形齿轮进行旋转,锥形齿轮和扇形齿轮相互啮合带动扇形齿轮进行旋转,扇形齿轮受力旋转后和底部的旋转轴杆相互啮合,带动旋转轴杆进行旋转,旋转轴杆旋转后带动底部的蜗杆轴跟随旋转轴杆进行旋转,从而蜗杆轴通过连轴带动左右两侧的翻转轴,翻转轴受力后自身开始旋转,并且通过底部的连杆带动底部的翻转推块,翻转推块受力后往右侧翻转,推动下压齿条,同时在蜗杆轴带动翻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底部的蜗杆进行旋转,从而蜗杆和下压齿条相互啮合,带动下压齿条往底部压入,对底部的下压板施加压力,从而下压板受力向底部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底部的下拉杆向下移动,伸缩弹簧压缩,在下拉杆向下移动的同时位于下拉杆上的下拉轴通过下拉绳拉动右侧顶端的椭形下压块向下移动,同时扇形齿轮旋转通过下压拉绳和定滑轮带动右侧底部的椭形下压块旋转,从而椭形下压块利用自身特性对受力块施加压力,受力块受力后带动右侧的受力压板对底部的活塞块施加力,从而活塞块受力带动底部的活塞杆向下推动底部的延长底板进行延长,从而便能够提高装置安装的高度。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采用使用人员能够随意调节装置的高度使用人员不需要购买大量不同尺寸的装置进行安装,有效的为使用人员节约资源。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延伸机构(1)、安装板(2)、安装孔(3)、放置槽(4)、放置底板(5),所述的安装板(2)上设有安装孔(3),所述的安装孔(3)和安装板(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安装板(2)底部左侧设有放置底板(5),所述的放置底板(5)和安装板(2)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放置底板(5)顶端设有放置槽(4),所述的放置槽(4)和放置底板(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延伸机构(1)设于安装板(2)右侧,所述的安装板(2)和延伸机构(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延伸机构(1)由活塞延长装置(11)、启动转盘(12)、拉动装置(13)、下压装置(14)、开关推杆(15)、动力装置(16)、三轴辅助装置(17)、下拉装置(18)、受力装置(19)、启动旋转齿轮(110)组成,所述的活塞延长装置(11)顶端设有受力装置(19),所述的受力装置(19)和活塞延长装置(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装置(19)左侧设有下压装置(14),所述的下压装置(14)和受力装置(1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装置(14)底部左侧设有下拉装置(18),所述的下拉装置(18)和下压装置(1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拉装置(18)顶端固定设有三轴辅助装置(17),所述的三轴辅助装置(17)中部顶端设有动力装置(16),所述的动力装置(16)和三轴辅助装置(17)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16)顶端左侧设有开关推杆(15),所述的开关推杆(15)和动力装置(1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开关推杆(15)顶端设有拉动装置(13),所述的拉动装置(13)和开关推杆(1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动装置(13)右侧底部设有启动旋转齿轮(110),所述的启动旋转齿轮(110)和拉动装置(13)相互啮合,所述的启动旋转齿轮(110)上设有启动转盘(12),所述的启动转盘(12)和启动旋转齿轮(110)为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延伸机构(1)、安装板(2)、安装孔(3)、放置槽(4)、放置底板(5),所述的安装板(2)上设有安装孔(3),所述的安装孔(3)和安装板(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安装板(2)底部左侧设有放置底板(5),所述的放置底板(5)和安装板(2)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放置底板(5)顶端设有放置槽(4),所述的放置槽(4)和放置底板(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延伸机构(1)设于安装板(2)右侧,所述的安装板(2)和延伸机构(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延伸机构(1)由活塞延长装置(11)、启动转盘(12)、拉动装置(13)、下压装置(14)、开关推杆(15)、动力装置(16)、三轴辅助装置(17)、下拉装置(18)、受力装置(19)、启动旋转齿轮(110)组成,所述的活塞延长装置(11)顶端设有受力装置(19),所述的受力装置(19)和活塞延长装置(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装置(19)左侧设有下压装置(14),所述的下压装置(14)和受力装置(1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压装置(14)底部左侧设有下拉装置(18),所述的下拉装置(18)和下压装置(1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拉装置(18)顶端固定设有三轴辅助装置(17),所述的三轴辅助装置(17)中部顶端设有动力装置(16),所述的动力装置(16)和三轴辅助装置(17)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16)顶端左侧设有开关推杆(15),所述的开关推杆(15)和动力装置(1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开关推杆(15)顶端设有拉动装置(13),所述的拉动装置(13)和开关推杆(1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动装置(13)右侧底部设有启动旋转齿轮(110),所述的启动旋转齿轮(110)和拉动装置(13)相互啮合,所述的启动旋转齿轮(110)上设有启动转盘(12),所述的启动转盘(12)和启动旋转齿轮(110)为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延长装置(11)由活塞块(111)、活塞槽(112)、活塞杆(113)、延长底板(114)组成,所述的活塞块(111)底部设有活塞杆(113),所述的活塞杆(113)和活塞块(1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113)底部设有延长底板(114),所述的延长底板(114)和活塞杆(1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113)设于活塞槽(112)内部,所述的活塞槽(112)和活塞杆(11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块(111)和受力装置(19)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动装置(13)拉动齿条(131)、拉轴(132)、平衡轴(133)、拉绳(134)、拉动滑块(135)组成,所述的拉动齿条(131)上设有拉轴(132),所述的拉轴(132)和拉动齿条(1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轴(132)上设有拉绳(134),所述的拉绳(134)和拉轴(13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绳(134)顶端左侧设有平衡轴(133),所述的平衡轴(133)通过拉绳(134)和拉轴(132)连接,所述的平衡轴(133)左侧安装有拉动滑块(1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装置(14)由椭形下压块(141)、定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全过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