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施工
,具体是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如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建筑行业中也出现许多自动化施工装置来方便人员,而在拱桥预应力台座固定装置中出现的装置都过余简单且自动化功能不高,为此需要装置能够本装置能够自动化对拱桥预应力钢筋结构夹紧固定进行后续的张拉工作,方便人员的操作降低人力的运营时间,使工作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且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还可以保障预应力结构张拉的稳定性,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高效率的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测量装置,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转换腔,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测量装置,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转换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延伸通入所述转换腔内的第一转轴,左侧的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外界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右侧的所述转换腔内转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前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测量装置,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转换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延伸通入所述转换腔内的第一转轴,左侧的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外界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右侧的所述转换腔内转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前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转换腔的前后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连接腔,所述第三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延伸通入所述连接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上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延伸通至外界的第一螺纹轴,右侧的所述转换腔的前后侧内壁对称设置有连通左侧所述转换腔的皮带腔,左侧的所述转换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腔内的皮带动力配合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另外一端通过相同结构动力配合连接有上端延伸至外界的第二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及所述第二螺纹轴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夹紧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导向复位装置,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通过转动转动配合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的复位腔,所述复位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复位块,所述复位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配对的弧形槽,所述复位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块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外界的升降轴,所述装置主体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升降轴螺纹配合连接的底座块,所述装置主体下端的左右侧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底座块配对的支撑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代化拱桥预应力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开口向左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左右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连通设置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翻转腔,所述翻转腔与所述齿轮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昌盛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